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92326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y( )太守 决 z( ) 浑欲不胜 zn( ) 邺城 sh( ) 老翁 y ( )墙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便要还家_ 欣然规往_ 不独亲其亲 尝贻余核舟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两膝相比者 2濯清涟而不妖 可爱者甚蕃 谈笑有鸿儒。_ _ 故人不独亲其亲。_ 造化钟神秀。_ 听妇前致词 男有分,女有归。_ 大道之行也。_ 具答之 3、文学常识填空。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 爱莲说的作者_是_代著名哲学家。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 “_” 。 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忽逢桃花林,_,_

2、_,_ _ _,_ _。 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 , _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 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 。无 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 8、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 9、解释下列词语。名_ 斯_ 白丁_ 案牍_ 10、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无 丝 竹 之 乱 耳 水 不 在 深

3、 11、用原文语句回答。“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_。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 12、本文表达了作者_节操和_的情趣。(二) 大道之行也, , ,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4、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独亲其亲_ 矜、寡、孤、独、废疾者_ 谋闭而不兴_ 外户而不闭_ 不独子其子_ 货恶其弃于地也_ 16、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4、。_通_,解释:_通_,解释:_ 1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_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 _ 18、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_ _ _ _ _ _ _ (三) (21 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 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

5、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 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 声然。 19、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 (2 分) 20、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 (2 分) 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 ( ) 闭之(指代“小窗” ) ( ) 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 2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_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_ 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 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_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_ 23、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 (2 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 为宫室、器皿、人物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 24、摘录本文段中文字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3 分) _ 5、根据石壕吏的内容,按要求默写下列诗句。 (4 分)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一句子是 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 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2 分)A 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

7、之有 B 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C 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阅读下面文段 ,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晚上,父亲依旧很晚才回来。我朦胧地睡着了。一阵刺骨的寒风吹进来, 我不由得哆嗦了一下,而被子早被我扔到一边去了,也懒得去找。朦胧间,一个拖着 沉重而疲惫的步子走进我的房间,硕大的影子从我身边晃过。他轻轻地拿起我脚边的 被子,打开它,小心翼翼地盖在我身上,生怕会惊醒了我似的,犹如呵护着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接着,他走到窗户旁,小心地把窗户关上。在关上窗户后,在原地站了 片刻,左顾右盼,似乎若有所思的。然后他走到我的床边,把蚊帐漏出来的一个小

8、洞 塞进床缝里。最后,才稍微放心地走了出去。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心里荡漾起一丝 丝的感动 1.睡意朦胧中的“我“感觉父亲为“我“做了哪几件事?2.“有一天晚上,父亲依旧很晚才回来。“这句中的“依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 父亲的一系列举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父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 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 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

9、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 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 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 薄,大约只有 2 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 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 4 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 层只有 1 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 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4第二段中加点的“大约”一词能

10、否删去?为什么?作文训练作文训练(一一)1时序顺进式时序顺进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其模式如下:开头开头( (引出故事引出故事)故事主体故事主体( (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结尾( (议论点题议论点题) )。作文一 鹅与猫的决斗(提要)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开头:引出故事。开头:引出故事。“罕见罕见”“”“惊心动魄惊心动魄”“”“难以忘怀难以忘怀”点点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那天一我刚放学回家,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只母鹅警惕地瞪着一只野猫。刚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鹅在母鹅的身后惊恐地围成一堆。地上散布着一些白色的鹅毛。显然,鹅猫决斗已经开始一会了。突然,母鹅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贴地面,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将漫不经心地盯着小鹅的野猫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猫毛被母鹅摔在地。野猫一个翻滚从地上跃起,翘起胡子,双目圆瞪(描写具体决斗过程描写具体决斗过程)。母鹅艰难地抵挡着野猫的攻击,笨拙的身体成了幼鹅的掩体。 (故事主体部分:描故事主体部分:描写鹅猫决斗的情景,突出母鹅舍身护幼的精神,为结尾的议论做准备。写鹅猫决斗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