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练习2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94839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练习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练习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练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练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高三历历史史练习题练习题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 1 一 2 题。1.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兵制中增加了新式兵种海军。当时洋务派在环渤海地区建成 的海军基地是下图中的 A B C D 2.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 ”这句话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 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体现了曲折发展的特征,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找到救国救民的道 路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 3 至 5 题。3.对太平天国天

2、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两者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C.两者都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 D.两者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是相互矛盾的 4.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在同一背景下掀起的两次救国运动,但终未走在一起挽 救民族危亡,其主要原因是A.不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B.帝国主义的疯狂镇压C.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5 .下列人物中, 既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依据国内外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已的策略方针。据此回答 6 一 7 题。6.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某次代表大会提出:“共产党员应该

3、出来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 织民主的革命战线,以扫除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 为标志” 。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 A.中共的第一个党纲 B.共产党的阶级性、革命性 C.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D.第一次工运高潮失败的教训 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调整土地政策主要原因是 A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为了团结开明士绅参加抗日斗 争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需要 近代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制度创新同步发展的。据此回来 8 一 10 题。8识读下图,指出该图引发的历史事件对近代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确立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B宣扬了自由平等的

4、观念 C开创了三权分立的制度 D建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9在日本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发展近代教育 10.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 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段话的主要含 义是A.反对变革美国政治制度, 纠正经济领域无序状态B.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控制C.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 克服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D 维持美国旧的民主秩序, 实行局部政治经济改革二十世纪是动荡的世纪,先后发生了两次

5、世界性战争。回答 11 一 12 题。11大前提: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小前题:“二战”期间英国 和德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结论:因此,当时英德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这个三段 论式的推理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均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和结论正确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 误12下图反映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形势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复国 C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规定 D二战爆发前德国在欧洲的扩张19 世纪中期以后, 亚、欧、美兴起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 促进了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回答 13 一 1

6、5 题。13林肯在 1858 年一次演说中称:“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 状况。 ”这里的“一半奴役”是指A反奴役争自由 B英国殖民压迫C黑人奴隶制度 D外来武装干涉 14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当普军击败奥地利后, 俾斯麦采取的下一个重要措施是 A.发动对丹麦的战争 B. 建立北德意志同盟 C.发动普法战争 D. 建立德意志帝国 15明治维新后, 日本政治体制最大的变化是A废藩置县 B军人干预政治 C废除武士特权 D实行君主立宪制 20世纪中期以来, 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改革,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 发展, 据此回答16一18题。16.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

7、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 B.改善劳资关系C.剌激社会消费 D.稳定社会秩序 17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发展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启示是 A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B大力发展科技文化和外向型经济 C推翻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D实行民主政治保持社会稳定 18当今国际竞争主要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决定综合国力的根 本因素是 A军事力量 B国民素质 C自然资源 D经济实力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创新, 据此 回答 1923 题。19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包括 解决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解决无

8、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消除计划经济 的严重弊端 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A B C D20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其建设任务而言,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 一 C变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D坚持对苏联结盟与独立外交的有机统 一 21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和决策有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中共“八大”的战略决策 1958年的社会主义总路线 A B C D2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巨大危害

9、 B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 C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23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D动员全国人民完成现代化建设 24.1971 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 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25. 1954 年, 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 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

10、分钟的时 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二、非二、非选择题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

11、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材料三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8 分)(2)依据材料二

12、,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8 分)(3)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 ,列宁的思路指什么?好在什么地方?模式僵化了又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8 分)(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的?(4 分)(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 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 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曾受到三类不同外来文明的碰撞交

13、汇,第一类 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文明;第二类是南亚次大类的佛教文明;第三类是与欧洲文艺复兴同 时代的近代文明。其中与第二类和第三类的交汇碰撞有时间先后,而与第一类的碰撞交汇则 贯穿于古代历史的始终。(1)请各举一例史实说明这三类文明与我国古代文明碰撞交汇的结果,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2 分)材料二: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三:“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外汲汲然言维新,言洋务,言海防,或是古而非今,或 逐末而忘本,求其洞见本源、深明大略者,有几人哉?年来当道讲求洋务,亦尝造枪炮, 设电线,建铁路,开矿,织布,以起而应之者矣。惟所用机器,所聘工师,皆来自外洋,上下因 循,不知通变。德相卑士麦谓我国只知选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未知富强之本,非虚言也。 ”一一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新编材料四:在天津,严复等创办了国闻报。 国闻报是当时北方最重要的报纸,与上海的 时务报南北呼应。在长沙,湖南巡抚陈宝箴邀请谭嗣同主持新政,聘请梁启超任长沙时务 学堂总教习,培养维新人才。一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说明材料二、三、四在对待西方近代文明方面有何不同? (14 分)(3)对西方近代文明,我国近代仁人志士经历了由夷务到洋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