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86502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女事迹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孝女事迹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孝女事迹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孝女事迹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孝女事迹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女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女事迹材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孝女事迹材料孝女事迹材料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聘才网为大家提供几个孝女的事迹材料,欢迎一起学习借鉴。孝女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在麻涌镇大步村,有一个人人敬佩和赞扬的“孝女”吴燕华。她二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护年近九旬的母亲,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新乐章。在吴燕华母亲的房间里,86岁高龄,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赖润欢安静地躺在床上,她穿着整洁,气色很好。屋内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异味。吴燕华一直以来腿脚不便,但14年来,吴燕华细心照顾母亲。为了让食物容易消化,她每天给老人做流食。担心喝米粥会呛着,她又就煮最细的龙须面,煮好后,再用铲子将面条儿剁碎成糊状。她给老人喂水、喂饭

2、时,吴燕华会用勺子先碰一下老人的牙齿,等老人的嘴微微张开,她才会小心地将食物、水一点点地送进老人嘴里。吴燕华说,母亲胃口好时,她就今天炖鸭汤,明天煮排骨汤,经常换花样,让母亲吃得高兴。吴燕华说:“即使如此细心照料,母亲有时还是会消化不好,甚至大便排不出来,我就用手往外抠,帮她排便。”“别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不信,我认为久病床前也有孝子。”吴燕华笑着说。平日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也会用轮椅推母亲外出活动一下,晒晒太阳。吴燕华兄弟姐妹六人,她排行最小的一个。XX年4月,母亲突然大面积脑出血,失去行动能力。经急救,医生表示“即使做手术也很难下手术台”。听到这句话,吴燕华失声痛哭。“老娘把我从小养大成人

3、,我还没来得及孝顺她呢,哪怕她以后不能动,我也愿意伺候她一辈子。”当时,吴燕华这样对医生说。医生被吴燕华感动了,表示愿意为老人输液治疗,但只是试试看。“当时我抱着一丝希望的同时,其实已经做了最坏的心理准备。”吴燕华回忆。也许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老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随后却被医生告知,母亲成了的腿脚不能正常走路了。“无论如何,娘能活下来就是最好的消息。”吴燕华说。老人腿脚不便后,因时刻需人照料,吴燕华主动辞去待遇不错的工作,决定“全职”在家照顾母亲。吴燕华照顾老人吃饭、吃药、洗衣服、打扫屋子。为防止老人生褥疮,吴燕华每天给母亲洗澡。“天气凉时,每天用热毛巾擦一遍身子,夏天时每天早、中、晚各一

4、次。”面对女儿,生病卧床的母亲有时会默默流泪,觉得自己给女儿添上了沉重的担子。吴燕华知道,光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是不够的,还要帮助伤心的母亲鼓起生活的勇气。所以在帮母亲做按摩护理的同时,她就拉着母亲聊天,让其宽心,开导母亲振作精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14年来,为了预防和减缓老人的肌肉萎缩,吴燕华每天都坚持给老人从脚到头按摩全身。吴燕华说:“哥、姐、妹妹家里条件都不怎么富裕,再说他们白天要上班,我多照顾下老娘是应该的。”14年的精心照顾,母亲感动至极,如果身体不舒服,吴燕华就会赶忙询问母亲哪里不舒服。自已能判断症状出在哪,吴燕华就给母亲吃药;判断不出来,她就马上去医院问医生。为方便给母亲治疗,

5、吴燕华学会了扎针和输液。“大家都说我现在是半个医生了。老娘有高血压、高血脂、脑出血、胆囊炎的毛病,只要她一不舒服,我就急得不行,想方设法给她治好了。”吴燕华说。对于自己的孝顺,吴燕华看着床上的母亲说:“她伺候我小,我就得伺候她老。妈是自己的,伺候她都是应该的,没啥说的,只要她在,我就会一直这样照顾她。”连老人的主治医生王医生也称赞吴燕华照顾得好,说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但吴燕华自己知道,这“奇迹”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艰辛。吴燕华照顾母亲一晃就是14年多的时间,看着母亲健康好转,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吴燕华的孝心感动了村的居民,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小区的很多人都关注着她母亲的病情。人们常说,久病床

6、前无孝子。但在吴燕华家却看不到晚辈对患病长辈的一点点嫌弃。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吴燕华用她的实际行动去做着她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践行着她的孝道,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故事。孝女事迹材料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重视人伦道德,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张秀静是油甘埔村虾公潭村小组一位普通的村民,嫁入35年以来,在家庭生活中,她始终扮演着好女儿、好媳妇、好母亲的角色。作为人子,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张秀静一

7、家却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残疾母亲,他们的尊老敬老成为了邻里的佳话。在家庭生活中,她孝亲敬老,母亲黄运英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今年已经92岁了,原本跟随小女生活,后来妹妹移民香港留下母亲自己一个人,作为姐姐的张秀静毅然承担了照顾母亲的责任。这一照顾整整过了18个年头。在丈夫李仕平和家人的支持下,她为老人生活的愉快、身体保健积极努力,群众称她为“孝女”。家里起了新房子,左邻右舍都跟张秀静说老人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劝她清理一间老房子出来给老人自己住,可张秀静不忍心让母亲自己住,多年来,为了照顾老人方便,她们一家始终和老人住在一起,对待年迈的母亲,张秀静更是从最细微处入手尽心尽责的侍奉在前,由于老人饮食的

8、差异,根据身体状况,需要每天少食多餐,为了让老人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她一年四季每天坚持按照老人的饮食规律多做几次,经常性的变化口味,保障母亲吃的舒心。每当老人生病时,她总是接送她去医院检查,通过治疗,配合康复锻炼,母亲的病好多了,又能拄着拐杖行走了;老人由于腿有残疾长时间呆在家里,很少有机会能够出去游玩,她为了怕老人闷,特意安排每隔一段时间就陪同老人前往村公园走走看看,调整心情。母亲有时候总爱发一些无名火,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会反思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惹她生气了,都体谅她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心里烦燥才会发火的。每当张秀静出门,丈夫李仕平也是一如既往悉心照顾,一日三餐把热好的饭菜送到老人身边。

9、老公对母亲的细心照顾,张秀静从母亲的脸上看到了满意的微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渐渐使丈夫和母亲有着更深的亲情。有了挚爱的亲情,有了女儿和女婿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这么大年纪了除了行动不便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她对老人的孝敬,对孩子的培养,赢得亲戚邻居的广泛赞誉。她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好夸的。”如此日长时久,张秀静的两个女儿在父母的影响和潜移默化下,也非常孝敬老人,两个女儿在外工作虽然比较忙,但总是抽时间给奶奶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每次回来总要给老人带上喜欢吃的东西,隔三差五地与老人谈心,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只要老人高兴,有利于他们的康复,什么事她们

10、都愿意干,一家人围绕老人的喜爱转。老人逢人就夸,见人就讲,她孙女有多细心、多懂事,对此张秀静说:“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好本职工作。”在张秀静看来,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做好做到“孝”字,一个没有孝心的人,即使你在别的地方,再出色再辉煌再灿烂,也是枉然!“孝”先得有“心”,有了心再去孝,只有敢做没有做不到的。她 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怀,为老人营造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生活环境,为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默默奉献,是当之无愧的“孝女”。有一首歌曾唱过:“如果人人都奉献一份爱,世界就会有美好的明天”,我想,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一定要做一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于他要创造出什么社会财富,如果能用一颗热心去坚守责任,用一颗善心去解决危难,甘心奉献,那么他的人生就是不平凡的;他的汗水必定是芬芳的;他的双手必定能创造爱的奇迹;记录下这些平凡却可贵的经历,因为这是用金钱买不来、任凭时光流逝也无法抹去的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让我们共庆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双值得骄傲的女儿。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步入老年后,让我们都能够自豪的说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