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_范嘉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459528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_范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_范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_范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_范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综合 2 0 1 0 年第 2 期 (中 )本文依据2 0 0 4 年美国T r e a d w a y 委员会颁布的C O S O 新报告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建立基于缺货风险的企业存货管理模型 的解释变量,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评价在存货管理中建立 E R M 体系对于企业缺货风险的控制所起的重要作用, 通过模拟仿 真探讨企业存货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将企业缺货风险控制于企业所 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一、研究设计(一 ) 存货风险管理风险因素设计原则具体有: 一是获取性 原则。 选择指标时, 首先应考虑该指标能否真正获取到, 可获取性原则是建立指标体系的关键。

2、 二是实用性原则。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 有助于企业准确地估测存货管理中的缺货风险。三是动态性原则。 存货具有时变性, 因此应注意选择能够灵敏反映存货变化趋势的指标,以便较好地估测相关存货获取风险变化情况。 四是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强的指标可以降低整个存货风险评价 计算的复杂程度, 同时提高整个体系最终综合评价的准确性。 (二 ) 存货风险控制解释变量在构建模型时, 本文着重从缺货风险出发, 基于E R M 体系构建的要点构建简单的存货风险管理 模型, 以期获得存货风险管理对于缺货风险的有效控制。(1 ) 内部环境。 企业应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掌握市场信息, 把握市场行情, 搞好预

3、测工作, 防范出现停工待料、 停业待货等事故。 其中的风险主要在于企业距供货点较远所需的必要途中运输,以及 市场某种商品或材料的断档。 因此在研究存货风险管理模型时, 将途中存货和存货保险储存量考虑进去, 做好存货决策。(2 ) 目标设定。 存货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 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 达到两者的最佳组合。 从企业经营目标上来讲就是考虑要注重存货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使最小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益。 基于订货时间的延迟以及途中存货入库的延迟, 本 模型特将企业存货保险储备量作为企业在存货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容量,模型在假设企业采用了相对于未来折现收益的最佳存货持 有量, 省略了复杂的

4、计算过程。(3 ) 事项识别。 企业必须识别将会对存货产生影响的潜在事 项, 要确定是否代表机会, 或者是否会对企业实现存货管理目标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存货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经济因素, 如存货价格的变动; 自然因素, 如火灾等; 法律因素, 主 要是法律法规涉及到材料的易得性以及税收; 社会因素, 这方面对存货的影响主要在人口以及当地习俗对存货保险储备量的影响;技术因素, 存货管理数据库的应用等; 存货流程, 主要是存货管理 的整个流程的执行。 本模型将企业置于一个微观经济环境下, 因此 对企业存货的影响因素仅仅反映在流程控制方面。(4 ) 风险评估。 企业需要定量分析存

5、货管理过程中的缺货风 险,也就是从流程因素分析入手。流程方面主要涉及到企业订货量、 平均销售量、 途中存货、 入库和库存量的管理。 而其中最关键的 要素就是订货量, 因此以概率模型确定企业保险存货量至关重要。 企业采用损失事项数据追踪的方法从外部咨询公司获得外部数据可以有效地估计缺货概率, 估计企业有效的保险存货量。(5 ) 风险应对。 本研究假设企业采用风险管理模型后有效地降 低了缺货风险, 故企业对于缺货可以自主承担该风险。(6 )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也就是基于企业流程中相关要素的把 握。 不仅要对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实施有效的控制, 而且要对存货的价值流转记录实施有效的控制,从而对企业预

6、期存货量与实际 存货量差距的及时估计, 以保证企业应对缺货风险。(7 ) 信息与沟通。 此环节主要是在企业存货流程中, 从高层存 货决策基层的销售量、 库存量订货量、 途中存货库存人员盘点入库整个过程做到信息有效流动, 包括从上到下、 从下至上、 相关部门之间流畅的信息沟通。 这也是模型假设沟通没有时间滞后以及信息粉饰。二、存货风险管理模型仿真(一 ) 缺货情况下存货风险管理流程 本体系采用假设的框架, 假设研究的是一个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管理,基于以上解释变量的提出, 构建图1 所示的企业存货管理体系, 库存差额以及销售量的增加促进了企业订货量的增长,订货量的增加进而增加了途中 存货以及入库量

7、, 入库量的增加也增加了企业库存量, 从而减少了库存差额。 由图1 可以看出库存管理中的重要决定因素, 其中箭头 表示影响方向, 正号表示增长影响, 负号表示减少影响。根据以上存货管理因果关系图,建立企业基于缺货风险的存货风险管理系统流程图如图2 所示:(二 ) 量化分析模型L G K = G J + D T (R 1 J K - R 2 J K ) NG = G0 CG0= 已有的途中存货RR 1 K L =(D K + S K Z ) / Z AD K = B - I KCZ = 订货时间 CB = 企业保险存货量RR 2 K L = G K / W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范

8、嘉李小健1 4 8综合 2 0 1 0 年第 2 期 (中 )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房地产投资决策 E化风险模型研究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杨 晓宋小娟CW= 途中存货入库时间L I K = I J + D T (R 2 J K - R 3 J K )NI = I0 CI0= 初始库存量 RR 3 = S(三 ) 仿真计算具体如下: (1 ) 仿真条件。 假设某商品流通企业A 存货, 企业将库存量风险容限设定为- 1 0 %+ 1 0 %之间, 经过企业对缺货风险的预测, 企 业估计保险储备量为6 0 0 0 件。由于已获知企业途中存货为1 0 0 0 0件, 而订货时间

9、为5 天, 途中运输及存货入库时间为1 0 天, 初始库存 量为1 0 0 0 件, 进行仿真计算。(2 ) 仿真结果。 根据设计的存货风险管理模型和模拟A 存货相 关资料, 仿真计算结果如图3 所示。由图3 曲线可以看出当企业建立起存货风险管理体系时, 企业 的存货风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量有效地控制在6 0 0 0 件左右 (订货次数在7 0 次左右时) ,即风险容限实现了库存量的- 1 0 %+ 1 0 %的变动。综上所述,本文在设计模型时的目的就是考察企业采用基于 缺货风险的存货管理模型后, 该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库存量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研究发现: 在该管理体系下, 企业的库存量可以通

10、过库存量与期望库存之间的差额以及平均销售量企业可以有效调整订 货量,从而使库存量及时恢复到在企业存货决策所要求的相对于折现收益的最佳货物持有量, 这说明了E R M 体系对企业存货管理 中规避缺货风险的重要性。参考文献: 1 杜争:价值链管理理念下的存货管理目标与模型 ,财会通讯 (理财 ) 2006年第6期。(编辑向玉章 )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是对房地产影响最大的两个宏观因素。基于对这两个因素的考虑, 本文对房地产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 建 立了分析模型及信息化下的应用案例。分析中引入影响因素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 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估计, 得出一个风险调 节系数, 结合财务分析中的净现值, 建立

11、数学模型。一、投资风险分析数学模型(一 ) 变量定义具体如下:N P V : 净现值。 N C Fn: 第n 年的净现金流量。 K : 基准贴现率 (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 ) 。N : 项目预计使用年限 (计算期 ) 。: 第n 年现金流的风险调节系数。 C : 初始投资额。n : 第n 年。Kl: 长期借款资金成本。 Il: 长期借款年利息率。 T : 企业所得税税率。 Il: 长期借款筹资额, 即借款本金。 Fl: 长期借款筹资费用融资率, 即借款手续费率。 r : 内部收益率。En: 各年现金流的期望值。dn: 各年现金流入的标准差。 D : 计算期内的综合标准差。Q : 综合风险

12、程度, 即综合变化系数。x: 估计的平均误差。F(t) : 估计的置信度。 t : 概率保证程度。鄣: 显著性水平, 为估计超过误差范围的概率。 x : 估计的极限误差。(二 ) 风险分析模型添加现金流的调节系数后的净现值:N P V =N C F1 (1 + K )1* 1+N C F2 (1 + K )2* 2+ +N C FN (1 + K )N* N - C=Nn = 1N C Fn (1 + K )n* n- C添加现金流调节系数后的内部收益率:Nn = 1N C Fn (1 + t)n* n- C = 0基本贴现率K 可以由资本成本代替, 其公式为:Kl=Il(1 - T ) L(1 - Fl)n(三 ) 风险度分析模型各年现金流的期望值:En= 随机变量结果* 概率其中, 随机变量结果为计算年度每年净现金流的估计值, 概率为该估计值的概率。各年现金流入的标准差:dn= (随机变量结果- 期望值 )2* 概率 ) 1 2现金流入总的离散程度, 即综合标准差:1 4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