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84484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由于教学设计只是课前计划,而课堂是动态、变化的,由教室环境、教学设备、学生和教师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如果缺少了恰当的组织和引导,即使是详细分析了学情和教材、精心设计的教学,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关键关节。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兴趣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需要从课堂的切入点、学习动机和课堂气氛、课堂的动态生成、个体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

2、务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的调整、施用教学策略。下面我们先看一个教学课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下面两点对课堂教学的引入是重要的。第一,点评作业。将点评作业作为新课引入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留给学生较大的自创空间,作业中常常会涌现出令人振奋、技术超前的闪光点,其中不少正是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把新课引入与作业点评结合起来,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第二,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引入”效果。长期以来,我将每次课的教学内容、范例、教学资源、作业

3、评价等放在教学网站上。教学进行几周以后,学生习惯了在课前上网查看作业情况,浏览教学内容,常常听到学生说“老师您今天只要讲讲某某点就可以了”,这时我知道,新课的引入完成了。需要强调的是,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身课堂学习,只有充足的时间是不够的,还要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联、具有挑战的实践内容,这一点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二、激发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到底愿不愿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没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除了选好切入点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同,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

4、堂气氛。1 、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的亲和力。2 、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3 、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设计一文中已经强调过,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成功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演,也不是学生疲于应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活动,而是学生在宽松自主的课堂气氛中,集中精力的思考、平心静气的实践。实现这一点,一是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二是课上教师从主角地位退下来,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三是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再次切屏,避免喋喋不休的讲解,把安静的空间还给学生。此时,教师要集中精力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倾听学

5、生的观点和想法,观察学生的实践和操作,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下面是我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课例 : 我的常规课堂模式【课时】 2 课时( 90 分钟) 【地点】 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环节 1】 学生收点名邮件,上教学网站查看上周作业情况,浏览上榜作品及本周教学内容。(时间:课前及课上前 5 分钟)【教学环节 2】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本周教学内容(通常切屏)。(时间: 25-30分钟)【教学环节 3】 学生上机实践完成本周实践内容(作业),老师随时提供指导与帮助。( 时间: 55-60 分钟)【教学环节 4】 学生提交作业。(时间:下课前)【学生反馈 1】老师每次上课都让学生自己进行常规性

6、操作,并把教学内容详细地发到网上,给予了学生尽可能大的自主空间,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这一点是很好的。这可以让我们更加独立地完成作业和教学任务,培养了我们自己的能力,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学生反馈 2】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老师的讲解重点在于原理,而不是具体细节操作,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索开发细节。作业的形式也没有给我们很大的限制,留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学反思】根据教学需要,我每周的两节信息技术课是连堂。学校为每位学生设了电子邮箱。教学环节 1,收点名邮件除点名外,意在使学生熟悉邮件软件,如 Outlook Express,并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上网查看作业情况、浏览上榜作品是最令学生

7、兴奋的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这一环节的设计还有其他作用,我会在专门的文章里讲。教学环节 2 是教学内容的精讲,重点讲解概念、原理与技术与典型范例,具体的操作细节放在网上供学生查阅。教学环节 3 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这时学生或苦思冥想(想自己的主题创意)或探讨研究(与同学或老师研究碰到的问题)或“舞鼠弄键”(在计算机上应用所学实现自己的想法),忙的不亦乐乎,忙的心甘情愿。最后总是 向老师抱怨时间不够用,不少学生为了使作品更加完美,不得不在以后几天的中午去机房加班,有的学生把作业带回家里做,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盎然的兴趣。4、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时刻激励学生激励学生

8、的重要性在前面已作说明,这里重点谈如何激励。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师、同学、自己。来自教师的激励。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敏感地接收着。有时肢体动作的激励作用比语言更有效,教师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都会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挑战难题并以身示范对学生也是一个激励;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也会感染学生;教师耐心的辅导、主动的关心、委以重任的信任、真切的期望对学生都是默默的激励。来自同学的激励。当学生从他所尊敬的同伴身上看到期望的行为时,他们会自觉地学习这种行为。这种学习动机就是替代动机( vicarious motiv

9、ation)。 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好作品就是一种激发学生替代动机的好做法,这种方法无论是对作为榜样的被展示者,还是对受同伴鼓舞、跃跃欲试的其他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此外,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更深入的了解,这时同伴的榜样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替代动机,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同伴认同感。每个学期我所教的学生都有两次愉快的小组合作经历,这种合作不是课堂上短暂的讨论,而是就一个主题作业的合作,短的需要4 个课时,长的需要 10 课时。来自自身的激励。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获得成功。人生来就具有好奇心,就有冒险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是来自学生自身最好的

10、激励。三、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对信息技术课堂而言,当教师把时间交给学生,把思维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时,课堂学习活动将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满激情和创造、焕发智慧和灵性的过程,动态生成的问题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更带来质(深度和广度)的变化。课堂的组织与引导不仅要按课前的预设进行,更重要的是解决课堂动态生成。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应该成为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国情所限,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完成本该在课后进行的巩固实践。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动态生成主要表现在学习新知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两个方面。1 、激发学习新知识过程的动态生成,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11、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教师、计算机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动态生成过程,其中每一环节都会产生问题,一些问题可能在预设中已经想到,一些问题则是不确定、随时发生的。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的动态生成也会有很大不同。此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学生在学习。主要任务是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发课堂动态生成。激发课堂动态生成,教师要敢“放”,即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还要善“放”,即巧设情境,巧设问。处理课堂动态生成,要快“收”,即随时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及时捕捉学生提出的每一个质问、怀疑和观点;还要善“收”,即准确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快速提炼问题的本质,并做出恰当、果断的决定,灵活调整教

12、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应对动态生成问题,不能不顾学生的反映一味按预设进行。可能有老师会说,这怎么能行?如果放任学生去想去问去探究,教师被学生的问题牵走怎么办?难住怎么办?是的,这正是课堂动态生成给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需要勇气,需要教学机智,更需要教师厚积薄发。首先,要眼到、耳到、思维到、手到(快速操作)。其次,教师要对所教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解和把握已经将知识内化,根植在脑海里,能够随时调出与随机生成的问题进行对比,做出恰当决策。第三,教师心里始终要坚持教学内容的大方向。在学生生成一些偏颇、缺陷乃至失误的问题时,适度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点拨 ,对于学生

13、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问题,要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优势所在,当学生生成的问题不完整时,要及时追问补充加以完善。2 、恰当处理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探究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如何,要通过实践结果来验证;信息素养是否得以提升,要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观察验证。这些都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体现。在实践中,我们强调“多元学习任务”的挑战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都极大地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同时也为课堂实践环节增添了更多、更广、更深的动态生成问题。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在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段,动态

14、生成应该是此起彼伏的,因为任何事情只有亲自动手做了才会发现问题,此时的教师也应该是最繁忙的,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一举一动,本着激励学生探究的原则,及时解答举手提问的学生,善于发现有问题不敢举手的学生,更要帮助那些不知问题出在哪里的学生。然而,在听课过程中,我却看到另外一些现象:学生举了好久的手老师都没有发现;学生上机实践 时老师埋头在教师机下,或在讲台前来回踱步。实践过程中的动态生成问题一些具有普遍性,一些则是个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一定是前期教学过程中没有探讨清楚,这时教师需要补讲,但要尽量避免再次切屏。对于个性问题要个别辅导,即使是没有学到或教材以外的内容,只要教师会就要详细解答,鼓励学生探究

15、。决不能以“这个以后会学到,到时再说”“ 这个我们学不到” 等来回避学生的问题。如果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需要下去研究,并尽早把结果反馈给学生。四、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所有学校和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除了来自社会、家庭、文化背景、性别、学习方式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本学科特有的起点水平差异。解决这些差异不仅要在预设中给予关注,设计开放的多元化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堂组织与引导中特别重视,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

16、他们,同时给高水平的学生提供具体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我在课堂上从不批评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激励着学生,因为学生成长需要勇气,学习更需要勇气。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高效帮助。任何学习情境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对一个学生起消极作用的事情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可能是积极的挑战。所以,当两个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请求教师帮助解释同一个问题时,教师要能够做出不同的反映。要能够平静地帮助其中一个学生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另一个学生继续努力,独立思考。有的老师会说,全班六七十个学生我怎能关注得过来?是的,这确实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的个体差异问题。第一,建立教学网站。将教学内容、范例、样例、参考资料、技术支持等内容呈现给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碰到问题先上教学网站寻求解决方法,目前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向教学网站寻求帮助的习惯。第二,利用刚开始实践的时间帮助困难学生。当学生刚动手实践时问题是比较少的,我常常利用这个时间段对有困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