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01039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届一轮复习精选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届一轮复习精选版 (3).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 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2011 届一轮复习精选版(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重点关注两个知识点 1.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掌握其特点和在西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分封制搞清楚分封的对象、 内容、目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宗法制和分封制间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古代早期中国政 治制度的特点。 2.中央集权制度:在建立上,重点掌握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以及郡县制的普遍推行;从 汉到元的发展方面,着力从中央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对地方实行有效控制的角度,去理解和 熟记不同时期的

2、政治制度变迁;在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上,建议从内阁制和军机处的设置上, 分析君主专制为什么到明清达到顶峰。 二.专题知识梳理 1.分封制与宗法制制度对比 分封制宗法制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内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形等级秩序;周王 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制度; 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历史作用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 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

3、,强化王权。 相互关系分封是为了解决小宗与大宗关系问题而立;宗法制是家族制度和国家组织的紧 密结合;有宗法便有分封,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 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主要依据。 中国早期的政治特点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其核心是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 宗法制为基础分封制下的集权。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朝代帝王 主 要 内 容特 点 影 响 建立秦朝秦始皇A 皇帝制度;B 三公九卿、 ; C 郡县乡里;D 严刑峻法; 皇权至上 官员任命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发展两汉汉武帝设“中朝” ; 各置刺史;颁布“推恩令” ;削弱相权;削弱封 国巩固和发展

4、了大一统;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 隋唐隋文帝 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负责执行) 、中书(负责起草诏令) 、门下(负责封驳审议)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削弱了相权, 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进一步发展宋元 时期宋太祖元世祖宋:收精兵(“兵” )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制钱谷(“钱” ) 设转运使,设三司;削实权(“权” )设通判、文臣、二府; 元: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削弱宰相和地方的权力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 面; 造成了三冗、两积贫。顶 峰明清时期明太祖 明成祖雍正明: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 设内阁; 清: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 设军机处。君主专制推向顶峰封

5、建制度日趋腐朽;阻碍社会进步。三.重点知识点拨 1.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示意图2.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解手段 核 心概念 发展 过程 经济基础思想来源 趋势3. 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 ;受封者则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是 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 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 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

6、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 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4.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 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 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 性,一切受制于中央。这样,这一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 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5.自秦朝建立的君主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 整。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和提高。 消极作用:容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方面, 钳制了人民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以明清时期为界,明 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了上风。 四

8、.释难知识解析 如何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所谓的分封制度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 子国。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联系的。宗法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制度。这样,就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了上 起王下至庶民的等级制度,有利于王朝统治的巩固。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 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

9、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 、 “娶于异姓” 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宗法制与分封制不但解 决了为王权而相互争斗的问题,也解决了周王室的巩固问题,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 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五.知识拓展综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 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 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 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

10、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 制于中央政府。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 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 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 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2、实行原因: (

11、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 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 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 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新兴 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

12、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 地所有制度 (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3、基本内容: (1)皇帝制;(2)中央行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4、特点: (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 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 神授” ;(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基本矛盾: 两大矛盾:在中国

13、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即中央政 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 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还有第三个趋势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 强。 6、发展演变: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 (确立皇权的至高 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 (3)巩固(西汉):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 位,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

14、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 (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 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门 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 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 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衰落(明清):明朝废丞相,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 步削弱

15、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7、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 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 芽的发

16、展。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题) 1、 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 为郡县。 ”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 481 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田 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A周的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打破了等级尊卑观念 D废除了贵族特权 3、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 制。对其所谓“天”的正确理解是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4.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