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4413038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微案三微案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 古代诗歌的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各种抒情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微点突破一 诗歌技巧抒情方式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爱憎情感。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

2、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的方式。包括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等方面,尤其要注意“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目的是让“哀情”更悲。2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借助自然界中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征,来表现作者的某种志向或情感。3用典抒情:剪接典型故事,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商隐的锦瑟 。4借古讽今:也称作咏史怀古诗。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 “借古”是手段, “讽今”是目的。 例题 阅读下面唐诗,从写作技巧方面简析三四两句的艺术效果。(4 分)过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松风起,萧萧枫树林。答: 剖析 三、四句写三闾

3、庙周围景色,点明季节是“松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 ,景色是“枫树林” ,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答案 三、四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 分)通过“日暮松风” “萧萧枫林”2等意象渲染出凄怨悲凉的意境氛围,烘托出屈子之怨的深重,从而突出了“怨”的主题。(2 分)技法透视针对练习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尾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报

4、国无门的思想感情。解析 前六句重写夜景,有“月” “露” “星” “萤” “鸟”等景,借景抒情;后两句以“空悲”直接抒情,表达忧国忧民之情。2(2017吉林实验中学九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辛弃疾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注 辛弃疾渴望能够收复中原,展露才干,却遭奸臣谗害,被贬如今的江西上饶铅山云烟畔。(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A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两句,词人把官场比作“臭腐场” ,拿“酒偏香”与之对比,表达了对腐败官场的

5、厌恶之情。B “掩鼻”就是捂住鼻子,一个“掩”字充分地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酒之所以“偏香” ,是因为酒能解忧。C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是说自己隐退田园后,不再过问世事,以歌舞自娱,寄寓了词人对现实失望后的解脱心情。D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中,一说“老伴”指朋友。写词人与朋友共赏秋色,菊花却未开放,词人借此暗喻人间已很难遇见品如菊花的君子。E词题是“寻菊花” ,却没有写“寻” ,上阕写人间臭腐,下阕写菊点到而已,写法不合常规,在于词人意不在菊,而是借题发挥。答案 CD解析 C词人隐退田园后以诗酒自娱,并没有不问世事,从词人对官场的讽刺来看,词人还

6、是很关心时事的,所以,也就不存在“解脱”一说。D.“暗喻人间已很难遇见品如菊花的君子”错误,词人赞美了菊花,没有说“品如菊花的君子”少。(2)“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是如何抒发感情的?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 这一句通过联想,写菊花的开放还要等到秋风严霜后,含蓄地赞美了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解析 题干中的“如何抒发感情”要求回答抒发情感的方式。句子意思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作者是通过联想来抒发情感,表达的是对菊花不畏严寒的赞美。微点突破二 诗歌技巧描写手法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描写从对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

7、物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要求选取典型景物,讲究描写角度,这些角度有:时间角度,如晨昏、冬夏、古今等;空间角度,如远与近、内与外、高与低等;感觉角度,如视觉与听觉结合(视听结合)、味觉与触觉等。讲究手法,这些手法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及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等。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分析本诗写梅花主要

8、运用的描写手法。(6 分)答: 4剖析 题干中的问题指向很明确描写手法,所以根据诗文对“梅”的描写的诗句分析,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首联与颔联是正面描写。首联直写梅花在“众芳摇落”时节仍能在园中独自傲然盛放,展现妍丽;颔联中“疏影横斜” “暗香浮动”从正面分别描写出梅花横斜交错、摇曳动人的姿态、神韵及其独有的清淡怡人的幽香。(2 分)颈联与尾联是侧面烘托。颈联写“霜禽”与“粉蝶”受梅花的吸引,侧面烘托梅花的美好形象;尾联从诗人抒情的角度,烘托梅花品格:说只有诗人的低吟品赏才可以与梅花的品格相般配,是容不得世俗的“檀板与

9、金樽”(歌舞饮宴)染杂其间的。(2 分)全诗正侧结合,使梅花的美好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了梅花高雅、高洁的品格;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2 分)技法透视针对练习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 答案 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静一动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解析 第三句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栖息在沙滩上,看上去是那样安恬,突出了静态之美;第四句写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发出

10、“拨剌”的声音,打破了夜的静谧,这一动一静相反相生,互相映衬,逼真而传神。4(2017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问题。苏武庙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5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 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 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

11、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 “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D颈联用“逆挽法” ,先说“回日”再说“去时” ,调整时空顺序, “化板滞为跳脱” ,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E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 “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化用而出。答案 CE解析 C “在匈奴时”错误,应为“从匈奴回国时” 。E.“借喻”错误,应为“借代” 。(

12、2)诗题为“苏武庙” ,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 答案 好处:大量运用虚写,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武出使时英气勃发的情景,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凄凉痛苦生活,以及回到汉朝后物非人也非、恍若隔世的感慨,以及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答出任两点即可。若是总说“把苏武不同时期的生活面貌以及心理动态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也可。)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崇敬赞美之情。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作者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坚贞不屈,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意思

13、对即可)解析 要结合“虚写”的作用进行分析,如“留下空白 ,让读者从虚中想象实,从实中体会虚,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丰富内容,充满想象,增强表现力”等,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要突出苏武的形象特点或苏武的经历。分析情感时既要结合诗歌中人物的品质,还要结合作者所处的年代晚唐的特点。在诗歌中提及这样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物,自然抒发了赞美之情,进而抒发歌颂不屈品格的情感。微点突破三 诗歌技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象征、渲染、用典等。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青玉案宋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

14、,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 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退居苏州时。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答: 剖析 结句的比喻正是来渲染“闲愁”的,正是因为“闲” ,所以才漫无目的、缥缥缈缈,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具体、有形的比喻才可以比拟。答案 这里运用了渲染的手法,(3 分)词

15、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3 分)技法透视1常见题型(1)诗词中运用某一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2依据题干赏表现手法规范审题:(1)明确题干的考查方向。(2)看准题目设问的角度。(3)选择恰当的术语答题。注意事项:(1)树立术语意识,能够根据题干选择正确的术语答题。(2)培养文本意识,在运用术语时能够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答题模式:针对练习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醉落魄咏鹰陈

16、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7注 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 运用了衬托手法。这首词上片并非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解析 上片中基本未正面呈现鹰。写“寒山” “秋空”等景象,展现鹰的活动场所,从而很好地衬托其勇猛、志高的形象。微点突破四 诗歌技巧修辞手法例题 (201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