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4448439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无时无刻不在与各种风险打交道。当前,由于风险控制不当所引发的美国金融业次贷危机对全球的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此背景下,在国内银行业务全面开放之际,国内商业银行如何迎接外资跨国银行的挑战,如何抵御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提高危机风险防御能力,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具有持续竞争力,这些将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国现代金融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国际化程度不高,与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潮流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业中的主体,在我国经济建

2、设的高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安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由于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境外证券投资规模有限,从而在危机中受到的损失和冲击较小,但这并不能就说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就健全完善了。反而我们要通过此次金融危机,认真思考国内银行的风险控制状况,改进风险控制的观念,这将对我国银行业正在实施的国际化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认清现状,改进并完善国内银行业的风险控制,从而加强我国银行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保持持续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化竞争,并利用国际金融资源取得更大的收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持久发展提供动力。我国国内学术界对

3、风险控制管理研究尚属起始阶段。近期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也有所研究,如吕宝林,张同建(2008)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战略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实证一文中,提出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战略结构模型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全面的指导,大幅度提高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效率,并且在文章中运用因子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供实证检验。另外也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有低频高危、难以计量、诱因复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外勾结和人员犯罪等欺诈活动、低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商业银行应调整组织结构、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绩效考核效率等措施来优化治理结构。在我国银行操作风险

4、管理的问题上,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几乎构成了操作风险损失的全部。同时,我国银行业的规章体系和监管标准正逐步与国际规则接轨。蔡思隽(2008)在次贷危机:考问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水平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国内商业银行在重视量化的风险计量的同时,应该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分信赖技术分析,从而忽视了宏观经济变化对银行整体风险资产以及有关风险定价参数的影响。即使在规模迅速扩张和业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贷款评估始终应坚持以信用分析和第一还款来源为决定因素,而不是第二还款来源的抵押品或者担保。国内银行应该高度重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审慎实施“走出去”战略,并要认清金融衍生品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风险,

5、而只是对风险进行了再分配。银行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风险。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变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当今国内外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复杂多变,风险控制已经成为现代银行业经营的核心内容,也是银行实现其经营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必要保障。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策略就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针对风险界定、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计量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而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风险分散策略、风险对冲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规避策略和风险补偿策略五个方面。我国现阶段银行业体系结构我国现阶段银行业体系结构银行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

6、,是一个高财务杠杆的行业,其所有者权益在总资产中占有很小的比例,银行一方面利用其信用从企业及个人那里取得存款,付给其存款利息,形成自己的运作资金,另一方面,银行又将这些所吸取的资金贷给企业及个人收取贷款利息。存贷款利率间存在一定的利差,这就是银行所获取的部分利润。可以看出,银行业的运作方式很好的运用了财务杠杆。各国体制的不同,其银行业的杠杆率也有所不同,有的偏向于相对较高的财务杠杆,而有的则偏向于较低的,从而导致了所处风险大小的不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银行体系全面崩盘,可以说罪魁祸首之一既是西方所提倡的高杠杆率,从而面临了高风险。我国却恰恰相反,由于以往对银行业的财务杠杆控制的比较

7、紧,政策较为稳健,从而在此次全球性的危机中,我国银行业免遭劫难,但宏观经济由于以往偏重于进出口的拉动,从而对实体经济有所影响,GDP 的增速有所下降。今年我国政府为实现 GDP 的“保八”战略目标,我国的金融银行机构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杠杆率,通过提高债务融资,将更多资金注入经济体。在安全稳健的大前提下,适当提高我国的金融杠杆率,也将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助推我国经济早日走出调整周期,实现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增强竞争

8、优势的最重要方式。要我国银行业一步迈入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是难以做到的,而是应从我国银行业现实基础和银行改革的渐进性着手,应在构建风险控制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上下功夫。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当前的实际情况,商业银行今后应该要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强化风险防控,深化合规管理。具体说来要做到:(1)坚持有保有压,加快信贷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呈震荡上行态势,虽然经济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仍面临出口增速降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污染减排形势严峻等挑战。同时,随着信贷投放继续增多、货币流通速度增快,有可能开始面临一定通胀压力,宏观经济将再次面临政策敏感期,进入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发展阶段。要适度加

9、大矿产开采等通胀受益行业配置,减少成本转嫁能力弱、通胀负面影响行业配置。(2)切实改善贷后管理,有效防止新增不良。在国内许多商业银行里,贷后管理仍是资产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贷后检查频率不到位,检查流于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少数贷款的问题早就暴露出来了,但贷后检查人员不作为,没有采取预警和化解措施,导致形成新增不良,反映出贷后管理人员责任心的缺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突破贷后管理瓶颈,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管理配合,有效提高贷款运行管理能力、风险预警处置能力。把贷后管理作为授信合规评价和尽职调查的重点内容,严肃查处贷后管理环节存在的违规行为和不尽职行为。(3)加强新增不良处置。在国内商业银行

10、中,新增不良贷款时有发生,已成为完成资产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压力。从而我们要加强新增问题贷款处置,特别要加强新增逾期、欠息、借新还旧贷款的风险处置,要落实专班,逐户跟踪、逐户监控清收处置;要制定切实有效、可行、可操作的方案,严格执行、落实清收。问题贷款及预警风险的处置要严防三种情形:一要严防因风险处置研究不及时,延误最佳时机;二要严防因情况了解不深不透或专业能力不足,迟迟难以拿出具体方案,致使处置工作不能有效推进;三要严防为了完成计划指标,简单地选择展期、借新还旧或转换借款主体等方式进行风险缓释处置,导致最优清收方案和时机的错失,甚至埋下更大的风险隐患。(4)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合规运行水平。国内商业银行的各经营单位、专业管理部门要认真查找日常业务操作及专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同时,专业管理条线要加强和细化在线监控检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重点查处同一问题屡次重返的现象,切实改进信贷基础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