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9256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西方经济学计算专题解答(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讲义资料1西方经济学专题西方经济学专题西方经济学计算类型明细第一类: 消费者行为类别 思路:均衡条件12121 122( 1, 2)( 1, 2)MU x xMUx x PPp xp xI 这是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可以进行求解例题 1,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43 12UX X,则消费者在 y 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是多少?解:根据均衡条件,应该先求出 MU,所以33 11242 21243MUX XMUX X所以有:1221 34 XX PP ,即:P1X1= (4/3)P2X2带入方程式(2),得:(7/3) P2X2=I,所以:7

2、322IXP,即消费者在 y 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 3/7第二类:生产者行为 思路:均衡条件( ,)( ,)LKMP L KMP L K wr wLrKc , 这是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可以进行求解例题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5 88QL K,又设3,5LKPP。(1)求产量 Q=10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 L 与 K 的数量。 (2)求产量 Q=25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 L 与 K 的数量。 (3)求总成本为 160 时,厂商均衡的 Q、K、L 的值。 解:(1)要想在既定产量下达到成本最小,两种要素必须符合:KLKL PP MPMP 又知道:TC=3L+5

3、K 已知: Q=10 由 、式可得: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讲义资料253858383 8385 85 KLLK进一步得:K=L=10 MinTC=310+510=80 (2)已知:Q=25 由、和 Q=25 可得: K=L=25 MinTC=325+525=200 (3)已知:TC=160, K=L、TC=3L+5K 得:KL=20,代入生产函数可得 Q=20例题 2, 假设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是23358QLLL,求(1)该企业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2)如果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为6L ,这是否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为什么?解:(1)根据题意,可得22358

4、35 163LLQAPLLL dQMPLLdL ,(2)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第二区间的起点是LAP与LMP的交点,而终点是LMP与横轴的交点,所以起点的坐标是LLAPMP,即2235835 163LLLL,所以4L ,终点处的坐标是0LMP ,即324100TCQQQM求解7L (另外一负根舍去)第三类:成本类:求解成本方程:不管是短期成本,还是长期成本,自变量都是产量,而因变量都是成 本。长期成本的方程是( ,)( ,)( ,)LKMP L KMPL K wr wLrKc yf L K 扩展线或者投入组合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讲义资料3例题 3,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

5、际成本函数238100MCQQ,且已知当产量Q10 时的总成本2400,求相应的函数、函数、函数。 解:根据 TC 与 MC 的关系可得,TC 是 MC 的积分,所以32535 88841002TCQQQMYL K(注意:TFC 是常数 M, TVC 是与 Q 有关的表达式)又已知Q10 时的总成本2400,把它带入上述方程,可得M=2800, 即3Q42Q100Q2800进一步可得2QQ28001Q1002QQ100第四类:市场类例题 1,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25100TCQ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请计算: (1)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6 分) (2)假设国内

6、市场的售价超过 600 时,国外同质产品就会进入,计算 P=600 时垄断厂商提供的产量和赚得的利润;(4 分) (3)如果政府进行限价,规定最高售价为 500,计算垄断厂商提供的 产量和赚得的利润;此时国内需求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4 分) (4)基于以上结论说明政府制定反垄断法规的经济学意义。(6 分) 解:(1)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MR = MC,已知25100TCQQ, 所以有 MC =10Q+ 100,又因为 P=900-5Q, 所以 TR=P*Q=(900-5Q)*Q,所以 MR=900-10Q 根据 MR=MC, 可解方程 10Q+ 100=900-10Q, 所以 Q=40

7、,此时 P=900-5Q=700 带入计算此时利润 profit = TR-TC = 16000 (2)当价格等于 600 时,根据 P=MC,所以 MC = 10Q +100 = 600,所以 Q=50, 此时 profit = TR TC = 600*50-TC = 12500 (3) P = MC =500, 所以 MC = 10Q +100 = 500 所以 Q = 40, 此时利润 profit = TR TC =8000,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讲义资料4当 P = 500 时,市场需求应该是 Q= 80, 但是厂商只生产 40,所以市场发生短缺。(4)垄断厂

8、商根据 MR = MC 定价,这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是会出现市场效率损失,政府通过反垄断可以避免这种效率的 损失。 第五类:均衡收入与乘数 1、 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d, Yd 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支出为 I=50, 政府购买支出为 G=200, 政府转移支付为 TR=62.5,税收为 T=250。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解:(1)可支配收入为: Yd=Y-T+TR =Y-250+62.5=Y-187.5 由收入恒等式得: Y=C+I+G=100+0.8(Y-187.5)+50+200, 所以均

9、衡国民收入 Y=1000 (2) 根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 MPC=0.8,则投资乘数 Ki=1/1-MPC=5; 政府购买乘数 Kg=1/(1-0.8)=5; 税收乘数 Kt= - MPC/(1-MPC)= - 4 转移支付乘数 Ktr=MPC/(1-MPC)=4; 平衡预算乘数 Kb=(1-MPC)/(1-MPC)=1 第六类:IS-LM 分析及 AD-AS 分析 3、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投资 I=150-6r,名义货币供给 M=150, 价格水平 P=1,货币需求 L=0.2Y-4r ( 1 )求 IS 曲线和 LM 曲线 (2)求产品市

10、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解:(1)由 Y=C+I,可知 IS 曲线为:Y=100+0.8Y+150-6r 即:Y= 1250-30 r 由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可得 LM 曲线为:0.2Y-4r=150 即:Y=750+20 r (2)两式联立,有:Y= 1250-30 r Y=750+20 r 得出:利率 r=10,收入 Y=950 4(2004 年)、已知储蓄函数为 S= -50+0.2Y,投资函数为 I=150-6r,货币需求为 L=0.2Y-4r,货币供给(实 际)M=150. (1)写出 IS 和 LM 曲线方程 (2)求均衡的国名收入(Y)和均衡的利率(r)。 (3)

11、如果自主投资为 150 增加到 200,均衡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化?你的 结果与乘数定理(乘数原理)的结论相同吗?请给出解释 解:(1) 由 S=-50+0.2Y,I=150-6r,可得 IS 方程:Y=1000-30r; 或者 Y=C+I,也可得出:Y=1000-30r; 由 L=0.2Y-4r=M=150 可得 LM 方程:y=750+20r (2)当 IS 和 LM 曲线相交, 即解方程组: Y=1000-30rY=750+20r 则可求得 均衡国民收入:Y=850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讲义资料5均衡利息率:r=5 (3)当自主投资从 150 上升到 200 解得 S

12、=-50+0.2Y;I=200-6r IS 方程变为:y=1250-30r 解方程组: Y=1250-30rY=750+20r 则可求得 均衡国民收入:Y=950 投资乘数为 k=5 根据乘数定理, 当自主投资从 150 上升到 200,即I=50 则Y=550=250 而实际Y=950-850=100 可见均衡国民收入与乘数定理结论并不相同,原因在于挤出效应. 5:已知某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 C=305+0.8Y,投资函数为 I=395-200r,货币的需求函数为 L=0.4Y-100r,货币供给为 m=150。 (1)求出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

13、利息率;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 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 (4)计算(3)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5)写出乘数定理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公式,利用这一公式计算(3)中的乘数; (6)比较(4)和(5)的结果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 解:(1)IS 曲线方程为:Y=C+I; Y=305+0.8Y+395-200r 得:Y=3500-1000r LM 曲线方程为:0.4Y-100r=150 得:Y=375+250r (2)两式联立:有 r=2.5;Y=1000 (3)由 Y=C+I+G,得:Y=305+0.8Y+395-200r+100; 有:Y=4000-1000r,与 LM 曲线联立方

14、程组:Y=375+250r; Y=4000-1000r 得:r=2.9;Y=1100 所以当政府购买增加 100 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 100. (4)Kg=(1100-1000)/100=1 (5)Kg=1/(1-0.8)=5 (6)不同。因为(4)中的购买乘数考虑了利率的变化,利率由 2.5 提高到了 2.9,所以抑制投资,即政 府的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从而国民收入的增加无法达到假定利率不变时的水平。而(5)中的购 买乘数没有考虑到利率的变化,所以(4)和(5)得出的结果不同。 6:(2007 年)假定某经济存在下列关系式,消费函数为 C=100+0.72Y ,投资函数为 I=20

15、0-500R,政府 购买为 G=200,净出口函数为 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 M/P=0.8Y-2000R,名义货币供给 M=800。 求:(1)总需求函数 (2)当价格水平 P=1 时,均衡产出。 (3)假定通货膨胀预期为 0,价格调整函数为t=1.2(Yt-1250)/1250,求潜在的产出水平。 (4)如果 P 变为 0.5,求均衡收入。此时价格有向上调整的压力,还是有向下调整的压力。 解: (1) AD=C+I+G+NX=100+0.72Y+200-500R+200+100-0.12Y-500R=600+0.6Y-1000R 由货币需函数, M=800 知,

16、R=(0.8Y-800/P)/2000,代入上式得,总需求函数:AD=600+0.2Y+400/P版权归属学苑教育(隶属于北京学苑科技开发中心)讲义资料6(2)令 Y=AD,Y=600+0.2Y+400/P,得 Y=750+500/P。当 P=1 时,均衡产 出 Ye=1250 (3)根据价格预期调整公式t =t-1+h(Yt-Yf)/Yf,公式中的 Yf 即潜在产出,Yt 则是 t 时期的实际产 出,由公式对照可知 Yf=1250 (4)当 P=O.5 时,Ye=750+500/P=1750,价格调整函数=0.480,市场压力为正,价格有上升的压力。 7(2001 年):试述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概念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并假定一个经济中的消 费函数是 C=80+0.9Y,投资函数为 I=7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