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68067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2010年11月大纲要求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本章近三年广东高考情况 年份 题题型分 值值考点占比重08单选单选 162城市与工业业6.7% 综综合33( 3)(4)8城市化进进程特点 城镇镇的区位选择选择 09双选选243城市功能区选选址原则则8.7% 综综合 33(4) (5)7城市化问题问题 的解决措 施10单选单选 10,118人口与城市 城市化特征38%综综合4130城市规规划(各功能区用地, 工业发业发 展,新城区建设设)41(30分)E

2、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 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 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 题。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类型变变化(图图11)。(1)该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类型是 , 19902005年变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类型是 。该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带类 型是 。(6分)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5分)41(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 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 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3、知识,完成(1)(5) 题。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类型变变化(图图11)。材料二:2008年E市规规模以上工业业增加值值构成(图图 12)。(3)影响该该市“羊”产业产业 布局的主导导区位因素是。2008年该该市的支柱工业业部门门是。(4分) (4)该该市规规划了一个工业业园区,拟拟引进图进图 12中的三类类 工业业部门门,从产业链产业链 构建的角度考虑虑,你认为应选择认为应选择 哪 三类类?为为什么?(9分)(5)据报报道,该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 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纳100万人的豪华华新城区, 现现人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预期目标标。简简 要分析出现这现这

4、一现现象的原因。(6分)城市规划命题趋势: 1、城市与城市化是2011年高考关注的重要 内容2、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是城市功能区及合 理规划城市是紧密联系的,注意分析它们之 间的关系3、今后考查重点还有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地 域功能分区与环境协调发展,本章主干知识体系城 市 与 城 市 化宏观 看城 市微观 看城 市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形态土地利用方式功能区城市地 域结构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城市化过程城市等级出现问题根本目的人地协调解决:合理规划知识拓 展城市与人 口城市与 工业城市与交通主干知识一:城市的区位选择1、城市的概念 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 的居民聚集地,是一定地域社会、

5、经济、文化 的中心河流的中下游平 原农耕区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劳动分工人口的增多自然条件优越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再生产城市出现,2、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矿产)2、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上。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节省投资热带地区城市最好分布在高原上。 原因:平坦高原上气候凉爽。一般高原、山区城市多布于河谷、河漫滩地带 原因: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便于农耕北回归线中国特大城市与气候分布的关系2、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世界城市多在温暖湿润的沿海地区原因:降水多,气候湿润、温和,热量丰富

6、,便于农耕(1)自然因素河流世界城市多在沿河地区原因:沿河地区,能提供大量水源,水运便利,便于生 产和生活世界主要大城市密集区岷江嘉 陵 江汉 水赣 江河流与城市分布西江北江东江(1)自然因素矿产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易形成工业城市原因:矿产资源丰富 举例:煤炭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钢铁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石油城市(阿伯丁、大庆)2、城市的区位因素(2)社会因素交通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易形成城市(2)社会因素政治、军事和宗教(2)社会因素科技、旅游、边贸主干知识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集中式:团块状 分散式:条带状、组团状、放射型、星座型、散点型(必修

7、)(选修)2、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不同功能区城市同一种经济活动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 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经济活动在城 市空间上的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就形成了各种 功能区2、土地利用方式三大功能区练:导学案P3:第6题提问:CBD有何特点?主干知识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集中式:团块状 分散式:条带状、组团状、放射型、星座型、散点型(必修)(选修)2、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不同功能区2、土地利用方式三大功能区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课本P21(2)模式:同心圆、扇形、多核心(备P70主干知识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形成因素: 经济因素: (主要因素)影响地

8、租的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工业区工业付租能力 住宅区商 业 区各类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意图 住宅付租能力商业付租能力地租水平距市中心 的距离距市中心 的距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 1.图中英文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 地租,他们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ABCD地租次高 中心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 2.为什么在B处形成地租次高中心?地租次高 中心B处于公路干线与外环路交汇处,交通便捷主干知识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形成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或种族 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 深远影响(4)可变

9、性:各功能用地范围扩大某些功能用地变迁引起城市总面扩大内部空间 结构变化主干知识点三:城市等级1、等级的划分(我国)(1)依据:人口规模 (2)等级:特大、大、中等、小2、城市服务功能:低级少近多小低级别 城市高级多远少大高级别 城市服务 级别职能 种类彼此 距离数目服务 范围城市 等级3、城市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主干知识点三:城市等级影响因素 影响表现现 资资源条件 位于资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 ,能够获够获 得支持城市进进一 步发发展的资资源条件为为城市发发展提供 丰富的物质质,丰 富的劳劳力,丰富 的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纽上的城市, 能够够通过过便利的交通为为更 多更远远的居民提供服务

10、务, 使其服务务范围扩围扩 大铁铁路枢纽纽城市、 公路枢纽纽城市、 港口城市小结:一个城市的城市等级是会变化的,往往 受资源和交通条件影响,一般是由低级到高级的 发展主干知识点三:城市等级3、城市等级体系:门槛人口 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详见备P70门槛人口实际服务人口门槛人口实际服务人口门槛人口实际服务人口=企业亏本企业正常运行企业营利主干知识点三:城市等级3、城市等级体系:门槛人口 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详见备P70实际应用:回顾案例(德国)主干知识点三:城市等级3、城市等级体系:门槛人口 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详见备P70实际应用:回顾案例(德国)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

11、空间组 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彼此距离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彼此距离较近 3、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 服务范围,即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主干知识点三:城市等级3、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中国三大城市群: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唐练:备考P73-73:3489主干知识点四: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从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用地范围两个角度2、标志城市用地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3、衡量标准:主干知识点四: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重大,城市化

12、水平高 比重小,城市化水平低4、城市化的动力:推拉力理论推力(农村):使得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 拉力(城市):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4 从人口迁移看城市化乡村的推力城市的拉力“推拉理论”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5、城市化的意义:主干知识点四:城市化城市化不仅带来了聚落的变化,也带来了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 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6、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起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城市化阶阶阶阶段段城市化城市化 水平水平城市化城市化发发发发 展速度展速度地域地域扩扩扩扩 展展趋趋趋趋 势势

13、势势常常见见见见的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初期初期阶阶阶阶段段中期中期阶阶阶阶段段后期后期阶阶阶阶段段2525 3030以以 下,下,低低缓慢缓慢缓慢缓慢各功能用地混各功能用地混 杂布置,功能杂布置,功能 区分异不明确区分异不明确交通拥挤、环交通拥挤、环 境恶化、住房境恶化、住房 紧张等紧张等大城市的中心大城市的中心 空心化、空心化、逆城逆城 市化市化等等郊区城市化3030一一 7070, 较高较高7070以以 上,上,高高迅速迅速缓慢,甚缓慢,甚 至停滞至停滞快快继续继续 增大增大比较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异同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同迁移方向 人口、商业业和制造业业迁离市中心迁移原因 市中心的生存条件差

14、;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异迁移距离 距离近,郊区与城市 接壤迁往远远离城市的乡乡 村和小城镇镇 出现时现时 间间城市化进进程加速阶阶段 城市化进进程后期阶阶 段 城市人口 增增长长负负增长长知识延伸:世界城市化的几种模式从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 成四种模式。成四种模式。一、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 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发达国家在城 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二、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 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

15、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 村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村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 、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 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逆城市化不 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 次的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 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 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 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

16、,城 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 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三、虚假城市化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 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 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 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 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 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 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城市病”的的 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