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文学理论常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508110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文学理论常识(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意逆志?返回目录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理解诗的方法。为孟子所提。 孟子万章上:“说诗 者不 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认为,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 个 别字眼断章取义地曲解辞句,也不能用辞句的表面意义曲解诗的真实含义,而应该根据作品 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心志。后世对于“以意逆志”中的“意”,究竟是说诗者之“意”, 还是作诗者之“意” ,众说不一。汉代经学家和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意”是“说诗者”之 意。 如赵岐孟子注疏说:“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 ”朱熹孟子集注说:“当以己意迎取 作者 之志。 ”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则认为“以意逆志”是“以古人之

2、意求古人 之 志,乃就诗论诗”,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汉儒说诗那样的牵强附会。近人王国维则将“以意逆 志”与孟子的“知人论世”结合起来加以解释:“顾意逆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 之 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其术,孟子亦言之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 世 也。 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玉溪生年 谱 会笺序)他认为“意逆”虽在说诗者,但说诗者在对作品进行解释时,应贯彻“知人论世”的原则,以避免主观武断之弊。这一解释比较合理。知人论世?返回目录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3、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 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要了解古 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 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 ”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 和 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 “气 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 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

4、各种各样的渠道,宋 代 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 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 ,应当是“论世”第一, “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 , 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大音希声?返回目录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为老子所提出。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 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其中又说:“听之不闻名曰希。 ”王弼注:“大音,不可得闻之 音 也。有声则有分,有

5、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 (王弼集校释 ) “众”即全体, “分”即部分;人们听到的宫音或商音等,都只是部分,而非全体。意谓有 了 具体、部分的声音之美,就会丧失声音的自然全美。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全声之美, 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和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 )的见 解, 以及他的“无为自化”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老子之后,庄子继续发挥了这一观点。在齐物论中,庄子把声音之美分为“人籁” 、 “地籁” 、 “天籁”三种。 “人籁则比竹是已”,即箫管之类,属下等;“地籁则众是已”,即风吹穴 之 声,属中等;“天籁”则

6、“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即块然自生 的 自然之声,为上等。在天运中,庄子还论述了“天籁”的特点:“听之不闻其声,视之 不 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郭象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 ”这实际上就是老子 所 提倡的“大音希声” 。所以在齐物论中,庄子又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 与 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王先谦注:“鼓商则丧角,挥宫则失徵,未若置而不鼓,五音自 全, 亦犹存情所以乘道,忘智所以合真者也。 ”意思都在于反对以部分的、有限的声乐,破坏或 代 替自然全美之声。老、庄这种对于自然全美的提倡,对后来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文学家、艺

7、 术家所追求的一种崇尚自然天成、不事雕凿的最高的艺术境界。钟嵘诗品序所提倡的 “自 然”和“真美” ;元结订司乐氏所提倡和推崇的自然、 “全声”之美;司空图与李生论 诗书所提倡的“以全美为工” ;徐文长赠成翁序所说的“夫真者,假之反也。故五味 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五色不华,视斯真矣”;以及俞兆晟在渔洋诗话序中 所说的“以大音希声,药淫哇锢习”等等,都是这一观点的引申及进一步发挥。在古代画论 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见解。但对于音乐或诗文的声律来说,有无相生,有声和无声是相反相成、相比较而存在、相衬托而 益彰的。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就很接近于老、庄所提倡的“大音希 声

8、” 的境界。不过,如果没有这之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等的“有声” ,也就 不会有在一定条件下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所以李德裕的文章论中,在批评“今文如 丝 竹鼓,迫于促节,则知声律之为弊也甚矣”的同时,正确地指出:“丝竹繁奏,必有希声 窈 眇,听之者悦闻;如川流迅激,必有洄逶迤,观之者不厌。从兄翰常言文章如千兵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 ,盖谓是矣。 ”这就说得比较切合实际了。尽善尽美?返回目录中国古代评价文艺作品的原则。为孔子所提出。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 , 尽美矣, 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郑玄注:“韶 ,舜乐也,美舜自以德禅 于尧; 又尽善,谓太平

9、也。 武 ,周武王乐,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 ”“美”是对艺术的审美评价和要求;“善”是对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要求。孔子崇尚 礼 教,因而政治上赞扬尧舜的“礼让” 。 论语中称“至德”者有二,一赞周之先祖左公父 长子泰伯,一赞文王,皆因其出于揖让。因此,对于歌颂“礼让”的韶乐,他极力加以赞 美,认为不仅在艺术上是“尽美”的,而且在思想上符合他理想的道德伦理观念,因而也是 “尽 善”的,即“美”和“善”高度统一的典范。 论语述而中说到他在齐国听到韶乐 时, 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赞不绝口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论语卫灵公中又说,当 颜 渊向孔子“问为邦”时,孔子讲

10、了几条,其中一条即“乐则韶 、 舞(舞同武)” 。可见推 重“美” 、 “善”统一的韶乐,是孔子一贯的思想。对于违反其政治思想、歌颂以武力取 天下的武乐,孔子则认为它虽然在艺术上“尽美矣” ,但在思想内容上却由于并非表现 “至 德” ,所以“未尽善也” 。孔子的“尽善尽美”之说,实际上提出了文艺批评两方面的标准,即社会标准和美学标准。 尽管他所说的“美”和“善”的标准,都有具体的历史和阶级的内容;但是,在中国文学理 论批评和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对文艺作品的美学批评必须和社会道德伦理的批 评结合起来的原则,是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的。温柔敦厚?返回目录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它的提出,最早

11、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 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唐 代 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 这 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同时, 礼记正义又说: “此 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 ”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在封 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

12、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但另一 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 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 作用。对于这一艺术信条,前人曾作过多种解释,但很少有人提出过怀疑。直到清初,王夫之 才在斋诗话中指出:“诗教虽云温厚,然光昭之志,无畏于天,无恤于人,揭日月而 行, 岂女子小人半含不吐之态乎?离骚虽多引喻,而直言处亦无所讳。 ”认为诗教并不切合 实 际。其后,袁枚也指出:“礼记一书,汉人所述,未必皆圣人之言。即如温柔敦厚 四 字,亦不过诗教之一端,不必篇篇如是,故仆以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

13、、观、群、 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 (再答李少鹤书 ) ,认为诗教并不可信。不过,他们的否 定 并不彻底,都未能深刻认识诗教的实质。温柔敦厚说除了伦理原则的意义外,在后世有时也被引伸为艺术原则,例如况周颐蕙风词 话所提出的“柔厚”说,就是如此。词论中的“柔厚”说要求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微宛委曲;内容上要深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尽管作为艺术原则的柔厚说,最终是以温柔敦厚的伦理原则为规范的。兴观群怨?返回目录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实质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 为孔子所提出。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14、,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所谓“兴”,即“兴于诗,立于礼”(论 语泰伯)的“兴” , “言修身当先学诗” (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 ,是讲诗歌在“修 身” 方面的教育作用(“兴”的另一含义是讲诗的表现手法,参见赋 比 兴) 。所谓“观”,即 “观 风俗之盛衰” (郑玄注) , “考见得失” (朱熹注) ,是讲诗歌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所谓“群” ,即“群居相切磋” (孔安国注)的意思,是讲诗歌具有聚集士人、切磋砥砺、交流思想的作 用。 所谓“怨” ,即“怨刺上政”(孔安国注),是讲诗歌具有批评和怨刺统治者政治措施的作用。兴、观、群、怨,是在一定历史条

15、件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和具体要求的概念。孔 子谈论诗、文,是和当时礼教政治的道德伦理规范联系在一起的,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 可 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这是他的基本观点。 “兴于诗,立于礼”,即诗必需以礼为 规 范;“观风俗之盛衰”,主要是对统治者而言。 国语周语上记载上古时代的献诗制度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诵,百工谏,而后 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 汉书艺文志也谈到上古时代的采诗制度:“王者所以观 风 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可见其目的在于使“天子”或“王者” “行事而不悖” ,改善其政 治 统治;“群居相切磋” ,所指的主要

16、也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交流切磋;“怨刺上政” ,虽是被允 许 的,但由于“诗教”的约束和“中和之美”的规范,这种“怨刺”又必须是“温柔敦厚” 、 “止 乎礼义”的(尽管在具体实践中并非完全如此) 。总而言之,提倡诗的“兴、观、群、怨”作 用,是为了“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政治目的,至于增长知识,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则只有从属的意义。“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项重要贡献。虽然对它的具体 社会内容,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但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它总结了我国文学 在当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诗经所提供的丰富经验,把文学的社会功能概括得相当完整、全面,反映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十分深刻。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早期就能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兴、观、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