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智32号陈庆昀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99037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智32号陈庆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智32号陈庆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智32号陈庆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智32号陈庆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智32号陈庆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智32号陈庆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智 32 號陳慶昀西潮近世千年未有之遽變 1.書名西潮 2.作者蔣夢麟 3.主題淺談近世發展及中日關係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孔夫子如是說。世間萬物依舊運行自如,歷史的巨輪也仍舊流轉不息,時間從不曾為誰而駐留,但歷史的變革卻在時代的潮流及時間的見證下留予後世深刻而長遠的影響。百年前的中國即是一例。滿清末年,西風東漸,各國列強乘其船堅砲利,挾其雷霆萬鈞之勢,帶來了新科技、新思潮,卻也逐漸沖垮了中國一向引以自豪的天朝堡壘 ,衰亡的喪鐘已隱然敲醒,而廣大的億萬中國人民對如此瞬息萬變的世局仍毫無所知,依舊過著如與世隔絕般清幽自在的生活,殊不知中國即將面對的是那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而身為統治者的清廷也仍

2、是沉醉緬懷於昔日帝國之光輝,以天朝自居,對西方各國的科技、進步思潮更是嗤之以鼻,時代在變,不能總是一塵不變,如此必將招致衰亡。果然,一八九四年的中英鴉片戰爭,中國面對的是英國的船堅砲利,落後的武器軍備及脆弱的木身船隻又豈是英國的對手?這樣的軍隊注定要潰不成軍,鎩羽而歸,然而此次的失敗並沒有讓清廷認清局勢、力圖振作,也注定中國未來在列強的瓜分支配下苟延殘喘的頹勢。晚清史一直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然而自民初以來,軍閥亂政,各地民不聊生,內憂外患接踵而至,如此動盪不安的局勢對人民的傷害又豈會亞於晚清史在人們心中所留下那難以抹滅的愴痛?而此時的民智也已漸開,國人愛國心日漸強盛,民族意識也較凝聚,對於列強

3、的欺壓與不合理的要求也較敢反抗,學生的愛國心尤其高漲,五四運動就是最鮮明的例證,也為往後中國的學生運動開啟了一頁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自五四之後,學生因得到全國上下一致的支持認同,而沉醉於成功的光環中。此後,一旦所求不遂,便動輒罷課鬧事,讓當時的政府及校方極感頭疼。其實,學生們如此激進衝動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原因在於此時青年心理上的不穩,一旦他們受刺激而採取行動時,這種不滿的情緒便爆發了,而想壓抑這股澎湃的情緒是很困難的。其次,青年學子們對國家那任重道遠的愛國情操也常不自覺的促使他們敢於對一切不合理的事提出不平之鳴,並勇於反抗威權。再者,學生們也藉著發動學潮來表達他們對舊傳統及父母的不滿,

4、而學生們這股反動的情緒也都在在顯示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中國自民初以來最大的外患首推日本。中日兩國本同文同種,而兩國在文化淵源上也有極重要的關聯。日本在十八世紀培利叩關之前還是以中國文化為學習主體,尤其以八世紀的大化革新為重要的指標,此次革新可說是徹底的唐化運動,日本從唐朝吸收了許多中國的精華,舉凡:律令制度、服裝、飲茶風氣、尚武精神.等。日本擅長吸收他國之精華,並能與自己的文化互相融合,而成為其獨樹一幟的文化,這是中國所不能及的,也是為何日本的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要素之一。如果說中國是個溫文儒雅的飽學之士、謙謙君子;那麼,日本則十足是個忠君愛國、見危授命的豪傑武士了,這個比喻正好點出了兩國在文化

5、上的不同。中國自古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強調的是禮樂教化的統治原則,較不崇尚武勇精神,所以相對在軍事武備方面是極待加強的,中國的優點正是缺點所在。日本的情形也是優劣互見的,日本因四周環海,深具冒險犯難的精神,以及強悍的民族特性,而致力發展軍國主義,積極向外擴張,在兼併韓國及台灣後,更將其覬覦已久的擴張野心逐步由朝鮮半島延伸到東北,準備蠶食鯨吞整個中國,日本最終也因其過度的擴張及無止盡的貪婪而招致失敗,可說是自食惡果。從晚清到二次大戰期間,此時期中國正面臨千年來未有之遽變,西方列強所帶來的新科技、新思潮如同怒濤巨浪,不斷衝擊侵蝕中國古老的海岸,造成一波波思想、器物的革新,中國也在邁向蛻變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走得曲折坎坷,但仍從中不斷摸索中庸之道,以期在致力蛻變的過程中,仍能不失中華文化五千年來之精萃。看看今日,我們已從過往那淒風苦雨的歲月中逐漸走出一片天。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政府謀求穩定富強,乃是全體國民共同的心願,也唯有政府與人民攜手通力合作,才能使國家發展更趨安定繁榮,相信心中那美好未來的藍圖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