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1475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 T U D Yo NS C R E E N I N G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P H O S P H A T E S o L U B I L I Z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P R o M O T I N GE F F E C TO FT H R E EP H o S P H A T ES O L U B I L I Z I N GB A C T E R I AF R O MR E DS O I LB yL i uW e ng a nS u p e r v i s e db yA s s o c i a

2、 t eP r o f C a oH u iA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u b m i t t e dt oN a n j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I nP a r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o f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M a s t e rD e g r e eC o m p l e t e di nM a y ,2 0 1 2C o m m e n c e m e n ti nJ u n e ,2 0 1 2原创性声明本人郑

3、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 需亲笔) 签名:久备沙卜年钼,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4、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嘭V(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 需亲笔) 签名:导师( 需亲笔) 签名:l,1 尹l 及一r枷lv 年钿7 日p1 1 - 年二月,日目录目录摘要IA B S T R A C T I符号与缩略语说明V I I1 j 自言1日青第一章文献综述31 土壤磷素概况31 1 磷素在农业生产中地位和分布31 2 土壤磷的形态31 3 土壤中各形态磷的有效性32 溶磷微生物的研究概况42 1 溶磷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42 2 红壤中溶磷微生物溶磷能力52 3 溶磷微生物对磷素的转化62 4 溶磷微生物溶磷机理的研究62 5 溶

5、磷微生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83 溶磷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93 1 存在的问题93 2 展望1 04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1 04 1 传统分类鉴定方法1 04 2B I O L O G 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1 14 31 6 Sr R N A 寡核苷酸的序列分析1 1参考文献1 2第二章溶磷菌的分离与筛选1 71 材料和方法1 71 1 实验区概况1 71 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1 81 3 常规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测定微生物数量1 8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1 4 菌液的制备。18l ,5 溶磷菌的分离与初筛。181 6 溶磷菌的复筛1 91

6、 7 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1 92 结果与分析1 92 1 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结构分析1 92 2 溶磷菌的分离和初筛2 02 3 溶磷菌的复筛2 23 讨 仑2 34 本章小结2 4参考文献2 5第三章三株高效溶磷菌的鉴定2 7第一节溶磷细菌C 5 A 的鉴定2 71 材料与方法2 71 1 供试细菌革兰氏染色2 71 3 生理生化试验测定项目及鉴定方法2 71 41 6 S r D N A 序列分析3 02 结果与分析312 1 革兰氏染色与运动性312 2 生理生化特征312 31 6 Sr D N A 序列分析结果3 2第二节溶磷真菌B 1 A 和B 1 C 的鉴定3 31 材料与方法3

7、31 1 供试真菌形态及分生孢子观察3 31 2 供试真菌的I T Sr D N A 分析3 42 结果与分析3 52 1 菌落形态及分生孢子观察结果一3 52 3 讨论3 84 本章小结3 8参考文献。3 8第四章溶磷菌对难溶性磷酸盐的溶磷特性的研究4 11 材料4 11 1 供试P 源4 1目录1 2 供试菌株4 11 3 碳、氮源4 11 4 有机酸4 12 方法4 22 1 菌株对磷酸铝和磷酸铁溶解特性的测定4 22 2 菌株对不同磷矿粉的溶磷效果4 22 3 菌株对磷矿粉溶解效果的测定4 22 4 不同碳氮源对溶磷菌溶磷量的影响4 22 5 不同氮源对发酵液中有机酸的影响4 22 6

8、 标准曲线的绘制4 33 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4 34 结果与分析4 34 1 菌株对磷酸铁的溶解特性4 34 2 菌株对磷酸铝的溶解特性4 54 3 菌株对磷矿粉溶解效果4 84 4 不同碳源、氮源对溶磷菌溶磷量的影响4 94 5p H 与溶磷量的关系5 04 6 不同氮源对有机酸产生的影响5 14 7 有机酸与溶磷量的关系5 15 讨论5 26 本章小结j 5 5参考文献。5 6第五章溶磷菌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5 91 材料5 91 1 菌株5 91 2 供试种子5 91 3 供试土壤5 91 4 供试用盆6 02 方法6 02 1 土壤处理6 02 2 菌液配制6 02 3 接种处理6 02 4 水分管理6 0三株红壤高效溶磷菌的分离、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对花生促生效应的研究2 5 植物样采集及处理6 0+ 2 6 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