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464604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8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LECTRIC POWER IT解决方案662 0 0 9 年第卷第期 ELECTRIC POWER IT0引言根据精细化的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如何合理地安排、协调、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员工所做的贡献进行有效分析管理,是供电企业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以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传统的考勤管理模式下,各个部门将本部门上月的考勤情况经审核后上报人事部门,记录的内容仅包括是否缺勤、缺勤天数等,缺乏在勤时的工作地点、工作情况等基本信息。同时地区供电企业涉及地域广、工作内容多种多样,如何精细化人事考勤管理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迫

2、切需要设计一套具有电力企业生产及管理特点的考勤信息管理系统。1系统设计的总体框架及数据库结构1 . 1 设计思想根据电力企业工区、变电站、供电所多种形式并存的特点和需求调研,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模块化系统协调设计,各子系统功能有机结合,公共部分统一设计开发;采用A g e n t 模型,各子系统有独立的数据集和功能集,按照电力专家系统的概念去构造。(2 )采用软件进化思想,参数设置、报表生成、数据加工方法、信息流转规则等可以由用户在业务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充分考虑企业、信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3 )紧密结合业务,按照E R P 模型对各业务部门

3、进行信息集摘 要:针对电力企业业务量大、变电站工区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考勤分为员工、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三大要素,套件由有某种联系的某些材料组成,实现了对员工考勤由微观到宏观的转变,方便了计算与核查,并有效防止了记录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编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人性化设计与日常使用情况相符,减少了操作员操作失误;采用可伸展图标结构,使查询使用更加直观,方便了对各种对象的定位,简化了使用方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关键词: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面向对象潘敬东1,杨 静1,盛慧慧2(.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 1 0 0 0 5 3

4、;. 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 1 0 0 0 3 1 )电力企业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ELECTRIC POWER IT解决方案672 0 0 9 年第卷第期 ELECTRIC POWER IT成,优化信息传输途径,提高信息质量,深化和细化企业资源管理,为人事决策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支持,可以根据需要网络化或单机化。1 . 2 设计总体框架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给二次开发打下基础。考虑到电力企业各部门分工的不同,系统包含可自定义的运行单元及其他公用模块,运行单元包括工作和辅助模块;公用模块包括员工模块、地点模块、流程模块、用户模块、备份模块及帮助模块。员工模块、地点模块及流程模块根据电

5、力企业管理类型的不同由几个特定的子系统管理(见图1 )。子系统专门管理与本子系统相关的员工、地点及流程,例如:线路工程子系统专门管理与线路工作相关的人员、地点和流程;变电工程子系统专门管理与变电工作相关的人员、地点和流程;供电工程子系统专门管理与供电工作相关的人员、地点和流程(图1 中虚框表示此模块可自定义修改)。2 系统组件功能及实现2 . 1 模块组件功能2 . 1 . 1 员工模块员工库的维护工作包括员工的新建、删除、修改、保存、报表生成及打印。与其相关的模块有:地点模块、流程模块、用户模块、工作模块,其关系如图所示。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创建一个新工作,新工作包括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所属

6、的类别。工作属性包括名称、创建人、类别、流程、创建时间、负责人、负责单位、计划时间、资金、线路号、负荷容量、编号、方案、打印信息和审批信息等。一部分工作属性是系统生成的,例如创建人、创建时间、审批信息等。2 . 1 . 2 地点模块地点库的维护工作包括工作地点的新建、删除、修改、保存。与其相关的模块有工作模块、流程模块、用户模块、安全模块,其关系如图所示。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创建一个新地点,新地点可以包括若干地点。地点属性包括名称、说明、创建人等。2 . 1 . 3 流程模块流程库的维护工作包括工作流程新建、删除、修改、保存。一个工作对应特定的流程,流程决定了工作需要经过的人员及次序。流程的各个环

7、节都具有灵活性,因此流程应可自定义,但是特定的流程人员和次序是一定的,次序在编辑人员时由程序自动生成。2 . 1 . 4 备份模块备份模块用来备份完结的考勤和复查历史考勤,进行历史考勤的统计。查阅历史考勤应尽量方便快捷,系统实现了按时间范围、工程类别查询考勤某些特定属性的功能。2 . 1 . 5 用户与安全模块用户模块用来处理用户库的维护工作,包括用户的新建、删除、修改、保存。与其相关的模块主要有工作模块、流程模块、安全模块。用户属性包括名称、所在部门、密码、所在运行单元。用户权限可自定义,但权限内容是确定的。安全模块主要是用户权限管理,包括以下权限。(1 )查看,包括:查看工作、查看地点、查

8、看流程、查看用户。(2 )修改,包括:修改工作、删除工作、修改地点、修改用户、修改流程。(3 )审批,主要指决定权。(4 )打印,包括:打印权和修改打印权。(5 )类别操作,包括:线路工程操作权、工具工程操作权、变电工程操作权。用户与权限的关系如图4 所示,用户和权限管理由系统管理员来操作。ELECTRIC POWER IT解决方案682 0 0 9 年第卷第期 ELECTRIC POWER IT2 . 1 . 6 在线帮助模块和辅助模块软件的使用帮助信息包括: 系统使用的环境、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考虑到考勤新建及审批过程中的交流问题,系统添加了在线信息服务,用户之间可以发送消息,也可以群发

9、,支持脱机留言。例如当员工新建了一个工作地点时,可以通知那些需要的用户。2 . 2 系统实现2 . 2 . 1 基类及其衍生类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基类的属性、方法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对程序的通用性、扩展性等有直接的影响。系统的基类主要有基础类、基础聚类、基础条目类、基础条目聚类。基础类包括工作、地点、用户、流程的公共属性及方法。公共属性包括序号、名称、单位、类型等基本属性、图标结构位置、节点等界面属性、类所属聚集类和类所包括条目聚集类等应用属性。方法包括实现赋值操作、显示类别内容、显示包含条目内容、更新对象路径、实现图标点击移动、显示当前对象图标内容、修改对象名称、链接对象图标、对象初始

10、化和对象操作权限等公共方法。工作类等基础衍生类拥有各自的特定属性和方法。例如用户类的密码属性及密码编辑方法等。基础聚集类是一组基础类,它主要包括读取和保存,读取包括数据读取、特定对象读取、备份库读取等。保存包括数据库保存和单个对象保存等。工作聚集类等基础衍生类拥有各自的特定方法,如工作聚集类的删除工作对象方法等。基础条目类主要有序号、类型、数量、对象所属衍生对象4 个属性。其中序号用来排序,类型是对象衍生类的类型,数量是指所属衍生对象包含对象的个数。基础条目聚集类是一组基础条目类,主要有条目数量、增加条目、删除条目、查找条目3 个方法。基础条目类和基础条目聚集类没有衍生类,所有基础衍生类的从属

11、关系都由条目类和条目聚集类来实现,例如一个工作A 包括工作地点B 和C ,那么工程A 的条目聚集包括个条目,序号自动生成,类型是工作地点,数量是个,对象所属衍生对象就是具体的地点B 和C 。2 . 2 . 2 图标结构图标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1 ) 可以方便地定位查找指定项目;( 2 ) 层次分明,各层关系明确;( 3 ) 操作方便,形象直观;( 4 ) 通过图标节点控制有效减少网络数据,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特别适合于项目层次结构分明,项目数据众多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系统工作、地点、流程、用户和权限各有一个操作界面,这不仅为权限实现提供了方便,而且由于程序初始化加载时不用对全部节点进行处理

12、,加快了系统运行速度,减少了数据交换,从而提高了运行质量。2 . 2 . 3 人性化设计随着W i n d o w s 的普及,广大用户习惯了微软的操作方式,为了使系统更快地被用户接受,减少因操作不同产生的错误,本系统操作习惯与W i n d o w s 基本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O f f i c e 式的菜单栏。根据类型的不同,系统菜单栏有工程、套件、材料、流程和用户类操作,每个类操作都能在相应的菜单下实现,还有查看、打印和帮助个常用栏。(2 )快捷键的使用。系统借鉴微软I E 的前进、后退快捷键和O f f i c e 的保存等快捷键,使系统使用方便快捷。(3 )系统最重

13、要的操作是考勤的建立,工作和地点是考勤的主要内容,所以相关的编辑操作很重要。除了工作和地点间正常的复制粘贴等操作外,系统还实现了工作和地点间的拖拽操作,形象直观。3 实际运行情况运行系统使用D e l p h i 7 . 0 编写,数据库采用S Q L S e r v e r 2 0 0 0关系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 i n d o w s 2 0 0 0 S e r v e r ,客户端操作系统采用W i n d o w s X P ,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用电力系统已有的内部网。某电力公司2 0 0 6 年开始使用系统单机版,在使用过程中极大地简化了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减轻了劳

14、动强度。系统后经扩展为网络版,网络版的改进基于单机版,虽然某些功能不是很完善,但基本满足了当时业务的需要。随着使用部门的增多,其缺点逐步显现出来,如由于人员过多,分类不明确,使ELECTRIC POWER IT解决方案692 0 0 9 年第卷第期 ELECTRIC POWER IT作者简介:系统变慢,业务流程化管理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等。2 0 0 7 年系统进行了二次升级( 本 文 所 述 为 升 级 后 的 系 统 设计),在保持原有系统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司部门的分类,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可以自定义,提高自动化程度,大大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浪费,实现了多种考勤统计方法的统一应用。

15、二次开发时间很短,这得益于系统良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系统使用至今不断完善,成为该企业不可缺少的考勤管理工具,并已在其他电力公司进行推广。潘敬东(1 9 6 7 - ),男,江苏常州人,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从事输变电生产运行管理工作;杨 静(1 9 8 1 - ),男,山西芮城人,工程师,从事输变电可靠性管理及输电系统运行方面的研究工作;盛慧慧( 1 9 8 2 - ) ,女,安徽青阳人,工程师,从事电力营销及配电网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4 结语(1 )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2 )W i n d o w s 操作方式使操作人员易于使用,减少误操作

16、带来的不便。(3 )系统应用主要分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三者相互关联又有其灵活性,使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4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参考文献: 1 冀振燕U M L 系统分析设计与应用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0 0 3 2 毛 ,孟祥文,王淑芳,等D e l p h i 5 数据库开发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0 责任编辑 张钦芝 收稿日期:2 0 0 8 - 1 0 - 0 9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近日签署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标志着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3 T N e t ) ”正式启动大规模应用建设。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被看作是中国下一代“信息高速公路”。签署协议书旨在综合集成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等相关核心技术成果,自主发展和建设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使之成为以“三网( 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 融合”为基本特征、满足现代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等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