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4603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 川 交 通 运 输 职 业 学 校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 2、安定性试验的沸煮法主要是检验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 ) 。 A、氧化钠; B、三氧化硫; C、游离氧化镁; D、游离氧化钙; 3、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集料,采用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相比较其最明显的缺点是( ) 。A、单位用水量大; B、拌和物流动性差; C、拌和物易离析; D、单位水泥用量大; 4、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 )等。 A、烧失量; B、强度; C、碱含量; D、三氧化硫含量; 5、沥青的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 ) 。 A、粘稠程度越大; B、标号越低; C、更适应环境温度较高的

2、要求; D、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 6、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土相比,其最明显的差别是( ) 。 A、设计指标; B、设计步骤; C、设计过程; D、设计思路; 8、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土样含水量最低的一点,其锥入深度应控制在( ) 。 A、10mm 以下; B、15mm 以下; C、5mm 以下; D、2mm 以下; 9、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是( ) 。 A、车辙试验; B、薄膜烘箱试验; C、加热质量损失试验; D、残留稳定度试验; 10、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最小尺寸为 300mm,钢筋直径为 30mm,钢筋的中心间距为 70mm,则该混凝土中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是

3、( ) 。 A、10mm; B、20mm; C、30mm; D、40mm;11、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是一种评价沥青( )的指标。 A、感温性; B、耐久性; C、粘滞性; D、塑性; 12、下列用于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的指标是( ) 。 A、构造深度; B、粗糙度; C、棱角性; D、急刹车时的滑行距离; 13、规范规定,石料的抗冻性可用( )测定。 A、沸煮法; B、真空法; C、直接冻融法; D、水中重法; 14、配制水泥混凝土首选的砂是( ) 。 A、比表面积大且密实度高; B、比表面积小且密实度低; C、比表面积大但密实度低; D、比表面积小但密实度高; 15、水泥剂量为水泥质量与( )质量

4、的比值,并以百分率计。 A、湿土; B、干土; C、湿混合土; D、干混合土; 16、在对土体进行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试验中,土粒越大,下沉速率( )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定; 17、测定粗集料密度时需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并求二者的算术平均值,但二者的平行差 值不得大于( ) ,否则应重做。 A、0.01g/cm3; B、0.02g/ cm3; C、0.03g/ cm3; D、0.04g/ cm3 18、不会影响到砂石材料取样数量的因素是( ) 。 A、公称最大粒径; B、试验项目; C、试验内容; D、试验时间; 19、硅酸盐类水泥不适宜用作( ) 。 A、道路混凝土;

5、 B、大体积混凝土;C、早强混凝土; D、耐久性要求高的混凝土。 20、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 ) 。 A、标号较低; B、高温时易软化; C、针入度较大; D、更适应我国北方地区; 23、调整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应在( )阶段进行。 A、初步配合比; B、基准配合比; C、试验室配合比; D、工地配合比; 24、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 ) 。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26、某人在对测试结果处理时,计算值为 2.555(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其最终值为( ) 。A、2.55; B、2.56; C、2.550; D、2.560; 27、在液、塑限联合测定

6、法中,同一土样测得的两次锥入深度 h1、h2 的允许误差为( ) 。 A、1.0mm; B、0.3mm; C、0.5mm; D、0.2mm; 28、一组三根标准水泥混凝土抗折试块进行抗折试验,其极限破坏荷载分别为 37.0KN、37.5KN、43.3KN,则最后的试验结果是( ) 。 A、试验作废; B、5.00MPa; C、4.97MPa; D、5.23MPa; 29、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表示材料的( ) 。 A、承载能力; B、高温稳定性; C、抗变形能力; D、水稳性; 30、根据现行有效的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中,在我 国南方地区,无机结合料稳定

7、材料试件的标准养生温度为( ) 。 A、203; B、202;C、253; D、252;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 1、水泥混凝土的砂率确定主要考虑了( ) 。 A、耐久性; B、水灰比; C、集料最大粒径; D、工作性; 2、从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比例而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 A、灰水比; B、粗集料品种; C、水泥品种; D、水泥强度。 3、集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单位表观体积集料的质量,表观体积包括( ) 。 A、矿料实体体积; B、开口孔隙体积; C、闭口孔隙体积; D、毛体积; 6、评价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常用方法是( ) 。 A、水煮法; B、水浸法; C、光电分

8、光光度法; D、溶解吸附法; 7、用于表层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应具备( )性质。 A、较小的摩擦系数; B、良好的抗冲击性; C、较小的磨耗值; D、较低的压碎值 9、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时,还需观测的指标有( ) 。 A、浇注的难易程度; B、含砂情况; C、粘聚性; D、保水性 10、标号较低的沥青在性能上意味着( ) 。 A、较小的针入度; B、具有相对较好的抗变形能力; C、粘稠性较高; D、更适用于东北地区 1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含义包括( ) 。 A、按标准方法制作的 150mm 的立方体试件; B、试件标准养护至 28 天; C、用标准方法测定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一个

9、值; D、具有 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12、混凝土用砂应尽量采用( )的砂。A、空隙率小; B、粒径分布集中; C、总表面积小;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大 15、通过( )的方法,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 A、增加矿料的公称最大粒径; B、加大矿粉用量; C、提高沥青标号; D、提高集料棱角性 16、确定石灰等级的有效成份为( ) 。 A、氧化钙 B、二氧化硅 C、氧化镁 D、三氧化二铁 17、在水泥熟料中掺入外掺物的作用是( ) 。 A、改善水泥品质; B、生产工艺的需要; C、降低水泥水化热; D、提高水泥产量; 18、以下哪些试验中会用到对数坐标表达来处理试验结果( ) 。 A、密

10、度试验 B、颗粒分析试验 C、击实试验 D、界限含水量试验 19、引起水泥安定性问题的原因是( ) 。 A、三氧化硫; B、游离氧化钙; C、游离氧化镁; D、游离碱性物质。 三、判断题(共 30 题) 1、材料在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加载速度小者,试验结果偏大。 ( ) 2、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不能全面代表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状态。 ( ) 3、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沥青混合料选用的沥青用量应比最佳沥青用量适当小一些。 ( ) 4、由于采用偏碱性的石料,使水泥混凝土易发生碱集料反应,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上 的破坏。 ( ) 5、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可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适量的水泥或石灰粉替代部分 矿粉

11、。 ( ) 6、沥青混合料随矿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高温稳定性提高,但耐久性降低。 ( ) 7、粗集料的压碎值测试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是相同的。 ( ) 8、粘稠性大的沥青适用于气候温度偏高的地区。 ( ) 9、水泥从加水拌和时的塑性状态到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称为水泥的初凝时间;从 开始失去塑性到完全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成为终凝时间。 ( ) 10、饱和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体积占矿料间隙体积的百分率。 ( )11、水泥胶砂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不能采用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然后平均的 方法进行结果计算。 ( ) 12、在以通过量表示的级配范围中,靠近级配范围下限的矿料颗粒总

12、体偏粗,靠近上限 总体偏细。 ( ) 13、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相应的抗折强度也就越高。 ( ) 14、氧化钙含量超过氧化镁含量的生石灰称之为钙质石灰。 ( ) 15、同一种土体在不同击实功的条件下,其最大干密度不变。 ( ) 16、沥青软化点越低,沥青路面夏季越不易发软 。 ( ) 17、沥青混合料中的矿粉只能采用偏碱性的石料加工而成。 ( ) 18、在灌砂法中所使用的量砂为粒径 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在使用前,应 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 ) 19、沥青加热脱水时,必须防止局部过热。 ( ) 20、沥青混合料中的剩余空隙率,其作用是以备高温季节沥青

13、材料膨胀。 ( ) 21、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以考虑用在要求较低的工程项目中。 ( ) 22、易于磨光的石料,其相应的磨耗值较大。 ( ) 23、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需制备三种不同含水量的土样,每个土样(风干土)在加 水之后均应闷料 18h 以上。 ( ) 24、从理论上来讲,土的相对密实度 Dr 值的范围应为 0Dr1。 ( ) 25、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越大,对其耐久性越不利。 ( ) 27、当延度试验的拉伸速度超出要求的范围时,测得的延度结果偏小。 ( ) 28、当升温速率低于要求时,沥青软化点测定的结果偏低。 ( ) 29、为保证沥青路用品质,沥青中的含蜡量越低越好。 ( ) 四、计

14、算题(共 5 题) 1、某新建公路竣工后, (在不利季节)测得某路段路面结构层弯沉值如下(0.01mm): 42、32、38、36、44、40、36、42、34。设计弯沉值为 55(0.01mm),试判该路段路面弯 沉是否符合要求? 取得保证率系数 Za=1.645,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2、已知某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 0.48,单位用水量=180 Kg,砂率=33,水 泥混凝土密度=2450Kgm3,试计算拌和 0.3m3混凝土所需各种材料用量(保留整数)。3、某组 C30 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28d 龄期配制强度为 39.9 MPa,测得破坏荷载分别 为 980KN,1020K

15、N,820KN,试评定该组试块的强度。5、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为 9cm,厚度允许偏差分别为-8(代表值)和- 15(合格值)的总厚度。评定路段厚度检测结果(20 个测点)分别为 9.6、9.3、9.8、9.2、10.1、9.2、8.7、7.8、8.4、9.3、9.5、9.0、8.8、9.5、9.1、 8.5、7.8、8.9、9.2、8.8(单位:cm),试按保证率 95评定该路段的厚度是否合格?并 计算实际得分。附 表nt保证率 n99%95%90%190.5860.3980.305200.5680.3870.297210.5520.3760.289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 2、D 3、D 4、B 5、D 6、A 8、C 9、A 10、C 11、A 12、A 13、C 14、D 15、B 16、B 17、B 18、D 19、B 20、A 23、B 24、B 26、B 27、C 28、B 29、D 30、B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 1、BC 2、ABD 3、AC 6、AB 7、BCD 9、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