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71112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11/251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2014/11/2525.15.1溶度积原理溶度积原理5.2 5.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5.3 5.3 多种沉淀之间的平衡多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5.4 5.4 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2014/11/253学 习 要 求1.掌握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 算。2.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利用溶度积 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溶解。3.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4.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及主要应用。2014/11/2545.1 溶度积原理 5.1.1 5.1.1 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常数溶解度: s 0.01g /100gH2O

2、难溶s = 0.010.1g /100gH2O 微溶s 0.1g /100gH2O 易溶 溶解溶解- -沉淀平衡沉淀平衡 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达饱和时 ,未溶解的电解质固体与溶液中的离子建立起来的动 态平衡。例如将难溶电解质BaSO4(s)放入水中, 当溶解与 沉淀的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2014/11/255BaSO4(s)和溶液中的Ba2+、SO42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表示为 :BaSO4(s) Ba2+(aq) + SO42(aq)相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 c(Ba2+)/cc(SO42)/c= c(Ba2+)c(SO42)由于标准平衡常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

3、解度的乘积(solubility product),因而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对任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沉淀平衡AnBm(s) nAm+(aq) + mBn(aq)Ksp = c(Am+)nc(Bn)m 溶解沉淀2014/11/256注意:Ksp表达式为K表达式之一,无固体项;Ksp与c无关,与T有关,但变化不是很大 ;Ksp表达式中离子相对浓度严格应为活度, 因离子强度很小, i ci/c ; 浓度单位: c/molL1; 饱和溶解度s/g100g1(H2O),g L1 g kg1 ; Ksp见附录VI (p408); rGm= RTln Ksp2014/11/257例例

4、5-15-1 由附录III中fGm数据计算298.15K时 AgI 的溶度 积。解:解: AgI(s) Ag + IfGm/kJmol1 66.19 77.11 51.59 rGm=fGm(Ag,aq)+fGm(I,aq)fGm(AgI) = 77.1151.59 ( 66.19) kJmol1 = 91.71 kJmol1由 rGm = RT ln Ksp得 ln Ksp= 91.71 103/(298.15 8.314) = 37.0Ksp = 8.55 10172014/11/2585.1.2 5.1.2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例5-2 已知25C时,250m

5、L水中最多能溶解CaF2 2.16102g, 求Ksp(CaF2)。 解: CaF2(s) Ca2 + 2F Ksp(CaF2) = c(Ca2)c2(F) M(CaF2)=78.08gmol1, s(CaF2)=2.16102/(78.08250103 )molL1=1.10103molL1 即平衡浓度: c(Ca2) = 1.10103molL1 c(F)= 21.10103 molL1 = 2.20103 molL1 Ksp(CaF2) = (1.10103 )(2.20103)2 =5.32109即Ksp(CaF2) = s2s2 = 4s32014/11/25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9例5

6、-3 填充下表:解:1) Ksp(AgCl)=c(Ag+)c(Cl)=(1.34105)2=1.8010102)3) Ag2CrO4(s) 2Ag+ + CrO42 Ksp=c2(Ag+)c(CrO42) 2x x 1.10 1012 = (2x)2 x s(Ag2CrO4) = c(CrO42) = x = (1.10 1012/4)1/3 = 6.50105(molL1) 讨论:1) AgCl、 AgBr为同类型(AB型),Ksp,s,同步。2) AgCl、Ag2CrO4为不同类型(AB与A2B型), Ksp与s不一定 同步,应具体计算。即:同类型难溶强电解质可用Ksp判断s相对大小;不同

7、类型难溶强电解质不能用Ksp判断s相对大小,应具体计算。s/molL1KspKsp表达式M/gmol1AgCl1.34105?Ksp=c(Ag+)c(Cl)143.5AgBr?5.00 1013Ksp=c(Ag+)c(Br)187.8Ag2CrO4?1.10 1012Ksp=c2(Ag+)c(CrO42)331.82014/11/2510注意以下情况不适合溶解沉淀平衡原理: (1)水解:S2 + H2O HS + OH (2)配位:Ag+2NH3 Ag(NH3)2+(3)发生其他反应:如聚合、氧化或还原等反应。2014/11/25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11对任一难溶强电解质 AnBm(s) nAm

8、+(aq) + mBn(aq)标准平衡常数 Ksp = cn(Am+)cm(Bn) 反应商 Qi = cn(Am+)cm(Bn)溶度积原理(规则):G 0 Qi Ksp 反应逆向进行(沉淀析出) 5.1.3 溶度积原理2014/11/2512QiKSP, ,沉淀析出QiKSP,饱和溶液QiKSP,沉淀溶解 2014/11/2513例5-4 1) 已知s(Mg(OH)2)=7.6103gL1,在10mL 0.10molL1 MgCl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H3H2O, 有否Mg(OH)2? 解: 能否产生沉淀用溶度积原理判断Ksp=c(Mg2+)c2(OH)=4c3(Mg2+)=4(7.61

9、03/58.3)3=8.9 1012Q = c(Mg2+)c2(OH)=(0.10/2)(9.3104)2 =4.3108 K sp 有。2014/11/2514例5-4 2)欲阻止沉淀,至少应加NH4Cl(s)多少克?(忽略V 变化) 解: 不产生条件:Q 7.2102g 。 2014/11/25155.2.1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 1.同离子效应在难溶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难溶强电解 质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难溶强电解质的 溶解度下降的现象。 例5-5 求25C时AgCl在0.010 molL1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解: 设AgCl在0.010molL1NaCl

10、溶液中的溶解度为x molL1, AgCl(s) Ag + Cl平衡浓度/molL1 x x + 0.010 c(Ag)c(Cl) = Ksp (AgCl) x (x+0.010) = 1.81010 因为x值与0.010相比,非常小,所以x+0.010 0.010 x = 1.8108 molL1 (纯水中1.34105molL1 )5. 2 5. 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2014/11/25162.盐效应 由于易溶强电解质的加入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增大的现象。 例如,AgCl在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实验值(25C)盐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溶液离子强度增大,离子间相互牵制

11、 作用增强,离子氛作用增强,难溶电解质正负离子结合生成沉 淀的概率下降,因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加。 注意:存在同离子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盐效应,通常由于盐效应 的影响比同离子效应要小得多,所以一般只考虑同离子效应而 忽略盐效应的影响。 c(KNO3)/molL10.000.00100.00500.0100溶解度/molL11.2781051.3251051.3851051.4271052014/11/25175.2.2 沉淀的溶解 当Q Ksp ,谁先。2014/11/2526AgCl开始时:I已沉淀完全。在常量分析中,当某物质的浓度 106molL1 时,即可认为已沉淀完全,溶液中已不存在了

12、。因此,当Cl开始时, I已沉淀完全,因而在此条件下 可用AgNO3分离Cl与I的混合溶液。对同类型难溶电解质, Ksp相差愈大,愈易分离;当 Ksp相近时,离子浓度的大小可改变沉淀的先后次序同一系统中,平衡时的c(Ag+)只有一个 ,应同时满足各个Ag+参与的平衡2014/11/25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27例5-8 c(Zn2+)、c(Cd2+)均为0.10molL1的混合溶液,一直通H2S使之饱和 (c(H2S)=0.10molL1),问:(1)谁先沉淀?(2)控制溶液pH能否使Cd2+沉淀 而Zn2+不沉淀? 解:查表Ksp(ZnS)=2.51022(),Ksp(CdS)=8.71027(1) ZnS与CdS为同类型难溶电解质,且c(Zn2+)=c(Cd2+), Ksp小者先沉淀,所以CdS先沉淀。(2) Cd2+ + H2S CdS + 2H+CdS开始沉淀时:CdS沉淀完全时: c(Cd2+)=1.0106molL1pH = 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