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431059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64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洪刍及其《香谱》研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第 59-102 頁 2006 6 月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宋洪芻及其香譜研究 靜敏* 摘 要 洪芻香譜為今存宋最早、也是保存比較完整的香藥譜著作,其中 對於代用香史、用香方法、以及各種合香配方,均廣而收之;並首創用香 事項之分模式為:香之品、香之、香之事、香之法等四大別,為其後各家 香譜所依循。 香譜的作者,雖從宋以多視此譜為洪芻所作,但郡齋書志提出 與所傳洪芻香譜內容的疑點、明陶宗儀郛提出為唐人所撰,以及 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似非洪芻所撰等,對於作者的問題仍須釐清;此外 各傳本傳的卷次與內容差,仍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本文先從香譜眾多作者中,如:唐人所撰、可

2、能為侯氏萱堂香譜等法,考訂為洪芻所撰寫,並從洪芻生平事蹟之研究,兼洪芻撰寫此譜的可能 性。其次,針對香譜的傳及其版本問題探討,如:百川學海本、唐 宋叢書本、格致叢書本、郛本學津討源本與名人小本等 比較,並述體與內容特色。 香譜 所屬譜書籍,係因應社會需求而產生,雖乏文學創作之藝術性, 但具有保存文獻、整編纂之功。作為觀看宋代社會文化之現象而言,香譜 的出現反映宋代香事高發展的真實現況與價值取向;而洪芻的香譜正是此 一系發展的奠基者。 關鍵詞:關鍵詞:香譜、洪芻、版本、譜、香文化 * 逢甲大學史與文物管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60壹、香譜作者考辨 宋代香事發達,文人從事

3、撰寫整香譜之書籍眾多,宋元之際陳敬編 纂新纂香譜所引用的各家譜有:之香譜、洪駒父香譜、武岡公庫 香譜、張子敬續香譜、潛齋香譜遺、顏持約香史、庭珪香、局方第十卷、 是齋售用、溫氏雜記、事廣記等。1涵括公家與私人編輯香譜、文人 筆記、醫書局方、農書、民間書等等各式書籍,顯當時社會各階層對於用香 事宜的重視與時代所崇尚的香事風潮。 其次,由於香譜內容多屬匯集抄性質,後出轉精收資為周全、豐富, 故前譜多為人遺忘而散佚;加上對於 香譜 之命名方式,概以某氏或某堂香譜, 往往遺作者名字,傳日久,混淆亦增。南宋時期陳振孫(1183-1249/1261) 撰直齋書解題謂: 香譜一卷,知名氏。 萱堂香譜一卷,稱

4、侯氏萱堂而著名。 香嚴三昧(按文獻通考作十卷),知名氏。2 尤袤(1127-1194)遂初堂書目譜也著香譜書籍四種皆未 注名作者及卷次。 洪氏香譜、氏香譜、天香傳、萱堂香譜。3 本文所探討香譜最早著為成書於宋高宗紹興廿一(1151)晁公武之 郡齋書志目書記: 香譜一卷宋洪芻撰。4 南宋咸淳九(1273)左圭輯百川學海收入香譜二卷,題為宋洪芻 撰。5 1 陳敬,新纂香譜,集會家香譜目。國家圖書藏鈔本 06853。 2 陳振孫直齋書解題(台:廣文書局,1968 ),卷十四雜藝,頁 872。 3 尤袤,遂初堂書目,(海山仙叢書本,台:藝文印書),頁 35。 4 晁公武,郡齋書志(據光緒十一長沙王氏刊

5、本影印,台:廣文書局,1967 ),頁 182。 5 洪芻,香譜(百川學海,民國十據武進陶氏覆宋咸淳左圭原刻本影印,台:藝文印書,1965 。) 宋洪芻及其香譜研究 61宋史藝文志卷二百五紀:洪芻香譜五卷。6 對於香譜的作者問題,晁公武已經提出疑問,謂: 香譜一卷,右皇朝洪芻駒父撰,集古今香法,有:鄭康成漢宮香、 南方小宗香、真誥嬰香、戚夫人迎駕香、唐員半千香,所記甚該博, 然通典所載代祀天用水香獨遺之,何哉?7 又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於香譜的作者提出:此本(內府藏本香譜 二卷)有水香一條,而所稱鄭康成諸條乃俱載,卷比通考所載芻譜亦多一 卷,似非芻作。譜久無傳本。書解題有侯氏萱堂香譜二卷,知何代

6、 人,或即此書耶? 因此,從著對於香譜的卷次同,以及作者之差有同,就其 作者有:唐無名氏、宋代洪芻,以及香譜即為侯氏萱堂香譜等三種法。以 下分別述之。 一、香譜為唐無名氏所作之 陶宗儀郛收香譜一卷,此本原題唐無名氏撰。如:明格舊抄 本即抄為香譜一卷唐無名氏。8四庫提要亦有:香譜二卷內府 藏本。舊本著撰人名氏,左圭百川學海題為洪芻撰。9 郛收香譜原題唐無名氏,民國五上海商務印書館據明鈔本排 印郛時於香譜無名氏下側增題注洪芻撰,雖未明改題洪芻所撰之原 因。今昌彼得先生就郛一卷本香譜之內容認為:此書香之法篇載有蜀主薰御衣法及江南主帳中香法,所引諸書及宋人,當為宋初人所作。 此本題唐人撰,亦非也。10

7、 此譜確實出現許多五代與宋時期之事蹟與人物,如前所提蜀主薰御衣香 法,為五代時期十國之前蜀(907-925)、後蜀(925-965)時期使用;江南 主帳中香則為五代十國之南唐後主煜(937-978)時期所用香法。 再據明格舊抄本郛香譜內容觀之,沉水香條引丁相香天傳 (誤,應為:天香傳)曰:香之有四曰沉、曰箋、曰生結、曰黃熟。11丁相,即宋仁宗時宰相丁謂,因允恭山事件,於乾興元(1022)至天聖三6 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台:鼎文書局,1979 ),藝文志卷二百五,頁 5206。 7 晁公武,郡齋書志 ,卷十四書 ,頁 859。 8 無名氏,香譜一卷,收於郛卷十五,明格舊抄本 15223,國家圖

8、書藏。 9 紀昀奉敕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商務印書,1965 ),頁 60。 10昌彼得,郛考(台:文史哲出版社,1973 ),頁 318。 11郛,明格舊抄本 15223。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62(1025)放產香之地海南島,並撰寫天香傳一文。12從此條紀觀之,雖 題唐無名氏,卻著宋丁謂文章,此非唐人所作之證一。 又香譜中香事三之香童條謂:天寶遺事玄宗好賓客,常於寢 帳前設童二人,捧七寶博山,自暝徹曉。13 天寶遺事即開元天寶遺事一書,為五代王仁裕(880-956)所撰。 仁裕於唐末為秦州節使判官,後入蜀,蜀亡至鎬京,採摭民言得開元天寶遺事 一百五十九條,分為四卷,14仁裕卒

9、於後周顯德三(956)。 綜觀以上,此譜非唐人所作。 二、香譜可能為侯氏萱堂香譜之 最先提出推測香譜二卷可能為侯氏萱堂香譜之法,是清代館 臣編輯四庫全書對於內府藏本香譜二卷,左圭百川學海題為宋洪芻撰之, 依據三項由推測內府藏二卷本香譜或為萱堂香譜。原文如下: 然晁公武書志稱芻譜集古今香法,有鄭康成漢宮香、南史小宗 香、真誥嬰香、戚夫人迫駕香、唐員半千香,所記甚該博。然通典載 代祀天用水香,獨遺之云云。此本有水香一條,而所稱鄭康成 條乃俱載,卷比通考所載芻譜亦多一卷,似非芻作。譜久 無傳本。書解題有侯氏萱堂香譜二卷,知何代人,或即此書 耶?15 第一個由是依據晁公武郡齋書志提出洪芻香譜應有鄭康成

10、漢宮香、南史小宗香、真誥嬰香、戚夫人迫駕香、唐員半千香,但傳本洪譜則無 此紀。第二由是傳本內容多增水沉香一條。第三由是書解題有侯 氏萱堂香譜二卷,與傳本香譜符合。 關於清館臣的疑議,第一、二項由引用晁公武對於香譜一卷之評, 依據現今的文獻確實難以證明。過第三項從卷次差推測可能為萱堂香 譜,證據顯薄弱。 12靜敏,丁謂天香傳考述逢甲人文社會學報(台中:逢甲大學,2004 ),第九期,頁 146。 13張宗集校,郛(台:新興書局,1964 )。另明格舊抄本為:唐天寶遺事宗好賓客,常於寢帳前設童二人,捧七寶博山,自暝徹曉。缺香童條目字,多 唐一字,為玄字之誤。 14永瑢、紀昀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

11、:台灣商務印書,2001 ),卷一百四十,頁 2-895。 15同前註,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十五,頁 3-497。 宋洪芻及其香譜研究 63因侯氏萱堂香譜今已佚失,在著方面,對於作者僅知為侯氏,成書 代詳,其卷次之著記載則有二卷和一卷本之別。 今所最早侯氏 萱堂香譜 著均為南宋時期,光宗時期 (1190-1194) 成 書之 遂初堂書目 譜 有 : 萱堂香譜 但未註明卷次 。16其後宗 (1215-1264) 成書之 直齋書解題 卷十四云: 萱堂香譜 一卷,稱侯氏萱堂而著名 。 元代馬端文獻通考經籍考卷二百二十九提出有一卷與二卷之別: 侯氏萱堂香譜一卷,又侯氏萱堂香二卷,譜或曰。陳氏 曰:

12、並知何代人作。 馬端引書多摘陳振孫之言,未知二卷本萱堂香譜從何而,顯元 代對此書的傳已經有一卷與二卷等種卷次法。 再從香譜書籍觀之,南宋末陳敬陳氏香譜彙集十一家香譜,其中 並無侯氏萱堂香譜,所收的各家香方中也未注明取自侯氏萱堂香譜 者;加之陳氏香譜熊朋序謂:凡洪、顏、諸譜具在,顯當時 洪芻、顏博文、與庭珪四家香譜尚存,而萱堂香譜完全未被提及。在 在顯示元初時侯氏萱堂香譜應已佚失。 清館臣僅從卷次相同,推測內府所藏香譜二卷為萱堂香譜之,可 信極微。張海鵬將香譜刻入學津討源時,其跋即對此傳本為萱堂香譜 存疑,謂:四庫提要所謂萱堂香譜亦存其疑,然考其所引韻藻,無宋以後 者,則作者非宋以後人可知。17

13、 因侯氏萱堂香譜已佚失,可資引證資足,對於侯氏萱堂香譜即 二卷本之香譜一,僅為推測之,難以證實。 三、香譜洪芻所撰之 以洪芻撰香譜之,有:成書於宋高宗紹興廿一(1151) 晁公武郡 齋書志著香譜為一卷本、周紫芝(1082-1155) 太倉稊米集書 洪駒父香譜後 ,以及南宋時期宋左圭咸淳九(1273)輯百川學海收香 譜為二卷本、尤袤遂初堂書目謂:洪氏香譜,陶宗儀郛卷九十 八香譜二卷等。其後馬端文獻通考、藝文志、清代藏書著等, 多依循洪芻撰香譜之。今通傳本有一卷本與二卷本之別。 16尤袤, 遂初堂書目譜 ( 海山仙叢書 ,台:藝文印書) ,頁 35。 17張海鵬香譜跋(據學津討源本排印,叢書集成簡

14、編92 冊,台灣:商務印書,1965 臺一版),頁 34。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64再從香方內容觀之,陳敬新纂香譜註明源為洪譜的香方,有:寶篆 香、唐化寺衙香、雍文徹郎中衙香、延安郡公蕊香、寶毬香等四種香方18, 與今傳洪譜香方比較之,覆宋本百川學海香譜尚存有:唐化寺牙香法、 雍文徹郎中牙香、延安郡公蕊香法19三種,者香方所用香藥無,僅香藥排 序、重或文字與俗簡字之別。如: 新纂香譜唐化寺衙香方為: 白檀香五、蘇合香二、沉香一半、甲香一煮製、腦香半、 射香半別研。細剉搗末馬尾節過,蜜搜和熱之。 覆宋本百川學海香譜唐化寺牙香法: 沉香一半、白檀香五、蘇合香一、甲香一煮、腦半、麝 香半。右件香細剉搗為末,用馬尾篩,蜜溲和得所用之。 據此佐證今傳百川本香譜確為洪芻所撰。此外,從宋元之際陳敬收集以 洪芻(字駒父)為名之香方,有:洪駒父荔支香、洪駒父百步香種。20也顯示洪芻對於並非僅是抄香事,對於香之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