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286523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理工学院文献综述模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ment 张1: 关于的研究综述, 省略号的地方是论文题目!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关于契约论视角下我国国有企业财务 治理的研究综述学 生: 学 号:专 业:会 计 学班 级:会计学 2010.1指导教师:张 春 国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二 O 一三年十二月Comment 张2: 固定标题,对文献做 一总体性概括,列出该主题研究的知 名学者。Comment 张3: 固定标题Comment 张4: 固定标题,中间部分 是论文主题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第 1 页 共 7 页1 1 前前 言言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技术进步和提高我国综合

2、国力的主要力量。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具有充分的活力和完善的经营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要,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用规范的公司制标准来衡量,国有企业的改制还不够彻底、不够完全。因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适应市场环境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机制加以综合研究,提出较全面的解决方案。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契约视角对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提出较为完整的财务治理策略,寻求国企财务治理结构的优化之路。在这一领域做出研究贡献的学者主要有:张五常,张维迎,周其仁,谢德仁,杨瑞龙,周业安,郭复初,林钟高,张敦力,陈国富,朱卫平等。2 2 相

3、关文献研究综述相关文献研究综述2.1 国外企业契约理论研究现状科斯(1937)提出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问题,提出了有别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企业研究新视角。科斯首先对新古典理论中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既然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是有效的,那么为什么还存在企业?科斯的答案是企业能够节省交易费用。企业之所以能够节省交易费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契约替代了一系列的契约,从而节省了大量缔结契约的费用。当生产是通过价格机制来指导并在企业外部进行时,相互合作的要素所有者都必须通过缔结契约来协调,大量的资源必然耗费在搜集信息、签订契约和监督契约履行等方面;如果生产是在企业内组织

4、的,企业家成为生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任何一个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都只需要与企业家签订契约,而不必与同他合作的其他生产要素订立契约。张五常(1983,1999)在科斯的企业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科斯的“企业替代市场”的观点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企业和市场是契约安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第 2 页 共 7 页排的两种不同形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企业并不是为取代市场而设立的,企业的出现实际上是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类型的契约替代另一种类型的契约。但张五常由企业的契约性质进一步指出市场与企业是不可区分的,他认为,“除了在某些不同寻常的情况下,从任何经济学意义上看

5、,一个企业是不能单独被识别的。”原因在于“在一个自由企业的社会中,大多数经济活动是由契约联结的,而要告诉人们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是困难的”。由于不存在分界点,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规模也是不确定的。”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 and Demsetz,1972)承认企业是一个契约结构,但他们认为既不是权威,也不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长期契约构成企业的本质特征。从契约角度来看,企业和市场并无本质的区别,“企业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利,没有权威,没有约束行动,这和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一般市场契约完全一样。”关键的差别在于企业是多人共同工作的团队组织。对于合作生产活动,测定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根据这一测度

6、支付报酬的成本远远高于可分离生产函数中所发生的这类成本。”这样,队员的努力水平和报酬之问的关联程度被弱化,队员的偷懒激励增加。他们认为,正是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团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计量困难和测度或确定团队成员边际产品的高昂成本才是形成企业的原因。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认为企业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法律假设,一个个人间契约关系的联结。他们的论文目的是通过对代理成本的分析建立一个关于所有权结构的理论,他们把委托代理关系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突出地强调了企业的契约本质。由于权利的界定一般通过缔结契约(明示的或者默认的)来完成,组织中的个人行为将取决于这些契约的

7、性质,而企业行为则是诸多目标不一的个人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均衡过程的结果。在詹森和麦克林 1976 年的论文以后,詹森和麦克林(1979)、法马(Fama,1980)、法马和詹森(1983)以及詹森(1983,1986)等从伯利-米恩斯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出发,运用实证代理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代理成本进行了迸一步的分析,在企业的事前激励配置方面拓展了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在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人早期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哈特和莫尔(1990)以及哈特(1995)发展了一个基于不完全契约的产权理论(GHM 理论

8、)。该理论突出地强调了当契约不完全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Comment 张5: 固定标题,中间部分 是论文主题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第 3 页 共 7 页配置的重要性。他们首先把企业限定为由所有者的财产所组成,认为所有权是权利的来源,并进而把剩余控制权作为所有权的定义,所有权的转移也就意味着剩余控制权的转移。他们指出,所有权的变化不仅带来收益,也带来成本,把财产所有权从第二方转移到第一方,增加了第一方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使用财产的自由(剩余控制权),也就增加了第一方事后获取剩余的份额和事前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但第二方由于失去了剩余控制权,其事后可能获得的剩余份额和事前的投资

9、激励都下降了。因此,只有当第一方的投资决策相对于第二方来说更重要时,把所有权配置给第一方才是合适的。也就是说,一种有效率的所有权安排必须使获得所有权的一方在投资激励上增加的收益能够充分弥补失去所有权的一方在投资激励上所减少的收益。哈特和霍姆斯特姆(Hart and Holmastom,2002)该产权分析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和扩展,以便它能够运用于一个更广泛的组织问题,包括产业组织和大的企业组织。在他们的分析中,生产单位(production unit)是一个基本概念。所谓生产单位就是一个无法进一步缩小的行动集合,也就是说,如果该生产单位被进一步拆分就会变得毫无意义。2.2 国内企业契约理论

10、研究现状张维迎(1993)指出,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存在,但却没有解释为什么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的委托人。他在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两个不对称信息模型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均衡模型,并证明了在一个竞争性市场经济中,均衡结果为:有才能又有财产的人成为企业家,有才能而无财产的人成为职业经营者,有财产而无才能的人成为单纯的资本所有者,而既无财产又无才能的人成为工人。这样,在企业家能力难以观察的情况下,让资本所有者拥有当企业家的优先权是保证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占据企业家岗位的重要机制。他在 1996 年的所有制、治理结构和委托代理关系一文中,从非人力资本的可抵押性和容易受到“虐待”的性质进一步论

11、证了资本雇用劳动的合理性。周其仁(1994)则把企业看成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一个特别合约。科斯在他 1937 年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企业合约不同于市场合约的关键在于企业合约中包含了劳务的利用。但科斯并没有进一步指出,为什么单单劳动力的利用和买卖需要如此特别的合约。周其仁认为,劳动力的买卖之所以需要这个特别合约是由企业组织中所包含的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的:人力资本所有权仅限于体现它的个人;人力资本的使用只可“激励”不可“压榨”。Comment 张6: 此处,不同的论文会 有不同的标题。大多数文献综述应该 在这里归纳本主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 公认的成果!Comment 张7: 绝大多

12、数的文献综述 应该在这里归纳本主题的研究在哪些 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第 4 页 共 7 页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使得直接利用这些资源时无法采取“事前全部讲清楚”的合约模式,也就是说,企业合约不可能完全规定所有参与要素及其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而总是把一部分留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再加以规定。谢德仁(2000)认为企业的性质在于,企业是市场中由要所有者签订的一组不完备的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的履行过程。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的履行过程包括要素投入、要素使用权的行使、要素增值的分配以及企业组织资本和组织资产的创造等,这一过程将交易功能与生产功能融于一体。这组合约的关键内容在于企业

13、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安排。作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的履行过程,企业与市场不是完全分离或相互独立的,而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杨瑞龙(2000)和周业安(2001)从麦克尼尔的关系契约论出发,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组关系契约网络。这些契约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它们既要规制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要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由这些所规定的企业中的权责利关系既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从而使企业表现出报酬递减和报酬递增共存的特征。杨瑞龙还指出对企业的这种契约性质的认识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找到了根基。2.3 国外财务治理机制研究现状Vince Hooper(1987)认为财

14、务治理机制有效性与股市风险呈负相关性,并会影响权益回报率。提出财务治理机制更有效的国家的股市风险回报越高,而风险水平更低,并认为财务市场的完善可以改进财务治理。Seth Armitage(1990)认为在财务监控机制中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可以减少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但创造信息本身也需要成本,从社会契约角度来讲,通过信息披露可以带来声誉价值上升,进一步为企业带来商业利益。Robert Neal(1993)也从公司社会责任出发,认为市场不仅重视财务治理,而且市场也会对好的财务治理进行奖励,对差的财务治理进行处罚,这些都最终会反映到公司社会责任治理中去,即对社会隐性契约的履行程度。Nicholas F

15、Carlin(2003)从公司合并的角度对财务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合并对财务治理机制的选择有重大影响。Daniel P Forbes 从财务决策机制入手,认为董事会结构、内部利益者的冲突等对财务决策机制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当 CEO 为公司创建者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2.4 国内财务治理机制研究现状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第 5 页 共 7 页郭复初(1986)年在财经科学发表了宏观调节与财务机制一文,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财务机制的概念、内涵等问题,此后陆续发表了改革和完善企业财务机制刍议等文,并在此基础上,于 1988 年 12 月出版了著作财务调节与控制,完成了财务机制与财务调

16、控理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郭教授财务机制的构成与作用、财务机制调控的环节与方式等文章的发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财务机制理论,对财务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郭复初教授关于财务基础机制理论的研究,对财务治理机制产生、发展的指导意义重大。财务基础机制包括主体、动力、制衡三大机制,它们对财务领域的其他财务机制都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和指导意义。我们可以认识到,财务基础机制与财务治理三大机制相对应,主体机制与财务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与财务激励机制、制衡机制与财务约束机制之间具有本质的关联性和内在的统一性,三大基础机制决定了财务治理机制的本质,指引了其发展方向。具体地说,理论界对财务治理机制的认识主要有以下 3 种观点:(1)林钟高(2003)教授认为,财务治理结构实现的前提是: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建立与激励约束相容的机制。具体涉及到的财务治理机制有:制度激励机制;外部市场评价机制;声誉机制。(2)张敦力(2002)认为,公司委托代理机构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非常重要,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