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463392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33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9南京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起源于 1902 年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商科;1952 年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经济和管理学科调整到其他院校;1978 年南京大学恢复经济学系,1986 年成立企业管理系,在此基础上,于 1988 年成立南京大学商学院。自成立以来,南京大学商学院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充分发挥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群的整体优势,商学院于 2006 年 9月分设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五个系;下设企业战略研究所、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修中心、市场研究与咨

2、询中心、中国直销研究中心、中国审计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目前,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四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即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工商管理(1998) ;一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2003) ;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企业管理(1993) 、会计学(2003) 、技术经济及管理(2004)和人力资源管理(2005) ;五个硕士点:企业管理(1990) 、会计学(1994) 、MBA(1994) 、EMBA(2002) 、MPAcc(2004) ;以及工商管理(1985) 、会计学(1993) 、财务管理(1999) 、电子商务(2001) 、市场营销(2003)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

3、企业管理为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二、学院本科教学目标和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管理学院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理念,贯彻“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引领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思路(二)培养思路 为实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提出本科教学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注重实践,引领创新”为人才培养思路, 加强本科通识教育平台建设, 推

4、进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贯通,提高学生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同时,通过课堂实验、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推进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001、课程体系 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课程由四个部分构成: (1)通识通修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新生研讨课、思想政治

5、课、军事技能课和分层次通修等课程; (2)专业课程,由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两部分组成; (3)选修课程,包括学科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等课程; (4)毕业论文/设计。 图图 1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2、培养路径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院本科生培养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其中大类阶段的学生按管理大类统一招生和培养,不分专业,该阶段主要学习通识通修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在大类培养完成后,通过专业分流转入专业培养阶段,该阶段由各专业所在系负责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培养完成后进入多元培养阶段,该阶段由学生自主确定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个性化课

6、程,最终将自己塑造成为专业学术类人才、交叉复合类人才或就业创业类人才。学校通识通修课程学校通识通修课程 数学 英语 计算机 管理学院学科平台课管理学院学科平台课 管理学 会计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 学科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 跨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第二课堂 综合技能培养 选修课选修课 101图图 2 培养阶段培养阶段 3、学分要求 我院各本科专业按 4 年学制设置课程及分配学分,修满并取得 150 学分,并满足其他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并授权学士学位,其中: (1)通识通修课:通识教育课 14 学分,思想政治课 15 学分,军事技能课 3 学分,分层次通修课 34

7、 学分,合计 66 学分。 (2)学科专业课 40 学分左右:学科平台课 15 学分,专业核心课 25 学分(不包括毕业专业准入先修课程专业准入先修课程 通识通修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 以通识通修课程为主 大类培养阶段 专业 选择 专业准出课程专业准出课程 部分通识通修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以平台课、核心课为主 专业培养阶段 类别 选择 专业学术型专业学术型 专业核心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选修课 科研训练 多元培养阶段 交叉复合型交叉复合型 跨专业核心课 跨专业选修课 科研训练 就业创业型就业创业型 开放选修课 就业创业训练 实习实践 本专业 学位本专业 学位 本专业 学位本专业 学位

8、本专业或跨 专业学位本专业或跨 专业学位 本专业 升学本专业 升学 本专业就 业创业本专业就 业创业 跨专业升学或 就业创业跨专业升学或 就业创业 毕业生主要去向 102论文/设计) ,合计 40 学分。 (3)开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选修课以及其他选修课不少于 36 学分。 (4)毕业论文/毕业设计:8 个学分 (三)专业分流机制(三)专业分流机制 通过专业分流,实现学生从大类培养进入专业培养。 1、分流原则 学院成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各系教学主任参加的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院各专业分流办法,审核申请分流者的资格和条件,组织专业分流考核等工作。所有工作应

9、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审核和考核的原则。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并加强分流指导,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实施分类指导。 2、分流时间 我院本科生各专业分流时间统一为大学第 2 学期期末。 3、分流条件 对某专业有较浓的兴趣或志向,并满足我院“专业准入标准”的学生。 4、分流程序 (1)组织分流宣传及引导 新生入学时向我院学生发放学习指导手册,为学生指定学习导师,以在专业分流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引导,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全校公布专业分流办法。 (2)公布开放课信息 专业分流前,我院的学科平台课对院外开放,但每门课程接受院外的学生数不得超过 20人;专业分流后,我院的各专业核心课、专业选

10、修课均对院内外开放,但每门课程接受本专业以外的学生数不得超过 20 人。 (3)填报专业志愿 分流申请人,每人可填报两个专业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 。 (4)审核及考核 做好先修课程的审核工作,确保所有申请人都符合我院专业分流准入标准。未达到我院专业分流准入标准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出,转往其他院系的所在专业;也可以待符合我院专业分流准入标准时,参加下一年级的专业分流。 (5)排序 按院内和院外申请者的学分绩分别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6)确定接收名单 先第一志愿所在专业按照申请者的学分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接收名单。 第一志愿名额多出的学生转往第二志愿所报专业,第一志愿接收不足的专业从第二志愿申

11、请者中按学分绩由高往低选择。 落选的同学,或由管理学院在院内各专业之间进行调剂,或自己向院外其他专业申请分流。 103(7)公示分流结果 在分流工作完成后及时将各专业分流依据及名单向全校公示,并将相关材料报送学校教务处备案。 5、学分计算:院内学生的学分绩的计算范围为大学第一和第二两学期所学课程的平均学分绩。 6、名额分配:院内各专业分流名额原则上以近三年我院本科各专业招生数(其中人力资源专业以 2008 年招生数代替)为基础按比例分配确定(不足一人的四舍五入) ,同时为体现本次学校的精神,院内第一志愿申请人数居前 50%的专业的接收名额可向上浮动 10%,但合计接收学生数不得超过该专业第一志

12、愿申请人数。 我院近三年各专业招生数占全院的比例为:工商管理 24%,会计 12%,财务管理 12%,营销 18%,电商 15%,人力资源 12%。 (四)专业准入和准出标准(四)专业准入和准出标准 1、专业准入标准 院内申请参加我院专业分流的学生必须完整学习过我院该年级已经开设的如下课程: (1)分层次通修课:第一层次的微积分 、 微积分 、 线性代数 ,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层次一和层次二的大学英语 ,层次二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层次一的大学计算机应用 。 (2)管理学科平台课:管理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统计学。 2、专业准出标准 申请参加我院专业准出的学生必须完整学习过

13、我院该年级已经开设的如下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 (1)通修类课程:第一层次的微积分 、 微积分 、 线性代数 ,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层次一和层次二的大学英语 ,层次二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层次一的大学计算机应用 。 (2)学科平台课:管理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 (3)专业核心课:转出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 专业核心课 工商管理 (1)生产运作管理,(2)公司理财,(3)人力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5)组织行为学,(6)国际企业管理,(7)企业战略管理,(8)市场营销学,(9)管理学与经济学前沿,(10)管理学经典著作研讨 会计 (1)财务会计,(2)高

14、级财务会计,(3)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5)审计, (6)财务管理,(7)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控制,(8)实务训练 财务管理 (1)财务会计,(2)财务管理原理,(3)中级财务管理,(4)高级财务管理,(5)投资学,(6)税务筹划,(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企业风险管理 市场营销 (1)市场营销,(2)国际市场营销,(3)现代广告学,(4)市场营销调研,(5)服务营销,(6)104消费者行为学,(7)客户关系管理,(8)营销渠道,(9)营销策划,(10)销售管理 电子商务 (1)程序设计,(2)数据库系统,(3)网络与通讯,(4)电子商务,(5) 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6)网络营销与 C

15、RM,(7)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8)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2)组织行为学,(3)公司理财,(4)企业战略管理,(5)绩效与薪酬管理,(6)培训与开发管理,(7)人才测评与招聘管理,(8)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9)劳动关系学,(10)管理学与经济学前沿 (4)毕业论文:可在院内跨专业选题、答辩。 (五)多元培养分流机制(五)多元培养分流机制 在达到“专业转出标准”前提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自主确定培养目标,自主选择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课程,在完成所有应修学分并满足其他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其中: 1、本专业学术类人才需选修专业选修课、学科选修课,至少参加一

16、次学校的 5.20 论文比赛,在取得我院的研究生免试资格后各系为其指定指导教师; 2、跨专业学术类人才需选修跨专业核心课、跨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 3、就业创业类人才需在第二课堂中加强社会实践,参加毕业实习,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和案例大赛。 (六)跨院分流(六)跨院分流 1、接受人数:院外分流转入我院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我院该年级学生总人数的15%。 2、接受条件:要求大学数学和大学英语成绩优秀,且至少完整修过两门我院学科平台课,并取得相应学分。 3、分流考核:由我院组织相关课程的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符合专业准入标准的接受名单。具体各专业分流参照第三款第 6 条院内专业分流名额分配办法。笔试内容为我院五门学科平台课的基础知识。分流考核成绩仅作为专业分流的评价依据,并非免修相应课程和取得其学分的依据。未完整修过的学科平台课和通识通修课,分流转入后还需修学。 (七)推荐免试各专业研究生要求(七)推荐免试各专业研究生要求 各专业推荐免试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