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1486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定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2. 分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1) 、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3、钢筋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的主要原因1) 、粘结力: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从面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变形、共同受力。2)、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胀系数相近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较大的相对变形造成的粘结破坏。3) 、防锈混凝土包裹钢筋,

2、防止钢筋锈蚀,耐久性好。4、在设计和施工中,钢筋的端部要留有一定的锚固长度,有的还要做弯钩,以保证可靠地锚固,防止钢筋受力后被拔出或产生较大的滑移;钢筋的布置和数量应由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点:(1) 取材容易: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易于就地取材。另外,还可有效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 (2) 合理用材: 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地发挥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 与钢结构相比,可以降低造价。(3) 耐久性:密实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由于钢筋被混凝土包裹,不易锈蚀,维修费用也很少,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较好。(4) 耐火性:混凝土包裹在钢筋外面, 火灾时钢筋不

3、会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 与裸露的木结构、 钢结构相比耐火性要好(5)可模性:根据需要,可以较容易地浇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6) 整体性:整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有利于抗震、抵抗振动和爆炸冲击波。2. 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1) 自身重力较大: 这对大跨度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以及抗震不利, 也给运输和施工吊装带来困难。(2) 抗裂性较差: 受拉和受弯等构件在正常使用时往往带裂缝工作, 对一些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宽度有严格限制的结构,要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提高工程造价。(3) 隔热隔声性能也较差。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由于采用高强材料比

4、钢筋混凝土轻巧,自重减轻使之在使用阶段不出现拉应力,避免在腐蚀条件下的侵蚀,还能很好的将部件装配成整体构件,缺点是由于使用高强材料造价2高,施工工序复杂,还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施工,还要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预应力上拱度不易控制。开工费用大,对于跨径小,构件少的工程成本高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定的方法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规定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在(20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 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为 N/mm2。2. 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ft3、复

5、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1) 双向受拉:抗压降低,抗拉不变。(2) 双向受压:强度提高。(3) 拉-压状态:混凝土的强度均低于单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4、混 凝 土 的 变 形(1)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关系曲线)1) 上升段(OC) ,又可分为三段:OA 段 (0.3fc 0.4fc ):从加载至 A 点为第 1 阶段,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应力一应变关系接近直线,称 A 点为比例极限点;AB 段 (0.3fc0.8fc ):超过 A 点,进人裂缝稳定扩展的第 2 阶段,混凝土的变形为弹塑性变形,临界点 B 的应力可以作为长期抗压强度的依据;BC 段 (0.8fc1.0fc

6、):裂缝快速发展的不稳定状态直至峰点 C,这一阶段为第 3 阶段,这时的峰值应力max 通常作为混凝土棱柱体的抗压强度 fc,相应的应变称为峰值应变0,其值在0.00150.0025 之间波动,通常取0=0.002。2) 下降段(CE) :在峰值应力以后,混凝土强度并不完全消失,随着应力的减小,应变仍然增加,曲线下降坡度较陡,混凝土表面裂缝逐渐贯通。3)收敛段:在反弯点 D 之后,应力下降速率减慢,趋于稳定的残余应力。表面纵向裂缝把混凝土陵柱分成若干个小柱,外载力有裂缝处的摩擦咬合力及小柱的残余应力所承受。(2). 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徐变)1)徐变的概念3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

7、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2) 线性徐变和非线性徐变混凝土的徐变与混凝土的应力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力越大徐变也越大, 随着混凝土应力的增加,混凝土徐变将发生不同的情况:1) 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c0.5fc 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曲线接近等间距分布,这种情况称为线性徐变。2) 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c0.5fc 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变形比应力增长要快,称为非线性徐变。一般地, 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取(0.750.8)fc。热轧钢筋根据其力学指标的高低,分为以下四个种类:HPB235 级(级,符号)HRB

8、335 级(级,符号)HRB400 级(级,符号)RRB400 级(余热处理级,符号)级钢筋的强度最低,级钢筋的次之,级钢筋的最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优先采用 HRB400 级钢筋。第二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二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结构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这三者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 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者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9、。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后,结构或构件就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如:(1)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2) 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3) 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4) 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5)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中某项规定限度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就不能保证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例如:4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3、影响正常使用的震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使结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 ,分直

10、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结构抗力是指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作用效应 S 是指结果对所收作用的反应。结果抗力 R 是指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结构设计的三种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 适筋破坏形态(minb) 塑性破坏其特点是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混凝土随后压碎。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由于钢筋要经历较大的塑性变形,随之引起裂缝急剧开展和梁挠度的激增,它将给人以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2. 超筋破坏形态( b )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但此时梁已告破坏。钢

11、筋在梁破坏前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裂缝开展不宽,延伸不高,梁的挠度亦不大,总之,它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突然破坏,故属于脆性破坏类型。3,少筋破坏形态(min)其特点是受拉区混混凝土一裂就环。破坏始自受拉区混凝土拉裂,少筋梁一旦开裂,受拉钢筋立即达到屈服强度,有时可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人强化阶段,在个别情况下,钢筋甚至可能被拉断。少筋梁破坏时,裂缝往往只有一条,不仅开展宽度很大,且沿梁高延伸较高。同时它的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属于脆性破坏类型,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 定义: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 c 表示。(2)混

12、凝土保护层有三个作用: 保护纵向钢筋不被锈蚀(防锈) ; 在火灾等情况下,使钢筋的温度上升缓慢(防火) ; 使纵向钢筋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粘结力) 。在梁的受拉区配置受拉钢筋为单颈受弯构件,同时在梁的受压区配置受力钢筋为双颈受弯构件,作用的代表值为标准值,准永久值,频遇值。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广义剪跨比 = M / Vho狭义剪跨比 = a / ho51. 无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形式1) 斜压破坏 1破坏特征: 混凝土被腹剪斜裂缝分割成若干个斜向短柱而压坏,破坏是突然发生的。多数发生在剪力大而弯矩小的区段,以及梁腹板很薄的 T 形截面或工字形截面梁内2) 剪压破坏

13、13破坏特征: 在剪弯区段的受拉区边缘先出现一些垂直裂缝,它们沿竖向延伸一小段长度后,就斜向延伸形成一些斜裂缝,而后又产生一条贯穿的较宽的主要斜裂缝,称为临界斜裂缝,临界斜裂缝出现后迅速延伸, 使斜截面剪压区的高度缩小, 最后导致剪压区的混凝土破坏, 使斜截面丧失承载力。属脆性破坏。3) 斜拉破坏 3破坏特征: 当垂直裂缝一出现,就迅速向受压区斜向伸展,斜截面承载力随之丧失。破坏荷载与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很接近,破坏过程急骤,破坏前梁变形亦小,具有很明显的脆性。2.腹筋的作用1,直接承担部分剪力,1,增加纵筋的肖栓作用,2,抑制斜裂缝的的开展。4混凝土强度斜截面破坏是因混凝土到达极限强度而发生的

14、,故混凝土的强度对梁的受剪承载力影响很大。斜压破坏 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斜拉破坏 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剪压破坏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则居于上述两者之间上限值是防止截面最小尺寸发生斜压破坏,下限值是按要求配置箍筋,防止發生斜拉破壞。剪力的最大值是距支座 h/2 处,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 60%,0.6V ,弯起钢筋承担 40%,0.4V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弯起点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0.5h0,也即弯起点应在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以外,大于或等于 0.5h0处五五. .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受扭破坏形态(1) 适筋破坏:对于正常配筋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构

15、件,在扭矩作用下,纵筋和箍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被压碎。属延性破坏。 称为适筋受扭构件。(2) 部分超筋破坏: 纵筋和箍筋不匹配,两者配筋比率相差较大,则破坏时纵筋和箍筋只有一个屈服。也属延性破坏,但较适筋破坏的截面延性小。 称为部分超筋受扭构件。6(3) 超筋破坏:筋和箍筋配筋率都过高,纵筋和箍筋均不屈服,而混凝土先行压坏。属脆性破坏。 称为超筋受扭构件。(4) 少筋破坏:纵筋和箍筋配置均过少,受扭一裂就坏。属脆性破坏。 称为少筋受扭构件。六六.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纵筋的作用是提高柱的承载力,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防止因偶然偏心产生的破坏,改善破坏

16、时构件的延性和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箍筋能与纵筋形成骨架,并防止纵筋受力后外凸。普通箍筋柱1.破坏形态根据长细比的不同分为短柱和长柱1).短柱:当轴向力 P 达到破坏荷载的 90%左右时,柱中部四周混凝土表面出现纵向裂缝,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剥落, 最后是箍筋间的纵向钢筋发生屈曲, 向外鼓出, 混凝土被压碎而整个实验柱破坏。2).长柱:破坏时,凹侧的混凝土首先被压碎,混凝土表面有纵向裂缝,纵向钢筋被压弯而向外鼓出,混凝土保护层脱落,凸侧则由受压突然转变为受拉,出现横向裂缝2. 稳定系数 考虑构件长细比增大的附加效应使构件承载力降低的计算系数 = Nl u/ Ns u 式中Nl u、Ns u 分别为长柱和短柱的承载力。1)稳定系数值主要和构件的长细比有关。2)受长期荷载作用的影响和荷载初偏心影响3. 承载力计算公式Nu0.9 (fcAfyAs)螺旋箍筋柱4. 当轴心受压构件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