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4468522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十五专题十五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好题狂练 A 组(限时 40 分钟)一、2018昆明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十九登进士第,又制策登科。元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历中书舍人。群在内职,常以谠言正论闻于时。宪宗嘉赏,降宣旨云:“自今后学士进状,并取崔群连署,然后进来。 ”群以禁密之司,动为故事,自尔学士或恶直丑正,则其下学士无由上言。群坚不奉诏,三疏论奏方允。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穆宗时为遂王,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命群与澧王作让表。群上言曰:“大凡己合当之,则有陈让之仪;己不合当,因何遽有让表?今遂王嫡长,所宜正位青宫。 ”竟从其奏。时魏

2、博节度使田季安进绢五千匹,充助修开业寺。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请止其所进。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十二年七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孺坐赃,诏付京兆府决杀。长孺母刘氏求哀于宰相,群因入对言之。宪宗慜其母耄年,乃曰:“朕将屈法赦长孺何如?”群曰:“陛下仁恻即赦之,当速令中使宣谕。如待正敕,即无及也。 ”长孺竟得免死长流。群之启奏平恕,多此类也。时宪宗急于荡寇,颇奖聚敛之臣。故藩府由是希旨,往往捃拾,目为进奉。处州刺史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群议以为违诏,受之则失信于天下,请却赐本州,代贫下租税。时论美之。穆宗即位,征拜吏部侍郎,召见别殿

3、谓群曰:“我升储位,知卿为羽翼。 ”群曰:“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数日,拜御史中丞。大和六年八月卒,年六十一,册赠司空。(选自旧唐书崔群传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B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C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D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答案 D解

4、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授陛下淮西节度使”为双宾结构,意为“授任陛下为淮西节度使”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两项。 “节度使”是一个专有名词,如果和“臣”连在一起,不好理解,且“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语意完整,这里的“臣”是“奉命草制”的主语,应该在“臣”前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A制策,皇帝有事书之于策以问臣下,称为“制策” 。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与进士、明经、词科、任子、府史杂流等同为国家取士的科目。B连署,在文中的意思是“连名” “联合署名” 。古代为证明已签署的文件的可靠性而由其他人连同签字。 “连

5、署”还有一个意思是“同一官署” 。C青宫,太子居于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之宫为青宫。 “青宫”与“东宫”一样可以借指太子。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进行追封爵位官职的制度。如文中的“司空”即为赠官。这既是对死者的尊敬,也能光耀死者门楣。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赠”还包括对已死官员的父祖(亲属)加封官爵。对已死官员追封爵位官职,在古代叫赠官,只是“赠”的形式之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崔群正直敢言,却难违圣意。宪宗要求学士进奏要有崔群的署名才能呈上,崔群认为这容易成为定例,会阻碍学士的言路,坚决不

6、奉诏,但最终还是妥协应允了。B崔群行事得体,不以功自居。当初在建储之事上崔群的建言既符合情理又有利于遂王。遂王登基后,向他表达感谢之情,他表示功不在己,但依然得到晋升。C崔群坚持原则,能“守职尽责” 。田季安献绢五千匹助修开业寺,他认为于理不合,奏请阻止;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他认为这违反诏令,请求退还,以代贫民的租税。D崔群宽厚仁慈,法外也容情。权长孺获死罪,其母向宰相乞求怜悯,宪宗同情权母老迈,欲赦免权长孺。崔群怕等不及正式赦令,建议宪宗及时派宦官先颁布赦免旨意。答案 A解析 “难违圣意” “但最终还是妥协应允了”错,原文“三疏论奏方允”的意思是“再三上疏议论方才获准” ,崔群最终也没有遵从

7、圣意,是皇上做出了妥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命群与澧王作让表。(5 分)译文: (2)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5 分)译文: 答案 (1)宪宗认为澧王年长,宫中又有许多帮助他的人,将立太子时,命崔群替澧王写辞让的奏表。(2)崔群前后奏议大多切合圣意,皇上没有不听取采纳的。(崔群)升迁为礼部侍郎,选拔有才能有品行的人,(大家)都认为公允恰当。解析 (1)关键词:以、储贰、与。(2)关键词:惬、听纳、咸。参考译文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十九岁考中进士,又考中制策科。元和初年,召入翰林院任翰

8、林学士,历任中书舍人。崔群在内廷任职,因经常有直言正论而闻名于当时。宪宗赞赏他,降下诏书说:“从今以后学士进呈奏状,都要有崔群的署名,然后才能进呈上来。 ”崔群认为官禁中的一些事情,动辄形成规章制度,如果翰林学士中有嫉恨正直直言之人,那么以后的学士就无法进呈直言了。崔群坚持不遵奉诏令,经他再三上疏议论方才获准。3元和七年,惠昭太子去世,穆宗当时为遂王,宪宗认为澧王年长,宫中又有许多帮助他的人,将立太子时,命崔群替澧王写辞让的奏表。崔群上奏说:“大凡自己应当得到的,才有表示辞让的礼仪,自己本来不应当得到,为什么突然要有辞让的表章呢?如今遂王为嫡长子,正适合做太子。 ”宪宗最终听从了他的论奏。当时

9、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进献五千匹绢布,说是资助修建开业寺。崔群认为事出无名,这种做法尤其不可行,奏请制止田季安的进献。崔群前后奏议大多切合圣意,皇上没有不听取采纳的。(崔群)升迁为礼部侍郎,选拔有才能有品行的人,(大家)都认为公允恰当。(元和)十二年七月,崔群被授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孺犯贪污罪,皇上下诏令交付京兆府处决。权长孺的母亲刘氏向宰相乞求怜悯,崔群因而在奏对时议论此事。宪宗怜悯权母年老,便说道:“朕将枉法赦免权长孺怎么样?”崔群道:“陛下如果怜悯他,那便赦免他吧,不过得尽快派宦官宣旨说明。如等待正式赦令,那就来不及了。 ”权长孺最终被免除死刑而永远流放。崔群的奏疏

10、平和宽恕,大多如此。当时宪宗急于扫荡盗寇,对能为朝廷聚资敛财之臣大加奖掖。于是藩镇州府的官员因此迎合朝廷意旨,处处搜求聚敛,称作进奉。处州刺史苗稷以赋税盈余的名义进奉七千贯钱,崔群上奏认为这是违反诏令,若朝廷接受了就会失信于天下,请退还处州,以替代贫民租税。当时舆论赞美他。穆宗即位,征召崔群担任吏部侍郎,(穆宗)在别殿召见崔群时说:“我能升为太子,知道是你辅助的结果。 ”崔群道:“先帝的意思,本来就是陛下您。当初授任陛下为淮西节度使时,臣奉命起草诏书,若不知先帝的旨意,臣岂敢轻率出言?”数日后,拜任御史中丞。大和六年八月去世,终年六十一岁,册赠司空。二、2017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阅

11、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知安庆、汝宁二府。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隆庆初,加右副都御史。吉囊子吉能据河套为西陲诸鄙长,南扰河、湟番族,环四镇皆寇。其冬,进崇古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崇古奏给四镇旗牌,抚臣得用军法督战,又指画地图,分授诸大将赵岢、雷龙等。数有功。吉能犯边,龙等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战,大败之。吉囊弟俺答纳叛人赵全等,据古丰州地,东入蓟、昌,

12、西掠忻、代。四年正月,诏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古禁边卒阑出,而纵其素通寇者深入为间。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归者接踵。其冬,把汉那吉来降。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子也。崇古念因此制俺答,则赵全等可除也,留之大同,慰藉甚至。俺答方掠西番,闻变急归,索把汉甚急,使使诇之。崇古令把汉绯袍金带见使者。俺答大喜,屏人语曰:“我不为乱,乱由全等。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即不幸死,我孙当袭封,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遂遣使,并请互市。崇古以闻,帝悉报可。俺答遂缚全等十余人以献,崇古亦遣使送把汉归。崇古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

13、塞下。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诏进太子太保。十五年,三封告成。又二年卒。赠太保,谥襄毅。(节选自明史王崇古传 ,有删改)4注 阑出:无凭证擅自出边关。诇:音 xin,侦察,探听。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B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C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

14、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D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本句的陈述对象就是王崇古一人,所以断句时要注意动词的变化,以此作为断句依据,如动词“从”的主语是王崇古,而非“靖江” ,据此排除A、C 两项;“浒墅”是作战的地名, “已”是表时间的词,据此排除 B 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郎中,战国始置,后从隋唐到清朝,朝廷各部都设立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位于尚书、侍郎之下。B旗牌,指写有“

15、令”字的旗和牌,是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准许其代替王命、便宜行事的凭据。C袭封,与“荫”相同,均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上辈的封爵,都是一种封建皇帝封赏大臣子女的制度。D互市是指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的贸易,汉朝时期出现最早的互市,有名的如明朝的“茶马互市”等。答案 C解析 “与荫相同”错。 “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权利。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崇古通晓军事,保护一方平安。他任宁夏巡抚时,熟悉各边关的险要关隘,组织抵抗防守,收纳投降归附盗寇,屡次出兵直捣敌巢,使敌寇不敢残害宁夏。B王崇古善于用人,具有战略意识。他统辖陕西等

16、四地区军务时,画出防区,分别授权给赵岢、雷龙等大将,这些大将各自独立作战,灵活机动。C王崇古巧抓时机,促使事况转变。当把汉那吉来降,他认识到这是处理蒙汉关系的契机,厚待把汉,让其穿绯袍束金带,趁机安抚俺答,铲除了叛徒赵全等人。D王崇古重视贸易,稳定发展边境。他广招商贩,听任贸易,数千里边地不动兵兴武,每年节省了很多费用,出现了数千里军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答案 B解析 “各自独立作战”错,原意为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镇发放旗牌,使抚按大臣能够按军法督查战事,并没有“各自独立作战”之意。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5 分)5译文: (2)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5 分)译文: 答案 (1)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陷落敌手的汉族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安抚。(2)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