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64642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信念-价值量表之修订(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焦點論文中庸信念價值量表之修訂 黃金蘭* 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林以正*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楊中芳*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 *通訊作者:黃金蘭(clhuangmail.ntust.edu.tw),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助理教授,106 台北市基隆路四段 43 號 本研究重新整編楊中芳與趙志裕(1997)的中庸實踐思維量表,並針對該量表在研究概念的過度複雜化、與社會讚許的關聯、迫選形式的疑慮,以及缺乏信效度等關鍵問題提供具體的改進與檢證。經因素分析刪題,且將兩類題組適當地合併成為迫選的評量形式之後,則成為一個具有穩定信效度的量表。本研究將新編九題之量表命名為中庸

2、信念價值量表。本研究結果顯示,此量表具有穩定的因素結構,可接受的內部一致性與再測信度,較不受社會讚許的影響,並且能夠穩定的預測華人身心適應程度。 關鍵詞:中庸,中庸信念價值量表,中庸實踐思維量表,迫選 本土心理學研究,2012年12月,第38期,第341頁 4本土心理學研究 楊中芳與趙志裕在1997年提出 中庸 心理學研究的構念化,將之作為以本土取徑研究心理學的一個嘗試。在該論文中,他們指出,中庸這個概念非但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楷模、士的自我修養目標,同時也是當代華人經常掛在嘴邊、但又屢屢引發爭議及詬病的概念,值得我們將之當作一個至今尚在使用的本土構念來進行研究,以理解現代華人社會人們生活的準則與

3、意義(楊中芳、趙志裕,1997)。 在楊、趙氏(1997)的構念化中,將中庸定義為一套指導人們在應對具體生活事件時,如何思考、抉擇及執行行動方案的後設認知思維體系。亦即,這套思維體系是指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人處事的一些思維方式。這一體系共包括八個主要的子構念:天人合一、兩極思維、後果思維、靜觀其變、不走極端、顧全大局、合情合理,及以退為進。依據中庸的原則,在天人合一與兩極思維的宇宙觀引導下,人們日常生活的行動基本上有四個重點:(1)實行自我約束,不隨一己情緒而採取即時行動(靜觀其變);(2)細查與顧及自己行動所可能涉及的所有其他人(顧全大局);(3)以自己行動之後果為選擇行動之重心(後果思

4、維):(4)使用以和為貴、合情合理、不走極端、以退為進等策略作為行事準則(恰如其分)。 根據此一構念化,楊、趙氏(1997)編製了一個中庸實踐思維量表,其中包括16項迫選題,分別測量了這八個子構念,每一個構念以兩個測題測量。在該量表中,每一個測題包括兩個陳述句,其一是中庸陳述句,另一為相對應的非中庸陳述句,其意義與相對應的中庸構念相反。研究參與者針對每個題組中的兩個陳述句,選擇一個較為贊同的題項,並評量其贊同程度。選擇中庸陳述句越多且評量越高者,具有中庸實踐思維越高。 5中庸信念價值量表的修訂這一量表編成之後,並沒有進行較正規的信、效度檢驗研究,最終也並沒有正式發表。然而由這一量表所引發的問題

5、及爭論卻延續了下來。由於該量表並未在構念化、編製及計量上提供清楚的資料,無法適當的引用,也因此無助於中庸研究的進展。 楊中芳與趙志裕(1997)的中庸實踐思維量表本身雖然沒有做過嚴謹的信、效度研究,趙志裕(2000)則曾對該量表大略精簡後,做過一個大型的信、效度研究。趙氏將楊、趙早先的中庸構念化略加修改,將之組合成三個主要部分:(1)以 和 為行動目標;(2)以認清複雜的相互關係為感知方式,包括顧全大局、兩極思維;(3)以執中為執行行動,即辭讓、避免偏激。根據此構念化,他將原量表測題精簡為14題,部分的陳述句也略做修改,在五個華人居住的地區,包括新加坡、台灣、香港、廣州、天津,施測2,013人

6、。其樣本男女比率平均,年齡由18歲到84歲,在教育程度及職業方面跨幅也很大,是一個難得的大樣本研究。 趙志裕(2000)的研究結果指出,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的平均數為 .71(五個地區之分布由 .62 到 .73)。在效度部分,趙氏用了三個量表:儒家價值量表、社會讚許(測謊)量表,及自我意識(包括公我及私我兩個子量表)來檢驗中庸實踐思維量表的效度。結果發現中庸與儒家傳統道德價值及私我意識有正相關;與公我意識及社會讚許無顯著相關。趙氏也將該量表進行了因素分析,得到一個比較大的因子,解釋的平均變異量為21%。其餘尚有兩個較小因子,各自解釋了8.5% 與7.3% 的平均變異量。這一結果說明原量表八

7、個子構念的編製目標並非相互獨立,但趙氏在他的研究中也沒有針對這三個因子進行單獨計分與分析。 儘管趙志裕(2000)的研究確認中庸實踐思維量表在五個華人社區可以得到相當穩定的結果,顯示它具有本土的適用性。但6本土心理學研究 該修訂量表在台灣卻未受到廣泛的重視與使用,相關研究者對於其適用性恐怕仍有所保留,尤其是該量表採用迫選評量的方式,而非常用的單敘述評量,其有效性與必要性也需進一步檢證。作者們認為不論是楊中芳與趙志裕(1997)或趙志裕(2000)的中庸實踐思維量表仍有以下一些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加以澄清與檢證。本研究的重點則是將這些現有的問題進一步的澄清、解除或減緩,並重新修訂該量表。儘管趙氏在其

8、研究中僅使用了14題,然而卻沒有指出他刪除其中兩題的原因。基於此,作者們認為,既然是重新檢驗編製的過程,仍宜以最原始的16題量表作為基礎較為適宜。因此以下的討論,將以楊中芳與趙志裕(1997)的16題量表為主。 一、中庸實踐思維量表待解決的問題 (一)構念化的問題 楊中芳與趙志裕(1997)的中庸實踐思維量表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它概括的子構念過多、內容過廣;而且這些子構念所涉及的思維層次各不相同,有些與哲學層次的思維方式有關(例如,天人合一、兩極思維),有些則與具體做人處事的信念與價值觀有關(例如,不走極端、靜觀其變)。這些屬於不同思維層次的構念放在同一個量表中,並加總得分成一個中庸總分,容易

9、有過於籠統、失去焦點的疑慮。拿它作為一個研究工具,用於與人們具體的處世行為或與其他構念求取關聯時,可能會造成研究結果的不穩定。由於該量表所包括的八個構念都可以各自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構念,可各自與處世行為中的某一特定面向有關聯,但採用總分來求相關時,其效果卻可能會互相稀釋。但若是分別編製量表,又太過7中庸信念價值量表的修訂於複雜,難以統整在一個中庸的概念之下。 作者們認為在發展中庸研究之初,建立一個具有中庸核心概念的量表,得到一個單一的中庸思維指標,讓研究者樂於使用,將有助於相關研究之推動。有鑑於楊中芳(2008,2010)曾將其對中庸實踐思維體系的構念化進行大幅的增補與細化,中庸實踐思維量表的內

10、容已經不足以涵蓋這一體系的整體構想,僅適用於測量其構念圖生活哲學的層次中,與中庸信念及價值觀相關的部分,故本研究擬將之更精確的命名為中庸信念價值量表。但需要強調的是,本研究修訂此一研究工具並非以由上而下的方式,再從定義著手重新編修題目,而是採取由下而上的方法,將現有的題目透過統計方式將其淨化、純化,以匯聚出一個中庸信念價值的核心構念。本研究目的既然是要用一個量表與其總分作為一個單一的中庸指標,那就有必要將這一量表的題項進行因素分析,檢驗其測量中庸的總體構念之聚斂程度。而在這個因素分析的過程中,也可能必須放棄原本部分的構念,以因素分析的結果來對原量表進行某種程度的淨化與 簡化 ,令其成為一個單一

11、的 中庸指標。本文最後在綜合討論中,進一步申論此修訂之量表最後測量的核心構念之組成。 (二)測題編製的問題 中庸實踐思維量表的第二個問題則與其編製特點有關。前面提過原編者採用的是迫選題的形式,每題有一個符合中庸的陳述句,另一個是相對應非中庸的陳述句。但是同一題組的兩個陳述句是否具有相對立的指涉,也可能會影響作答時的效度。雖然原本編製時的理念是,作答者可以對兩者都贊同或不贊同,只要是他或她覺得對兩者中之一個更贊同或更不贊同就足夠測出區8本土心理學研究 辨性。然而實際上若兩者同為作答者所贊同或不贊同,那麼當它們的正相關太高時,選擇其中之一與選擇另外一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度。為此,在選題時應具體地

12、檢查同一題組的兩個陳述句彼此間不宜有過高的正相關。在檢驗方法上則有必要把這16個迫選題打散為32個獨立的題項,檢驗在個別評量後它們之間的相關是否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另一個採用迫選形式的主要原因是,楊、趙氏原量表之編製是在西化程度相當高的香港開始的,中庸所代表的傳統思維方式與殖民地色彩濃厚的西化思維習慣可能共存在人們心中。若將兩者對應呈現,並強迫作答者在兩者中間選一個,比較能夠呈現出孰重孰輕。也就是說,迫選形式應有拉開差距的效果。但此一假設是否為真,是需要實徵的檢驗。 (三)社會讚許的問題 謙讓、平和、圓滿這些典型的東方價值一直在華人社會中具有高度的評價。由於涵蓋這些價值的中庸理念是一個華人文

13、化的核心,也是一般人生活中耳熟能詳的理念,因此,一般而言應該也與人們所讚許的想法接近。若個別單獨由研究參與者對其中庸程度做評量,勢必會深受社會讚許的影響。亦即,人們會覺得照大家都認為是好的方向作答是比較穩當的,而中庸思維正可能是作答者會認為是 大家都認為是好的想法。此外,考量堅強、果決、當機立斷等同樣是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所被讚許的價值,但是又與中庸的原則相反,因此若採用迫選形式作答,是否符合社會價值應無法決定作答,作答者考量的專注點將轉為中庸與否,如此應會使社會讚許偏差減少。楊、趙氏(1997)在編製原題時,雖然也曾考慮過這個問題,並將與社會讚許相關過高的題項刪除,但是否已經排9中庸信念價值量表

14、的修訂除了社會讚許的影響,則缺乏具體的檢證。趙志裕(2000)的研究確實見到他的修訂版與社會讚許分數沒有顯著相關。但是,完全沒有相關卻又可能違反中庸是一個文化核心價值的理念,因此本研究認為中庸與社會讚許的相關程度應具有低程度相關。但以上的論述也仍需實徵的考驗。 (四)效標的問題 在趙志裕(2000)的研究中使用了儒家傳統價值與公私我意識作為中庸效度考驗的指標,但是使用這兩個指標是否合宜仍值得商榷。就儒家傳統價值量表來說,這並非是一個嚴謹建構且被廣泛使用的測量,而公私我意識與中庸的關聯則缺乏堅韌的理論基礎。高中庸者雖然對於自身內在的狀態應具有清晰感,但是對於外在的圓融也應該非常重視,因此並不能推

15、論高中庸者僅為高私我意識者。 本研究假設,既然中庸是一個應對具體生活事件時,如何思考、抉擇及執行行動方案的後設認知思維體系,那麼高中庸者就應該在具體的生活世界中具有較佳的適應性。因此,本研究預測中庸應與生活滿意度有正相關,甚至與更具本土性的正向適應指標,如華人幸福感與安適幸福感,有穩定的正相關。中庸除了對正向適應指標具有顯著的預測力之外,作者們也預期中庸對於負向情緒調節應具有顯著的助益。因此除了憂鬱的程度較低之外,由於高中庸者具有執兩用中的特性,因此其感受到陷落受困的感受也相對較低。此外,由於中庸根基於儒家的傳統價值,是與華人文化深刻結合的信念與思維,因此相依我的文化取向以及與東方文化強調的低

16、激發正向情緒也應與中庸有顯著的正相關。在同時效度的部分,本研究擬採用吳佳煇與林以正(2005)所編製的中庸量表,但由於該量表的陳述句都是用我為主詞,代表其測量的是人們在中庸實踐過10本土心理學研究 程中的經驗評量,與本研究所編製之量表關注的是信念與價值的部分仍有所不同,因此預測兩者應只有中度的相關。 二、研究一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三:針對楊、趙氏(1997)編製的中庸實踐思維量表確定迫選題確實為適合本量表的形式;進行因素分析與選題;以及進行初步的信度與效度分析。 針對迫選形式來呈現測題是否較適合中庸測量的檢驗,作者們認為可以下列三項指標來考驗:(1)拉開兩個陳述句的評定差距。由於以並列迫選呈現的形式,參與者必須選擇較為贊成的一方,並且相對的較不贊成另一陳述句,使得對兩者的贊成差距度比個別呈現的評量差距度更大;(2)同一並列迫選呈現的兩個陳述句的負相關變大。由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