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多深路有多远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58522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有多深路有多远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有多深路有多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有多深路有多远(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10月, 亚力坤 奥斯曼到北 京出差, 身为公司老总的周宣与他聊天 时说, 她有一个心愿, 想资助一所贫困 乡村学校5万元钱。 亚力坤 奥斯曼当时 就说, 你直接捐给哪个慈善机构不就完 了吗, 周宣听完, 没说什么。 “当时, 我对公益事业不感兴趣, 也 从没想过要从事公益。 单位要捐款, 说 两百就两百, 有时还觉得怎么总是没完 没了地捐钱。 偶尔看到报纸刊登一些慈 善家对公益事业那么执着, 投入那么多 金钱、 时间, 我还纳闷, 他们图的是什 么? ” 亚力坤 奥斯曼说。 2007年10月底, 周宣与亚力坤 奥 斯曼通话中, 又提起给贫困乡村小学捐 款的事, 都两年了还没着落。

2、“条件差的乡村学校新疆有的是, 我给你找一所不就行了吗! ” 亚力坤 奥 斯曼随口答应下来。 不久, 经教育系统朋友介绍, 亚力坤 奥斯曼与和静县和静镇查汗通古村第二小 学取得联系。 为了不辜负朋友的信任, 亚力 坤 奥斯曼决定亲自到学校考察一番。 “那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 是2007年 11 月的第一个周末, 后来这个日子也成了 我们团队的节日。 ” 亚力坤 奥斯曼说。 为了迎接亚力坤奥斯曼, 学校师 生特意在校园里洒了水。 走进校园一 看, 果然破败不堪, 四排校舍都是上世 纪七八十年代建的, 外墙已有裂缝, 多 处内墙留有漏雨后的水渍, 许多窗户都 没有玻璃。 用了三四十年的桌椅, 早已

3、 看不出当初的颜色, 随处可见小刀的刮 痕, 唯一的篮球架, 也近40岁 “高龄” 。 当时做完预算, 每平方米单价450 元, 总价突破了10万元。 亚力坤 奥斯曼 打电话给周宣, 说预算超了, 怎么办? 周 宣随即表示,“没问题, 我再加5万元。 ” 但周宣有个担忧, 担心钱用到别处。 “从头到尾, 我做义务 监工 , 保证 一分钱不被挪用。 ” 亚力坤 奥斯曼一口 应承下来。 2008年3月29日, 南疆正是桃红柳 绿时节, 亚力坤 奥斯曼利用休假乘火车 前往查汗通古村第二小学当义务 “监工” 。 一到和静县城, 校长早已在县宾馆 为他预订好房间。 但亚力坤奥斯曼谢 绝了校长的好意, 就

4、住老乡家里, 方便 监工。 在他一再坚持下, 校长将他安排 在村四组组长艾山江家里。 到了学校, 维修工程已经开工8天。 走近一看, 刚刷过的墙, 墙皮已经开始 脱落,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裂缝。 门也很 粗糙, 按照预算门窗应该全换成新的, 但施工方只是简单地翻新了一下。 “当时把我气坏了, 心想这个包工 头真是黑到家了! ” 亚力坤奥斯曼说: “再一看协议, 发现不少环节都变了。 我 当时就质问他们, 你们家的活也是这么 干的吗? 并且要求他们全部停工。 ” 第一天当监工, 亚力坤奥斯曼累 得腰酸背疼; 第三天, 脸晒得通红, 嘴唇 干裂; 第七天, 他花3000元钱买来丁香、 榆叶梅、 火炬

5、树、 榆树等种在校园里, 墙 上种上了爬山虎。 “8 天监工, 每天工人上班我上班, 工人下班我休息。 ” 亚力坤奥斯曼说: “这是我头一次接触公益事业, 虽然人 瘦了, 脸黑了, 但是很开心。 ”关注公益, 第一件打动亚力坤奥 斯曼的事情就是与查汗通古村第二小 学的那个孩子的对话。 那是第五天清晨, 清新的阳光洒满了 校园, 四周一片寂静, 亚力坤 奥斯曼缓步 走在即将完工的校园里, 在3年级教室里 看到一个孩子, 他正抱着为学校新买的单 人课桌, 脸蛋轻轻贴在米黄色的桌面上, 好像沉醉在童话世界里。 亚力坤 奥斯曼 轻轻走过去, 孩子抬起头看着他。 “你喜欢现在的环境吗? ” “非常喜欢,

6、 叔叔, 这些钱都是你出 的吗? ”“不是, 是我北京的一个朋友。 ” “我不信, 你天天都在这里。 ” 说话 时, 孩子的样子显得非常可爱。 亚力坤 奥斯曼轻轻地摸了摸他的 头, 没再说什么, 走出了教室。 “那一刻, 我心里特别舒服, 自己只 是做了一点好事, 可是连一个小孩子都 记在心里, 我感到自己这些天没白忙。 ” 亚力坤 奥斯曼说。 第六天, 五六个孩子围着亚力坤 奥斯曼。 亚力坤奥斯曼问他们,“你们 谁家有电脑, 请举手? ” 没人举手。 “你们谁会用电脑? ” 还是没人举手。 “你们谁见过电脑? ” 这时一个小男 孩说, 在电视广告里见过; 另一个小女 孩说:“在县城表姐家里见

7、过。 ”“我给你们买台电脑, 喜不喜欢? ” 亚力坤奥斯曼话音未落, 孩子们一下 子高兴得蹦了起来。 在亚力坤奥斯曼的严格监工下, 不但工程质量大家满意, 还省下两万元 工程款。 是退给周宣, 还是怎么办? 亚力 坤奥斯曼眼前忽然一亮, 何不给孩子 们买电脑, 建个电脑室。 当他把这个想 法告诉周宣, 周宣连声称好。 就这样, 亚 力坤 奥斯曼买了5台神舟电脑并购置 了电脑桌椅, 查汗通古村第二小学终于 有了期盼已久的电脑室。 也正是这件事情触动了亚力坤 奥 斯曼, 他逐渐开始关注公益事业。临走那天, 在送行的路上, 艾山江 有些为难地对亚力坤奥斯曼说, 你的 好, 我们全村人都记在心里。 但

8、是现在, 村里最大的难题是缺水, 每年7月、 8月 份, 各村都在等水, 有时一等就是几天, 还经常为了抢水发生争执。 你能不能和 朋友商量一下, 为我们村里打口井。 “听完这个话, 我当时头一下蒙 了。 ” 亚力坤奥斯曼说:“我心想, 维修 校舍只是完成对朋友的承诺, 再打一口 井还得要8万元啊, 我当时没表态, 但看 得出来, 艾山江很失望。 ” 在那之后, 亚力坤 奥斯曼和周宣在 一次通话时, 无意中提到了水井的事。 “话一出口, 我就后悔了, 觉得自己 真是没事找事。 ” 亚力坤 奥斯曼说:“但 三天后, 周宣来电说她打算出资打井, 让乡里报预算。 ” 我说,“你刚出 10 万元, 又

9、出 8 万 元, 算了吧。 ” 但周宣表示这个钱一定要出, 朋友的 一片爱心深深打动了亚力坤 奥斯曼:“既 然你出钱, 那我出力, 开工仪式我参加, 出 水我也参加。 ” 亚力坤 奥斯曼拍着胸脯说。 随着打井日子的临近, 亚力坤 奥斯 曼心里忽然莫名地紧张起来, 万一井址选 不对, 打不出水怎么办? 甚至有时做梦, 亚 力坤 奥斯曼都梦到井塌了, 不出水。 2008年6月2日, 亚力坤 奥斯曼先 后参加了选井址和开工仪式, 井打到6米多, 出水了, 亚力坤 奥斯曼心里踏实 了, 最后井打了86米深。 出水仪式当天, 全村人仿佛过节一般, 每家出10元钱, 几百口子人在井边支起大 锅做抓饭, 横

10、幅上赫然写着 “吃水不忘 挖井人” , 并将水井命名为 “周宣井” 。 由于从乌鲁木齐赶来, 亚力坤 奥斯 曼晚到了半小时, 饭虽然熟了, 但是大家 一直没开锅。 亚力坤 奥斯曼赶到时, 看到 每个人面前摆着一盘抓饭, 一碗井水。 村 长动情地说, 今天我们不喝茶, 就喝井水。 听了这句话, 亚力坤奥斯曼的眼 睛一下湿润了, 他赶忙跑到井边, 端起 农民舀起的井水, 一饮而尽。 边上一位 白胡子的维吾尔族老人对亚力坤 奥斯 曼说, 孩子, 今天我们不是为了吃饭, 只是为了等你。 回想起两年半前的一幕幕情景, 一 切都仿佛历历在目。 亚力坤 奥斯曼说: “正是这些孩子、 村民真挚的爱, 感动着

11、我, 让我走上公益事业这条路。 ”从维修校舍、 建计算机室到打井, 三件事干下来让亚力坤 奥斯曼身心疲 惫。 但由此给乡村学校的孩子带来的满 足和改变让他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愈 发 “难以自拔” 。 在和朋友的交流中, 不 少人表现出对公益活动的热心和支持, 渐渐地, 成立一个公益组织的念头在亚 力坤 奥斯曼心中产生。 2008年1 月, 乡 村校园志愿者 (简称V SV) 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 对于乡村校园志愿者今 后的发展方向大家意见不一, 先后也捐 过书及其他教学用品, 但是木头沟小学 买电脑的艰辛让乡村校园志愿者确定 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吐鲁番市胜金乡木头沟小学, 校长艾尔肯汉木都

12、拉对我们说, 学校 仅有的一台电脑, 还是1996年全校248 名师生上午上课, 下午摘桑子, 忙活了 一星期摘了8吨半, 卖了4250元钱买来 的。 ” 亚力坤奥斯曼说:“听完故事, 乡 村校园志愿者决定将为村一级基层小 学和教学点捐赠电脑, 建立电脑室作为 乡村校园志愿者的主要项目。 ” 在乡村校园志愿者看来, 有了电脑 室, 等于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 窗户, 也可以让老师们了解新的教学理 念。 当亚力坤奥斯曼将自己的想法在 朋友圈子里一讲, 得到了20多名圈内朋 友及部分企业的赞同和支持。 鉴于很多从事公益活动的人最大 的担心之一就是钱花到别处去。 乡村校 园志愿者非常强调公益活动

13、的透明度, “我们搭建平台, 提供项目和学校, 不经 手钱, 捐赠人自己认购设备, 需要我们 出力我们出力, 所以捐助的人很放心。 ” 亚力坤 奥斯曼说。 乡村校园志愿者每一次活动都是大 家自愿参加, 费用实行AA 制。 为了不给 捐助方和自己增加负担, 每次活动志愿者都住在农民家里。 很多人加入这个团 队, 都是通过朋友之间口口相传, 无意中 参与, 在参加过公益活动之后, 渐渐被这 项活动所吸引, 有的人由此成为团队的 中坚力量。 目前, 乡村校园志愿者组织共 有成员100多名, 其中核心成员20名。每一次为乡村学校捐赠电脑, 看到 孩子们在电脑前那种专注、 兴奋的神 情, 志愿者们既高兴

14、又有些难过。 2010年10月3日, 乡村校园志愿者 8名成员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栏杆村捐建计算机室, 这也是阿克苏地区第一个 拥有计算机室的村级小学。 当志愿者将 刚刚拍摄的照片复制到笔记本电脑上, 孩子们纷纷挤了过来, 有找自己的, 有 对同伴在镜头里的表现品头论足的, 更 多的孩子则是赞叹电脑的神奇, 一时 间, 喜悦的、 满足的、 惊奇的表情尽显在 一张张稚嫩的脸上 “当时, 我一直举着笔记本电脑, 面 对着一双双充满渴望、 喜悦的眼睛, 手 酸了麻了还是不忍放下。 ” 亚力坤 奥斯 曼说,“也就在那一刻, 我萌生了一个想 法, 只要有可能, 今后我们都要给孩子 们创造这个共享的机会。

15、” 2010 年8月1 日, 乡村校园志愿者 10名成员来到距离托克逊县城60公里 的伊拉湖乡布尔碱村。“当天气温有四 十多摄氏度, 又闷又热。 有30 多公里的 路, 看不到一点绿色。 据村里人说, 他们 那里几天才能见到一辆汽车。 ” 亚力坤 奥斯曼对这趟行程记忆犹新。 这一次, 乡村校园志愿者为学校捐 赠了9台电脑、 9张电脑桌, 价值16300 元。“那些孩子的小脸蛋和手被戈壁的 风沙吹得都起干皮子, 他们小心翼翼地 摸着电脑。 我打出几个字, 孩子们问, 字 不是印刷出来的吗? ” 当时, 亚力坤奥 斯曼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这些孩子需 要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 他们应该 和城里的孩

16、子一样能够用上电脑。 ” 当志愿者走进一个教室给孩子拍照 时, 许多孩子围了上来, 好奇地打量着志 愿者手里的数码相机, 对许多城里人来 说数码相机已经很平常, 但在这些孩子 眼里, 还是一个神秘的东西。 当他们看见 液晶显示屏里自己的影像时, 好奇地问, 照片不是要先洗出来才能看见吗? 这个 机子能洗照片啊, 眼睛里透露着一种对 知识的渴望, 同时还带着几分羞涩。 2010年12月, 乡村校园志愿者通过 申请 “陈光标公益项目” , 为木头沟小学 捐赠了16台电脑。 校长艾尔肯 汗木都拉 动情地说, 在以前, 能拥有一间电脑室, 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学校师资力 量薄弱, 实行双语教学, 讲授汉语十分困 难, 现在有了电脑帮助十分大。 电脑室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出了乡 村校园志愿者们的想像, 不少学校的教 师告诉亚力坤 奥斯曼, 过去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体育课, 现在电脑课排名第一。 自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