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协和医生的不平凡生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72253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协和医生的不平凡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协和医生的不平凡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协和医生的不平凡生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4数独游戏轻松一刻北京广播电视台数独发展总部 北京市数独运动协会供稿2016年9月19日星期一阅读生活编辑/肖榕谢燕辰 美编/谢爽 责校/董一凡你所不知道的溥仪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 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 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背后故事, 揭示晚清宫廷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 于本书首次披露诸多珍贵照片及文物, 让你换个角度看溥仪。”作者: 贾英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北京城区天气明日天气今日天气今日电视最好的时光作者: 简平 海豚出版社 201

2、6年6月出版实际上, 溥仪根本无法 “静坐” , 也无法 “端居” , 他正在逐渐投入日本关东军的怀抱 直到几十年后, 溥仪才说出了真心话。他从仇视 孙殿英发展到仇恨蒋介石包庇盗墓者, 又进而反思了 蒋介石的发家史, 得出结论: 没有兵权一切都无从谈 起。 由此, 溥仪彻底放弃了留洋的梦想。他决定, 让 弟弟溥杰和国舅润麒以及一些嫡系全都赴日本留学 去学习军事, 以便回国后执掌兵权。这时, 溥仪已打 算好投靠日本人, 只是对外没有明说而已。 事出意外。在这里, 溥仪也揭开了二弟溥杰投笔 从戎的内幕。 溥仪曾回忆说, 与其说溥杰受母亲遗嘱的影响, 倒不如说是受到了妻子的强烈刺激。他的妻子唐怡 莹

3、是端康太妃的侄女, 心高气傲, 根本看不起溥杰, 只 看得上像张学良这样执掌兵权的少帅。溥仪却始终 不知, 唐怡莹早就和张学良私下好了起来。 据说, 有一次, 溥杰到顺承郡王府去看望铁哥们 张学良, 却被挡了驾, 原因是唐怡莹正在里面。晚年的张学良倒坦白地承认了此事。溥杰把妻子送到天 津张学良姨太太的公馆, 自己背着家人乘船离开了天 津, 奔赴张学良推荐的 “讲武堂” 。当载沣看到溥杰留 下的信时, 溥杰所乘坐的船已到达海上。载沣急了, 找到溥仪让他把溥杰弄回天津。 于是, 溥仪赶紧发了一封电报给大连日本警察 局, 结果溥杰刚下船就被溥仪派去的人, 接回了天津。 经深思熟虑之后, 溥仪找溥杰郑

4、重谈了一次话, 答应让他到日本军官学校去学军事。溥杰喜出望 外。通盘考虑过后, 溥仪让国舅润麒和他一起赴日本 留学, 事先还由日本总领事推荐了一位日本教师远山 猛雄教授他俩日文。从这件小事来看, 溥仪已经和日 本方面关系非同一般。实际这也是溥仪投靠日本人 预先策划好的一个重要步骤。 据润麒回忆, 溥仪居住在张园时, 润麒经常去他 的屋里玩耍。溥仪有一个怪习惯, 即使白天屋内也总 挂着厚厚的窗帘, 平时绝不让拉开。吃饭时, 他往往 在卧室的外屋摆上饭桌, 从门外端上饭菜来, 屋里显 得异常憋闷。最显眼的是, 楼下大厅里有一副清朝遗臣袁大化 书写的楷书对联, 悬挂在迎门的墙壁上。最初溥仪每 逢路过

5、, 总是摇头晃脑欣赏一番:“静坐观众妙, 端居 味天河。 ” 若按照溥仪的解释, 那副对联的意思则是: 静居 而坐, 观看众人争斗之 “妙” , 端居品味双河之 “味”意寓张园的主人脚踩两只船, 静观时局变 化。 凡有人问起来, 溥仪总不多解释, 喜欢让人们去 猜想。其实这副对联只是溥仪密不示人的一个障眼 法, 让外人从表面看不出他的真正态度来, 而他往往 自鸣得意。看过这幅妙对, 润麒颇觉意味深长。 实际上, 溥仪根本无法 “静坐” , 也无法 “端居” , 他 正在逐渐投入日本关东军的怀抱。 历史评判一位人物, 应当主要看他在大是大非面 前的态度, 不仅要观其言, 最重要的是观其行。“静坐

6、 观众妙” , 不过是溥仪低劣的障眼法。溥仪在民族问 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早已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 辱柱上。(连载三十一)我在心里说, 从今天开始, 我也要让妈妈看到 我的灿烂的微笑 妈妈住进了新华医院。 可是, 我对新华医院已没有了信任感。我们并不 是没有给妈妈做过检查, 相反, 自从2010年4月发现 她的肝脏部位长了个2厘米2厘米的东西后, 我们 小心翼翼地在2011年5月和2012年1月两次在新华 医院进行定期复查, 可是, 每一次的检查结果都说只 是血管瘤而已。但现在, 突然说已经是肝癌晚期了, 那我们先前所有的检查岂不是都成了玩笑?我想起 步剑秋同样遭遇这样的情况, 他的父亲刚

7、刚在闸北区 中心医院做了全身体检, 结果是没有什么问题, 不料, 才一个月就因肝病去世了。如今, 体检成了医疗机构 的一个圈钱之道, 除了医院, 我还在多家宾馆、 酒店看 到设有 “体检中心” , 人头攒动, 犹如喧闹的市场, 我不 知道这是否真的具有起码的良知根基。 面对我的忧愤, 妈妈却表现得十分镇定。她完全 不像我在动完肿瘤切除手术后那样, 陷入忧伤和绝 望。她对我们说, 不要慌乱, 看看能不能动手术, 不能 动也没关系, 我已经活得不算短了, 而且还活得很 好。我后来常常想, 要是妈妈没有这样的从容沉着, 泰然处之, 那我将会是怎样的不堪一击。 事实上, 我始终感到内疚和不安。整整一年

8、来, 妈妈一直在照顾我, 我却没能照看好她。我知道肝病 一般都源于积郁太深, 我生病之后, 妈妈从来没有在 我面前流露出丝毫的悲伤, 她总是给我以最温暖的微笑, 可是, 谁能知道当她回过身去, 不会为我而忧虑重 重?我在医院见到妈妈的时候, 我很想同样表现得异 常镇定, 但我的哀伤被妈妈一眼洞穿。 听了妈妈的话, 我渐渐平静下来, 我明白我必须 收敛起自己的哀愁, 和妹妹们一起为妈妈的治疗而努 力。我在心里说, 从今天开始, 我也要让妈妈看到我 的灿烂的微笑, 要让妈妈天天过得开开心心、 快快乐 乐的, 让妈妈比以前活得更好, 更有生活质量。 我和两个妹妹在这危难之际组成了一个合力的 团队。确

9、实, 亲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 我在 这几年间亲眼见到过那些缺乏家庭关爱的患者, 他们 往往更加绝望, 从而更加脆弱。一个人很容易在感觉 孤苦无依时, 失去内在的精神, 以致迅速崩塌。 我和两个妹妹向来抱成一团, 这也是让妈妈最为欣 慰的地方。说起来, 为了我们三兄妹, 爸爸和妈妈当 年曾煞费苦心。 在上山下乡运动蓬勃之时, 爸爸和妈妈十分担 忧, 生怕我们也在劫难逃。当时, 住在我家楼上的翁 家大女儿翁佩华, 被敲锣打鼓夹道欢送去了云南, 那 时, 她才十五岁, 还是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一年之 后, 隐隐约约地传来了她的死讯。由于不能给知识青 年上山下乡运动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 翁佩

10、华的死也 就成了一个 “秘密” 。我妈妈是居委会主任, 她是知道 一些情况的, 但她只能守口如瓶。我直到许多年后, 读了报告文学作家邓贤的 中国知青梦 , 才从书里详 细知道了翁佩华是怎么死的。那是 1970 年 9 月 18 日, 云南建设兵团第四师 第十八团第二十七连的知 青们正在山林中开荒, 他 们要砍倒大树, 刈除荒草, 搬走树根, 然后一锄一锄 在山坡上和崖石上刨出橡胶田来。这天, 患有痛经的 翁佩华已经连续带病上山一个星期了, 她的小腹又坠 又胀, 暗红的血像小溪般不断地涌出来, 但她还是咬 紧牙关奋力挥锄。当她用尽气力挖向一个土丘时, 随 着一声轰响, 土丘坍塌下去, 成千上万只

11、被称为 “杀人 蜂” 的地蜂从巢穴中飞出来, 霎时间团团攫住了她, 十 六岁的她都来不及呼救, 便直直地栽倒在蜂巢中。翁 佩华的死让我爸爸和妈妈心里极度紧张, 他们决定不 能让我们三兄妹重蹈覆辙。(连载二十六)对于吴斌来说, 时间过得似乎特别快, 周一、 周 二、 周四是手术日, 周三看一天门诊, 周五是特需门 诊, 这样规律而繁忙的工作填充了自己的每一天, 让他觉得一年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吴斌从大学实习时即在北京协和医院, 目前是 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在 胃肠道肿瘤及炎性肠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一定的造 诣, 年完成腹腔镜胃肠手术近300例, 炎性肠病手 术约50例, 还需

12、要经常协助妇科行恶性肿瘤复发 再次减灭、 盆腔巨大肿物切除等困难手术, 承担了 大量临床一线工作。 吴斌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医生, 没有什么可圈 可点的 “辉煌成就” , 他本人也没有什么 “宏图抱 负” , 只是知道, 作为一位医生, 被国家培养这么多 年, 帮助病人减少他们的痛苦, 是作为医生的分内 事, 也是他们的价值体现。工作忙碌没时间陪孩子 吴斌的孩子马上该上初二了, 他对孩子有些愧 疚, 因为除了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外, 没有太多时 间陪伴他, 孩子的作业辅导大都依靠家教, 孩子每 周末要去上英语外教课和数学辅导课, 所以这几年 孩子都很少出去玩,“我们都有好几年没去过北京 郊区了,

13、孩子平时就是在市里面游泳、 跑步, 和附近 小孩一起玩玩。 ” 除了休年假, 吴斌的精力全在工作上, 每一天、 每一周都是密集的看病、 手术, 周而复始。一般门 诊一天要看50多位病人,“这已经算少的了, 有的 科室一天就要看100多个, 没办法, 每次门诊只能 用最短的时间来回答病人的问题。我们也知道病 人想和医生充分交流, 可是病人太多了, 不可能像 外国那样详尽地沟通。 ” 而在手术日, 吴斌一天做三 台手术成为常态, 病人多时就会四台。普通手术时 间一个多小时, 加上麻醉等环节, 差不多两个小时, 加上中间休息, 手术日基本上就是一天站在手术台 上了。 繁重的工作强度之下, 吴斌却没有

14、失眠情况, 生活极其有规律:“外科大夫只要站在手术台上就 能清醒, 如果实在太累了, 我们就在手术间歇打个 盹。 ” 而吴斌的这个工作强度, 代表着中国医生的普 遍现状, 吴斌说, 他们基本上现在都没有应酬, 能推 的都推掉了:“遇到特殊情况, 找我们帮忙加个号, 这是能帮的, 可若是说请哪个专家吃顿饭, 对不起, 这个比别的都难, 因为大家都太忙了, 没时间应 酬。 ” 而除了临床, 吴斌还要带学生, 做科研, 周末还 时常忙于学术交流和讲座, 以至于他回家后都不爱 说话了,“幸好我爱人也是做这行出身的, 完全理 解, 要是换成别人, 早就受不了了。 ” 每日高负荷运转中, 如何保持体能的最

15、佳状态 呢?吴斌说年轻时还能打打篮球, 但现在, 也就是在医院里打打乒乓球、 跑跑步了。吴斌笑说做医生 有两快: 走路快、 吃饭快, 走路时脚底生风, 吃饭三 五分钟就结束, 所以影视剧里看到医生在前面走, 住院医师、 护士们在后面小跑着跟, 是符合现实的, 可在食堂聊天瞎侃, 那就有些不靠谱了。把握与外科医师的 “缘分” 成为医生, 并非吴斌的 “远大抱负” , 只能用冥 冥天意来解释。他填高考志愿时并未想过做医生, 只是自己的生物成绩好, 就填报了志愿, 自此与医 生这个职业结下缘分。吴斌在1989年考取了浙江 医科大学, 实习时, 协和医院去他们学校招人, 他也 没多想就报名了, 结果1

16、993年就到了协和来实习: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浙江去外地。 ” 实习结束, 他顺 利地留在了协和医院, 1994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在 了协和医院外科, 从住院医生做起, 慢慢主治医生、 副主任医师, 一直做到现在的主任医师。 吴斌在胃肠道肿瘤及炎性肠病的诊治方面有 很高造诣, 近年来积极参与专业组临床科研工作, 钻研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和肿瘤综合治疗, 多次获协 和医院医疗成果奖。负责和参与了多项科研基金 项目, 发表SCI论文10篇, 中文核心期刊论著十余 篇。作为中国医师协会肿瘤防治规范化培训工作 委员会结直肠专家组副组长, 2015年吴斌参与举办了在沈阳、 成都、 广州和北京举行的4期 “结直肠肿 瘤诊治规范与进展学术研讨会” 。此外, 吴斌积极 参与举办了2届协和结直肠微创技术高级研修班, “微创技术可以给需要做结直肠手术的病人更小的 创伤、 更好的美容效果, 希望自己可以为提高北方 地区的微创治疗水平尽绵薄之力。 ” 吴斌表示, 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胃肠肿 瘤病人的治愈率提高了, 痛苦程度也减轻了不少, “以前手术都需要开刀, 现在则是微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