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411538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支亿与中原支亿关系略论“昔三代之居 (君),皆在河洛间” 。 【1J(卷 28封禅书 )三代时期的中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而且通过种种途径向外发展和辐射,与周边文化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和渗透。因地缘之便利,发祥于江汉地区的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较其他文化更为直接、广泛和深远。因此,有学者认为,“楚文化的干流是华夏文化”,翻 (P26)“从楚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衰退,直至它作为一个整体的消失,始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131(P239)遗憾的是,他们均未作深入展开。本文不揣浅陋,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就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宗周文化,对楚文化具有鲜

2、明的主源性影响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和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在青铜时代, 铜器的制作最能反映物质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特征。有鉴于此,本文在器物层面的论述就以青铜器为切入点。众所周知, 春秋战国之际楚国的青铜器,代表了先秦时期青铜冶炼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 楚国的青铜器铸造从一开始便师法中原,后来即便是兼采扬越、内求诸己而独创一格之后, 其青铜器的铸造仍带有鲜明而浓厚的中原文化遗风。大约在夏代晚期,河洛地区就开始了青铜的冶铸。考古资料表明,历经商代和西周,下至春秋早期,楚人的青铜冶铸极力效仿中原, 其青铜器从形制到纹饰,都一如中原, 乏善可陈, 而且整个的铜器的组合,实际上也

3、是中原形制的承袭。如湖北枝江百里洲发现的铜器,其器物组合、 器形和花纹特征,都与河南郏县出土的春秋早期铜器基本相似,器物组合都是鼎、篮、壶、盘和厘,花纹都有许多蟠虺纹和鳞纹。自春秋中晚期起,楚人的青铜铸造,虽刻意博采众长,标新立异,以求表现自己的风格和气派,但长久以来一直承袭中原的文化心理仍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这突出地表现为,在典型的楚墓和器物中,仍然保留着诸多中原文化的因素。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是一座春秋时期的典型楚墓,几乎囊括了春秋中晚期楚国流行的各种青铜器品种和样式,代表了春秋时期楚国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就是在这样一座典范性的墓葬中,仍能找到众多的中原文化因子。如食器中的篱,烹饪

4、器中的带盖矮足鼎,水器中的浴缶, 乐器中的甬钟、钮钟,兵器中的戈、矛、镞,工具中的锛镬,车马器中车軎、马衔、马镳等,均与中原腹地出土的同类器物无多大差别。1 号墓出土的带盖圆座铜簋、方壶和带盖圆鼎与新郑春秋墓中出土的青铜器颇为接近。7 号墓出土的铜簧、附耳蹄足盘和铜盏,与洛阳中州路第二期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极其相似。总之,“青铜器的器形有不少是由中原地区传来,而且一些典型楚器也不同程度上带有中原地区青铜器的特征。”“淅川楚墓所出的带有楚文化特征的器物,有的是模仿中原地区同类型器物制作,有的则是中原同类器物的变态”。141 在纹饰方面,中原文化的烙印也非常清晰,如纹饰以蟠螭纹和蟠虺纹为主,多饰于器

5、盖或肩、腹、耳上。常见的纹样还有窃曲纹、垂鳞纹、云纹、涡纹、龙凤纹等。各种纹样往往组成纹带,表现形式一般为双层平面花纹,也有少量采用浮雕、半浮雕、透雕镂孑L、镶嵌红铜与绿松石等手法。这些花纹都与河洛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没有多大区别。上述情况表明,“以下寺春秋楚墓为代表的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其共同性的一面,既反映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也反映了楚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仍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的因素”。阁战国时期,楚国青铜文化后来居上,自成一家, 但在楚铜器中仍有不少中原文化的因素。战国时期的楚鼎已形成了高足的特点,但战国中期的包山二号墓出土的1 件镬鼎的足却和中原地区的矮足鼎一样,足部也很短。 同是这

6、座墓中出土的辨形壶,仍然较好地保留着中原西周以来曩的遗风。降至战国晚期,楚幽王墓出土的浴缶,其腹一改楚浴缶矮胖的传统,着意效仿中原传统垂形,肩部特宽,下腹直收,似给人一种回归传统的感觉。此外,楚幽王墓内还有源于中原流行于中原的扁壶和三足壶形器。中原文化对楚青铜文化影响之巨大和深远,可见一斑。楚人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对待先进事物, 楚人很少抱有偏见,趋之唯恐不及,喜之唯恐不得。 尽管楚人一再被华夏斥为蛮夷,也曾一再公开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原之号谥” ,但出于建设发展和北上争霸、厕身华夏之需要,楚人对中原的制度文明尤其是礼制文明打心底里艳羡不已。于是楚国的典章制度,便师法华夏,这样一来,“

7、楚国的许多制度从形式到内容都和中原制度文化有着近亲的血缘关系了”。 61 一】 52-等级制度是礼制的核心。春秋之前, 楚人的等级划分不是很明显,进入春秋以后, 楚人的等级区别开始明显起来。楚庄王时期,令尹孙叔敖从服饰及其颜色的角度进行规范,使“君子小人,物有华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门 (左传宣公十二年)在楚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持百事。”(刀(左传昭公七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It 。(左传成公十三年)周人在祭祀上有一套严整的礼仪制度规范。楚人也非常重视祭祀,

8、 同样将其纳入国家礼制的范畴。从文献的记载来看,楚人不仅仿效周礼制定了规范祭祀行为的祭典,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能严格遵从周礼,严禁因个人喜好而随意僭越。楚卿屈到非常喜欢芰,临死之时,召其宗老吩咐:“祭我必以芰。 ”屈到死后,宗老将以芰祭祀。屈到的儿子屈建发现后,立即制止道:“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日:国君有牛享,太夫有羊馈, 士有豚犬之奠, 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 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 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99。181(卷 17楚语上 )遂不用芰,而只用“羊馈”,即大夫之祭礼。生则厚养,死则厚葬。

9、楚人对丧葬之礼也十分重视。大体上看,楚人的丧葬无论是规则、制度, 还是礼仪形式, 都与典籍所载夏商周三代相因所形成的丧葬礼俗表现出较多的一致性。在青铜礼器的使用制度上,楚人严格保守周制,始终坚持青铜礼器的鼎、簋相配礼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河南淅川下寺一、二号墓,墓主为令尹及其妻室,地位仅次于楚王,殉品按周制用平底鼎七件。降至到战国末年,楚幽王墓仍恪守周礼的九鼎八簋之制。“单从铜礼器的使用制度上看,其严格性和保守性,正是楚礼制与周礼相同并保守周礼的体现,构成了落后、 保守的一面, 它所表现出来的保守性比中原地区尤甚,到战国中晚期都是如此,这与楚国晚期保守势力较强,导致不断衰亡的历史事实正相符合19

10、1。 ”楚国官制从楚武王草创之时起,就努力“不与中原之号谥”,力图自成体系,别具一格,但终究未能彻底摆脱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中原的制度仍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承袭周制甚多。如师、傅、保、司马、左史、司徒等诸官,均源于周制。师和傅在中原职主太子教育之事,楚也如此;司马在中原职典军事,楚亦同。即便是最具有楚国特色的以尹名官,究其源也与商、周制度不无关系。西周有地位很高、职权很大的尹,如“皇天尹”。二是与中原相同者不少。有不少官职,楚国有的,其他诸侯国也有,如司宫,郑国也有。按照周制,贡纳分为邦国之贡和万民之贡。 楚国早期模仿周制,后虽有损益, 但无根本区别。 楚国的贡纳也可分为邦国之贡和

11、万民之贡”ot。譬如土地所有制,中原是实行国有条件下的分封制,土地属国有,由天子封给各诸侯,再由诸侯封给各大夫。楚国是实行国有前提下的里社所有制,但楚国也有分封的现象出现。 左传哀公十八年曾载,楚公孙宁、吴由子等在鄹地打败了巴军,便将之析封给子国。但这是偶然现象,并不普遍, 无论是封地的范围与数量都远远不能和中原相比。 仅从封地与官名这两种制度文化的关系来看,很显然, 楚文化中的确注入了较为丰厚的中原文化的中原文化之所以能够对楚器物和制度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原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深深吸引了楚人,楚人不仅深深为之折服,而且欣然加以学习,并且乐此不疲。其学习中原文化的自觉、

12、主动、热情和积极,有时甚至令北方学者也自叹不如,感慨有加。 孟子滕文公上载:“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未能或之先也。”楚人向华夏学来的,首先是语言文字。楚人已有自己的语言,但为了更好地吸收华夏文明,楚人平时大多讲夏言,尤其是在对外交往中,更是用夏言交流。至于文字, 楚人则完全采用了夏文。正是借助于语言文字这一有效的文化传播工具,楚人得以采撷华夏精神文化的繁花硕果,含英咀华,充分吸收自己所需的文化营养,其民族文化心理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逐渐与华夏文明接近了,楚人的意识形态也就一日深 Et 地纳入华夏意识形态的体系中去了。121(P62)“抚有蛮夷”, “以属华夏” ,

13、成为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愿望。楚人非常重视学习和钻研华夏典籍。国语楚语上记载,楚庄王曾命大夫上壹为太子傅,他为了教好太子,便请教贤大夫申叔时。申叔时对他说:“教之春秋 ,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 ,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诗、 书 、 礼 、 易、 乐 、春秋等典籍均产生于河洛地区,楚人用这些中原文化的代表作作为人文教化的典型教材,无疑是出于对这些典籍的推崇和膜拜

14、,中原文化在楚文化中的地位和对它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楚昭王即位不久,周朝的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这是中原文化向楚的一次大扩散,在楚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每每为后人所称引。 王应麟困学纪闻 说: “ 易象 在鲁, 三坟、 五典 在楚,周不能有其宝矣。,及王子朝以典籍奔楚,于是观射父、 倚相皆通古训, 以华其国, 以得典籍故也。 ”洪亮吉 春秋左传话也引惠栋语日:“周之典籍,尽在楚矣。三坟、 五典、 八索、 九丘,左史倚相,观射父读之。而楚祷杌之书颇可观,国语采之,流及屈宋。而楚骚比于周雅,书之益人如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子朝携带的周朝典籍尽管有限

15、,但它毕竟在南楚的沃土上播下了华夏文明的火种,为以后楚文化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61。由于楚人所学的几乎全是周朝典籍,所以,日常生活中也像中原的贵族那样,往往引经据典,借以判是非,明利弊,决疑定策。他们援引得最多的是诗、 书、 军志。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甚至战略战术,在许多方面是与华夏类同的。楚人实际上已厕身于华夏之列了。 121(P62)老庄哲学是楚文化的精神内核。然老子之学 -153-最初是源于河洛地区,后又在河洛地区演化为黄老道和道教,被道教奉为始祖。 但从学术源流上看,老子之学,后分为两支: 一为庄子哲学; 一为稷下精气说。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观并发展为相对主义,对老子的

16、“道” 、 “德”诸论加以深化,因而被后世认为是老子哲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得与老子连称,形成了老、庄学术流派,而与孔、孟儒学相抗衡。稷下精气说在南方的代表就是屈原哲学, 然受其所作楚辞之盛名所掩,未能受到后世的重视,但它却深深影响了屈原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正值稷下学宫兴盛之时,屈原两次出使齐国,接受了稷下道家精气说。精气指一种精灵细微的物质,它“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ll ”(管子内业)屈原在离骚中高唱“跪敷衽以陈辞今,耿吾既得此中正。” “中正”,就是精气、正气。 “这种精气、正气具体体现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热烈情怀和疾恶如仇的刚烈品格,终于演成自沉泪罗的千古悲剧”B21(P383)。楚辞是楚文学和楚文化的杰出代表。楚辞虽“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但其在创制的过程中,大量借鉴和吸收泪罗的千古悲剧”B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