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1903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学校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学校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学校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学校制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 制度的根本目的: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结果: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旧体制,以满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人才需求;学校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它应该具备:一、科学性。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时代内涵,首先是科学性。所谓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一是要求学校管理制度本身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本质特性,符合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客观规律,同时还必须结合本校的历史、人文和现状等校情,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要求。如果一种制度是外来的移植的,那么,它就一定要经过取舍、接纳、扬弃、消化

2、、吸收等一系列“本土化”的过程。二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所谓科学的体系,就是用系统论、控制论作指导,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为一个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整体,让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整体的效能。二、人文性。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具有浓重的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它冰冷,刚性有余,尤其是当条条款款制定得太多太细时,它将严重地束缚人的思维和行为,使人的个性难以张扬。而具有人文性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则是温情的,柔性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富有人情味。人文性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倡导:在用人制度上,“赛马”比“相马”更重要;在评价制度上,鼓励比“诊断”更重要,在分配制度上,激励比惩罚更

3、重要。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性集中体现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目前我国学校领导制度实行的校长责任制,并非只是独权式的校长负责,它是一个组合性概念,至少有三层含义:校长负责、党支部政治核心和民主管理。如何实行民主管理呢?一是用民主的方法制订学校管理制度,二是用学校的具体制度保障民主。这样,民主与制度相辅相成,能形成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三、公平性。公平性既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刑不上大夫”的有法不依和“菩萨心肠”的执法不严,也体现“制度面前人人不等”,以制度为准绳,事事规范,人人受益。公平不是用人制度上的平等,也不是分配制度上的平均,公平应该体现为人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平等,人人获得发展的机会平等,

4、这才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要捍卫的“公平性”。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制度内涵的公平性。四、发展性。发展人,是制度的重要目的。发展性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是动态的、开放性的。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它有其固有的生命周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为了促进组织的发展,不同时期应有相应的制度建设。同样,学校这个特殊的组织也有其生命周期。作为管理者,要根据本校的人文、历史和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为学校准确定位,提出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并且从制度建设上保证目标的逐步实现。每个教师也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一般地说,同一成长时期有其相对稳定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及发

5、展水平,也应考虑到不同成长期的教师有不同的目标追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揭示了人不断追求发展的成长规律。这就要求学校要有开放性、发展性的制度环境,以适应人的发展需求。总之,从管理制度的纵向关系而言,国家和上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是大系统,学校管理制度是小系统,学校管理制度必须置于国家、上级制度的大系统中,并服从之,才能保障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才能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使学校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横向关系而言,要求学校管理的每项制度以及各项制度之间,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现在和未来、整体和局部、集体和个人、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关系,要协调好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充分发挥系统性的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综合作用,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校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