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460747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惠州学院 2013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前言前言 惠州学院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广东省历史名城惠州市,是广东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本科大学。学院历史可追溯到 1946 年,其前身是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 1978 年, 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专科院校, 更名为 “惠阳师范专科学校” 。 1986年,惠阳师范专科学校与惠州教育学院实行联合办学。1989 年,与西北纺织学院惠州分院联合办学。1993 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惠阳师范专科学校、惠州教育学院、西北纺织学院惠州分院联合办学的基础上,成立专科层次的“惠州大学” 。2000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惠州学院” 。2004 年

2、 5 月,获得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2006 年 11 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工作是学院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的思想, 坚持质量立学、特色强学、人竞向学的办学理念,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紧紧围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加大与企业、 行业、 政府部门、 视野单位协同培养人才力度,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找到了一条符合我院实际的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

3、内涵式发展道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渐形成。 一、学院概况一、学院概况 学院占地总面积 170.87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32.80 万平方米,绿化面积 150.00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88%。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9479.29 万元, 实验室及数字语音室 104 个,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 2 个,省级教师教育综合技能培训中心 1 个,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129.91 万册。 在职教职工人数 1045 人,其中专任教师 796 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人,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19 人,

4、“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7 人,惠州市拔尖人才 20 人。 学院设有电子科学系、服装系、化学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系、旅游系、美术系、数学系、生命科学系、体育系、外语系、音乐系、中文系、政治法律系、教育科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 17 个系、部。设有东江文化研究院、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电子研究所等 17 个校级研究机构,与惠州市共建惠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惠州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惠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3 个研究机构。设有 47 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文、法、经、史、管、教育、艺术等十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 1 个,省级特色专业 4 个

5、,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 1 个。 升本以来,学院获得国家级项目 21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82 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奖 114 项,专利申请 159 项、专利授权 156 项,成果鉴定(验收)646 项;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 11 项,省级教改项目 17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7 项。 图图 1 1:校园风光:校园风光 图图 2 2:教学、科研获奖证书:教学、科研获奖证书 随着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等方面的逐步提升, 学院的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东西部学

6、校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项目实施先进单位、广东省高校综合治理先进学校、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惠州市产学研结合工作先进单位、 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 学院坚持视野国际化、服务区域化、办学特色化、培养应用化的治学方针,确立了“融入惠州,服务广东,辐射全国,树立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

7、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坚持“质量立学,特色强学,人竞向学”的办学理念, 实施人才强校、 特色发展、 内涵提升、 开放合作四大发展战略, 明确了 “以特色促内涵、以特色显个性、以特色树形象,构建起学院的五大特色体系,即特色学科体系、 特色国际化办学体系、 特色区域服务体系、 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特色教学管理体系, 逐步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整体影响力” 的特色办学目标。 (二)专业设置和调整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 学院设有 47 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文、法、经、史、管、教育、艺术共十个学科门类。 表表 1: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科 专业名称 专业数(个) 所占比例 (%

8、)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应用统计学 7 14.9 工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管理 12 25.5 农学 园林 1 2.1 文学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 5 10.7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 3 6.4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2.1 历史学 历史学 1 2.1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 行政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7 14.9 教育学 体育教

9、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学前教育 3 6.4 艺术学 美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7 14.9 (三)学生规模稳步增长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6453 人,比上一年增加 277 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5483 人,专科生 970 人,进修生 18 人。另外,成人教育现有夜大(业余)学生1671 人, 函授生 10599 人。 在校普通类本专科生中, 男生 6929 人, 比例为 44.75%,女生 8554 人,比例为 55.25%。 94.0%5.9%0.1%普通本科生 普通专科生 进修生图图 3:2012-2013 学年全日制在校生统计图学年

10、全日制在校生统计图 (四)生源质量继续稳步提高 2013 年,学院面向广东北京、上海、新疆等 2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共录取 4506 人(广东 3867 人,省外 639 人) ,超出计划 106 人,其中本科生 4295 人,专科生 211 人。省内招生计划全部在第一志愿中完成,普通类本科专业投档分数均高于省内同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其中文科类本科专业投档分数线为 558 分,高出同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546 分)12 分,理科类本科专业投档分数线为 529 分,高出同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576 分)13 分,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新生报到率为 97.67%,继续保持较高的报到

11、率。 表表 2:2013 年本科学年本科学生录取情况统计表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录取 批次 实际 录取 人数 性别 科类 地区 男生 女生 文科 理科 广东省内 广东省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二 A 4295 1888 44 2407 56 1776 41.4 2519 58.6 3656 85.1 639 14.9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三、师资与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强师工程” ,大力引进国内外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高层次

12、人才。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大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打造出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改革思路明确、教学质量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出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具有先进、开放教育教学理念和较高科研、教研水平的教师队伍。截止 2013 年 8 月 31 日,学院共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1 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15 个,校级教学名师 15 名,校级示范教师 5 名,有 30 名余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千百十工程”培养计划(其中省级培养对象 7 名)。本学年,学院资助 49 名教师到国外进行访学研修,选派 16 名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政府和

13、学科相关的科研机构挂职实践。 1师资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学院有专任教师 796 人,其中教授(正高)84 人,副教授(副高)186 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比例 10.6%、23.4%;博士 163 人,硕士 407 人,分别占在编专任教师比例 20.5%、51.1%。45 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比例为 62.3%,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具有较高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 52%23%11%5%9%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其他52%19%9% 20%博士 硕士 本科 其他图图 4:职称结构:职称结构 图图 5:学位结构学位结构 29%29%9%33%35岁及以下 36-45岁

14、 46-55岁 56岁及以上90%6%4%本校 外校(境内) 外校(境外)图图 6:年龄结构:年龄结构 图图 7:学缘结构:学缘结构 2生师比 随着学生数量的稳步增加,学院一方面加大高职称、高学历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聘请外教、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校教学名师参与我院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从而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本学年,学院折合在校生 18032.2 人,专任教师 796 人,外聘教师 198 人,折合教师总数为 895 人,生师比为 20.11。 3主讲教师全部持证上岗 学院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坚持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本学年,

15、共有 30 名新教师参加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岗前培训,取得了合格证书。目前,学院有主讲教师 796 人(不含兼职教师) ,其中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 796 人,比例为 100%。 4教授、副教授授课制度落实良好 学院在有关规章制度中明确要求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无特殊原因不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副教授,年终考核将被评为“不称职”等次。本学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为 100%。 10.3%89.7%教授授课门数 其他图图 8:2012-2013 学年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学年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 (二)年度财务预算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 学院坚

16、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积极筹措办学经费。通过财政拨款、教育收费、商业贷款、自筹经费等,缓解经费不足的问题并最大限度保证教学经费的投入。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时,学院领导明确要求新增经费优先用于教学投入。2012 年,学院获省、市财政拨款总额 15683.96 万元,较上一年增加 2529.74 万元;共投入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2284.69 万元;投入图书资料经费232.13 万元,新增教学仪器设备费 849.02 万元,保证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 表表 3:2012 年度年度教学经费投入情况统计表教学经费投入情况统计表 类别 经费(元)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22846935.81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15769.52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539.89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91.00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262.45 (三)教学设施能较好满足教学需要 学院在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校园校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