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态仪表提高教学效果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55806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体态仪表提高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注重体态仪表提高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注重体态仪表提高教学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注重体态仪表提高教学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体态仪表提高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体态仪表提高教学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ct. 2006, Volume 3, No.10 (Serial No.34) Sino- US English Teaching, ISSN1539- 8072, USA 21 注重体态仪表 提高教学效果 一次非言语交际调查问卷研究* 刘晓燕,周俊英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2)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非言语交际问卷调查和访谈,向学生了解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交际因 素的使用情况,以期探讨高校教师在课堂中应如何有效运用非言语交际因素,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调查问卷;面部表情;体态动作;服饰配饰 1. 引 言 从教多年以来,笔者一直以“学为

2、人师,行为示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希望自己不仅在知识上做到 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在行为上也要“身正为范” ;强调自己除了掌握丰富前沿的学科知识、认真教学 之外,在行为举止和服饰打扮上也要规范正式,一丝不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生对教师的 要求是否发生了变化,现代大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应该是什么形象。带着这些疑问,结合正在进行的体态 语研究,笔者萌发了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形式来探讨课堂上教师适当体态仪表的想法。 2. 研究步骤 2.1 调查目的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毕 继万,1999:1) 。据调查显示,非语言交际所

3、传递的信息占到人类交际信息量的 65%。美国有的研究还表 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 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 93%(Levine et al,1987: 43) 。中国泱泱五千年所流传的汉文化中,强调人在交往中注重自己的“仪态、举止、谈吐” , 其中前两者都属于非语言交际的范畴,后者属于语言交际的范畴。 教师在课堂上也要通过自己恰当的“仪态举止”以及得体的“谈吐”来传递知识,展示自我。教师通 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服饰打扮等非语言交际因素,可以传达出超出言语自身多倍的信息。这些信息传 递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而

4、要真正做到恰当传递 信息,需要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本着更好地指导教师行为、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以及真切地 反映大学生愿望等目的,笔者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进行了此项研究。 2.2 调查问卷设计和发放 根据问卷调查的科学操作原则, 此次问卷的设计采用结构化问卷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刘润清,* 本研究受 2004 年北京市人文社科项目研究资助;项目编号为 102(KB)00398。 【作者简介】 刘晓燕(1974- ),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语言测试。 周俊英(1954- ),女,北京市人,硕士,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5、教学法,语言学。 注重体态仪表 提高教学效果 一次非言语交际调查问卷研究 22 1999:89) ,对数据整理后分别做定量和定性分析。此次内容是调查学生对教师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服 饰打扮三方面的看法。 为使调查信息更加有针对性, 问卷内容均设定在课堂范围之内, 课堂下的教师行为、 服饰等未做涉及。题目采用多项选择和问答题相结合的形式,共计 80 题。其中,面部表情 25 题、肢体动 作 31 题、服饰配饰 24 题。 问卷的发放对象为北京工业大学在校的大学英语学生。笔者首先在 10 名学生中进行试做并进行访谈, 然后对问卷进行修改。在正式调查时,结合样本容量和可操作性,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在

6、不同专业中随 机抽取 60 名被调查者(男女学生各有 30 名) 。其中,文科类学生 30 名,理工科类学生 30 名,涵盖我校 外语、经管、人文、机电、计算机、生命、建筑等院系,以确保问卷收集的信息全面真实、有说服力。发 放的 60 份问卷全部收回,并且全部有效。 男生 女生 文科专业 理工科专业 非英语专业 25 人 20 人 15 人 30 人 英语专业 5 人 10 人 15 人 0 总和 30 人 30 人 30 人 30 人 2.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以下对调查问卷三个部分的数据统计分析分别加以论述。 2.3.1 面部表情 针对教师课堂上的面部表情,80%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面部表

7、情对授课效果影响很大。他们希望教 师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女教师温柔大方,男教师幽默坦率。他们强调微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面部表 情,80%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以微笑表示赞同比口头表扬的效果会更好。他们同时强调在课堂上与教师进 行眼神交流的重要性,57%认为目光交流能显示出教师友好,28%认为能提高学生接受信息量,25%认为 会使教师更受欢迎(此题为多选项) 。他们希望课堂上教师的目光要覆盖全班,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而不 仅局限于班级的某一部分学生身上。教师的微笑和关注的眼神会让学生有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听课 的注意力,增加积极性。 教师经常皱眉,或面无表情,或面部表情过于夸张,或有其他下意识的

8、表情都不受学生欢迎。因为这 些表情会让他们感到茫然或者感到教师没有热情,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从性别和专业差别的角度讲,男生对于教师的面部表情的关注程度与女生比较一致,数据形态分布相 对集中;文科学生对教师面部表情的关注程度与理科学生相比关注度更高,数据形态分布更加分散。比较 而言,男生更为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更注意教师对自己是否尊重、平等相待。 2.3.2 体态动作 针对教师课堂上的体态动作,73%的被调查者表示关注。虽然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体态动作只要教师 符合本人的性别、年龄和个性就可以;但是如果教师上课时体态动作丰富,77%的被调查者会认为教师有 激情和感染力,86

9、%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课。他们强调有些肢体动作看起来让学生感到亲切和 友好,比如与学生交谈时走到学生座位边,低下头并且身体微向学生方向前倾;点名叫学生回答问题时, 边叫学生的名字,边用手掌举向学生方向并将手掌轻柔向上卷起;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适当地走动;学生有 问题时,尽量走到学生的面前;与学生同时站立时,站在学生的侧边而不是对面;表扬学生时不仅用言语, 而且鼓掌或点头。所有这些动作都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重视和尊重,使学生有平等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 认真地听课。 教师使用手指点学生回答问题; 用鼠标频繁地点击屏幕; 玩弄笔或手边的小用具等一些习惯性小动作, 被列为不受学生喜欢的肢体动作。因为

10、这些动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起到负面的作注重体态仪表 提高教学效果 一次非言语交际调查问卷研究 23 用。 从性别和专业差别的角度讲,男生对于教师的体态动作的关注程度与女生相比,选择相对统一,数据 形态分布更加集中;文科学生对教师体态的关注程度比理科学生相对淡化,数据形态分布更加分散。 2.3.3 服饰配饰 针对教师的着装打扮,被调查者表现得最为宽容和理解。他们总体认为教师穿着符合年龄和个性就可 以。就服装选择而言,27%的被调查者喜欢教师穿休闲装,只有 10%选择正装。他们认为教师穿休闲装可 以帮助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轻松。多数被调查者希望教师服装的颜色稳重素雅;希望教

11、师根据自身 特点选择发式、首饰和化妆程度。他们希望教师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和所讲授的科目,选择适合自己的 服饰打扮,能展现出自己应有的风采和魅力。如果教师穿着得体、打扮适度,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平等 感,从而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进而提高听课效果。 当然,被调查者也对一些不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服饰打扮方式提出意见。他们认为女教师不适合在课 堂上穿着露脐装、吊带装等过于暴露的服装;女教师穿高跟鞋走路时脚步要轻,监考时避免穿着高跟鞋; 女教师佩戴首饰要款式、颜色适度等。因为这些不太合适的服饰和打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课 效果。 从性别和专业差别的角度讲,男生对于教师的服饰打扮的关注程度与

12、女生相对统一,数据形态分布相 对集中;文科学生对教师服饰打扮的关注程度比理科学生相对更加强烈,数据形态分布更加分散,对教师 的服饰打扮要求也更高。男生对于女教师佩带首饰持欣赏和包容的态度,而女生则较为挑剔;虽然女生对 男教师戴首饰也表示欢迎和接受。 3. 调查结论 从以上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现代的大学生对教师举止服饰的要求有所变化。总结 起来,现代大学生对教师要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现代大学生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更加宽容,希望教师个性化、多样化。 虽然许多学生认为教师讲好课最重要, 但是学生希望教师的举止服饰符合个人特点, 做到 “千人千面” , 而不是“千人一面” 。因此,

13、学生对于教师上课时是否可以穿牛仔裤;男教师是否可以留胡须;女教师是 否可以化浓妆;教师是否可以打响指等以往颇有争议的教师行为都能够坦然处之。当然,所有学生都希望 教师能适当注重举止服饰,注重仪态言行,这样可以获得学生更多的喜爱和尊敬。 (2)现代大学生希望教师能更多地与之进行交流,更加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学生。 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多微笑,多通过目光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希望教师不仅从语言上,而且从 眼神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虽然大学期间有许多课程是大班上课,教师照顾起来比较困难;但是 如果教师能注意到学生的这种需求,在上课过程中多注视或环视全班,而不是班级的某一个角度,会使学 生更有尊重感

14、和平等感,从而提高听课的效果。 (3)现代大学生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知识和个人魅力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见识越来越广,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良 好的个人形象,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应有的风采;以满足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对生活、对社 会、对人生等各方面人生发展的精神需求。通过适当的服饰打扮、适宜的体态动作和恰当运用面部表情, 教师可以使学生更加敬重和喜爱自己,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4. 结 语 注重体态仪表 提高教学效果 一次非言语交际调查问卷研究 24 由于经验欠缺和篇幅有限,此调查会存在不足之处。但是,笔者希望这次调查问卷活动能够部

15、分地、 真实地反映出现代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描画出大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同时也希望这些信息对广大高 校教师有借鉴意义,辅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Levine, D., et al. (1987). The Culture Puzzl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M. Prentice- Hall, 43. 2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 3 刘润清.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 北京:外语教学

16、与研究出版社,1999:89. The Ideal Image of a College Teacher: A Non- verb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IU Xiao- yan ZHOU Jun- y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awn of a new century, the ideal image of a college teacher may have been modified more or less. This paper, aiming at drawing the picture of the ideal college teacher among students, discloses what has been born in students 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