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纪念白求恩教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371351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纪念白求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3纪念白求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3纪念白求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3纪念白求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3纪念白求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纪念白求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纪念白求恩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纪纪念白求恩教案念白求恩教案1938年3月,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抵达延安。同年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1939年冬天,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中毒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毛泽东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下面是纪念白求恩教案,欢迎阅读。纪念白求恩教案学习目标1.能够归纳各段内容要点。掌握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2.掌握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白求

2、恩共产主义精神。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知识链接: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派遣以身殉职纯粹鄙薄狭隘热忱拈轻怕重2.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不远万里

3、以身殉职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拈轻怕重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微不足道 见异思迁3、找出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句子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1.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三、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部分,思考,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么作用?2、本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学生讨论交流。3、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四、拓展提高有人说,白求恩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一心为中国人着想,的确令人深受感动;但是现在是竞争日

4、益激烈的时代,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毫无意义,“毫不利己”是傻子,“专门利人”更傻。你认为他说的对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考之后先小组交流,再班级交流)五、作业任选一题1、搜集有关白求恩的故事,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300字左右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你熟悉的一个人,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全面感知把握课文内容要点。2、理解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以及对比运用的作用。过程方法目标: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积累文章中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评价任务设计:组内互查字词,合作探究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全面感知把握

5、课文内容要点,理解夹叙夹议和对比写法。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语,创设情境:(板书课题及作者。)师:同学们,多少年来,有一个名字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象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经历过抗战的中国人民。那就是白求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于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939年12月21日写下的文章纪念白求恩。白求恩这个名字,经历过抗战的人们很熟悉。我们大家对这样一个牺牲了70多年的长者了解多少,我们来先聊一聊白求恩好吧。(学生举手交流搜集的资料,简介白求恩生平事迹。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历史背景。)师:关于白求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那大家看课题纪念白求恩,你会想到什么或有什么疑问?

6、(提问学生回答)很好。是的,一个加拿大人,为什么我们伟大的领袖要写这篇文章来纪念他,纪念他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就会找寻到答案了。 二、出示目标学法:(多媒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全面感知把握课文内容要点。2.理解叙议结合写法以及对比的作用。3.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我们的学习步骤是: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我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讨论交流。师:下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一个步骤:感知这篇课文内容要点及写作目的。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要点,明白写作目的,学习记叙议论结合的写法。一)请大家各自快速大声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注意:(ABC)1、读准生字字音,借助

7、文下注释理解重点词语意思。2、找出每段重点句,在此基础上归纳各段要点,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白求恩为何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3、毛泽东评价赞扬白求恩这些精神品质(议论),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感人情况体现出这样的精神(记叙)?(学生读全文后举手发言,老师点拨明确)每个段落很明显由两个层次组成记叙和议论。由叙到议,表现了作者通过白求恩的事迹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以评论的思路。课文的写法有了明确: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课文以“纪念白求恩”为主线,“纪念”是为了“学习”。(学生交流记叙议论时可采用去掉记叙或议论会怎样?进行比较来明白夹叙夹议)师:好,我们通过整体感知全篇课文,知道

8、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方面是大家知道了各段的内容要点,了解了写作目的是悼念 白求恩、赞扬白求恩,并号召我们学习。一个方面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文章是议论文,所以采用了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方法,以议论为主,记叙是为了议论服务,层次分明。“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大家读书很用心,但我们第一次读的时候,由于对课文只是感知,读得很平淡,感情的问题没能很好运用。下面我们就在整体感知的基础

9、上,分清楚记叙议论,再来把课文大声地读一遍,要求女生读记叙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学生集体合作再次通读全文)四、合作探究,精读一段体会运用对比方法阐述观点的好处以及本文语言特点。(进行此活动时,老师不提前说出对比的手法,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就会体会把握的,老师引导体会这种手法的作用即可,也不必提对比论证这个词,毕竟还没开始讲授议论文的基本知识;老师总结的重点也应该是“对比”)师:我们刚才通过一种方法概括内容要点来学习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板书:概括内容要点)接下来我们来品析课文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及语言特点。(板书:品析论证方法语言运用)主要来精读一段。就是反复地读,从各个角度去读。如读课文,理解词语的

10、含义;了解文中的句式;感知这一段的层次;品味这段(对比)的方法,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好,下面开始重点研读品析第2段。(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组织,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情况并总结,发言人一会交流本组讨论的情况,并推荐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引领学生揣摩:1词语极端,还有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术不仁、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贬义词等(重音重读,感情的力度)2几个表示强调的双重否定句句式(尤其重音“无不”、“没有一个不”比一般的语气要重)来肯定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要读出来。3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对比,很有力量。一正一反地说突出了白求恩的共产

11、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了应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地阐述了观点。师总结:通过读,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层次,这段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正面说,第二层从反面说,第三层从侧面说。请同学们做好旁批记录。五、课文对白求恩精神核心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阐述作者用情强烈,号召向我们学习并阐述了学习的意义。是哪句话用了什么句式来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的?1、让学生找出来一起体会内容和好处: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句式流畅,气势磅礴,内容缤纷,感情真挚,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

12、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昂,显示出激情。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是文章的主旨,领袖希望共产党人及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做一个这样的人。现在我们快速背诵,要懂得人生如何才真正有意义。(学生其背诵最后一句话)2、今天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将来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找学生说说)六、课堂总结:愿同学们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带着这句话一路前行,相信你们的人生步伐一定会迈得铿锵有力。七、布置作业1、积累摘记文中的成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最后一句话)或者对你有启发的句段并进行点评。100字以上

13、。(ABC)2、日记练笔我喜欢这样的同学,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并运用夹叙夹议或对比方法进行理由阐述,300字以上。(AB)3、利用课余时间,看电影、查资料或阅读书籍,同学们之间讲讲白求恩的故事,互相畅谈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纪念白求恩毛泽东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共产主义精神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比论证纪念白求恩教案主题思想本文简单记叙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高度评价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写作特点纪念白求恩这篇著名的文章,正象它的题目所表示的,是一篇纪念文。一般的纪

14、念文往往包含叙事、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篇纪念文也是这样。但是这篇文章里叙事和抒情的成分占的比重小,而说理的成分占的比重大。这是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决定的。叙事、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作品中往往交织在一起,而且一种成分往往兼有另一种成分的作用。这点,在分析和说明这些成分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文章开头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还有文章最末一段里的几句话:“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这些都

15、是叙事,但里面表示着敬重的态度,充满着悼惜的情感,所以同时含有抒情的成分。所谓抒情,我们不可以仅从字面上理解,不可以认为单单象“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这样的句子是抒情。(象“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样的句子,也含有说明的意思。)至于“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这两句话也有抒情的因素,但主要的作用是给上文所提出的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的热忱”作证明的。从全文看来,叙事和抒情的语句只有这些

16、。文章的主要部分是说理说明革命的道理。当然,在说明革命道理的同时,也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品德,使读者敬佩他的为人,愿意向他学习,并对他的死感觉很悲痛。说理也帮助了抒情。但是这跟一般抒情的写法究竟是有区别的。所以这是一篇说明革命道理的纪念文,跟一般的纪念文不同。而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特点所在。夹叙夹议的写法。第一段首先以叙述的方式交待了白求恩的国籍、年龄、来华目的肩负的使命以及牺牲状况。根据这些展开议论,概括出他的精神实质,号召人们学习他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第二段前二句是议论概括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以下四句列举事实批评了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和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两类人。接着又列举从前线回来的人和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合乎情理地得出结论: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所以这一部分采用了议论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第三段仅有两句话,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