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复习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387053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美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旅游美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旅游美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旅游美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旅游美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美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美学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章章 第一节第一节 1.什么是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是研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审美主体)对旅游景观(审美客体)的美学 观赏、体验和评价,分析旅游中存在的各种审美关系,从中总结其规律性的一门新兴学科;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基本方面,即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景 观和旅游者与旅游之间的审美关系。 2.学习旅游美学的意义? 对从业者而言,它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我们知道该怎样鉴赏旅游资源,从 而引导游客进行审美,同时,更重要的使我们知道该怎样去创造美,创造什么样的美才能 “得到游客的芳心” 。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学习旅游美学可以帮助和引导游客审美,让游客得到更多的美

2、感,产生 对旅游景点的极大的兴趣,以便形成最终的良性循环. 从经营者角度而言,学习旅游美学可以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为消费者创造出 更多的美来;从而最终实现经营者的经济利益。 3.建筑的定义? 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 体育馆等等。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4.中西建筑理念(实践理性精神和宗教神灵精神) 实践理性精神是平面铺展和匀称且又是等级分明;土木材料和石质材料;装饰颜色(中国 喜欢用原色,西方则追求迷乱、朦胧、神秘和惶惑) 。 5.中国结构框架式。 中国的抬梁式抬梁式、穿斗式穿斗式和干栏式干栏式。 6.中国古建筑特征

3、 完整的木构架体系;整齐而又灵活的整体布局;优美的艺术形象:(1)丰富多彩的建筑造 型 (2)绚丽而又雅淡的色彩(3)精美的雕刻装饰。 7.开间的定义 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间,是中国古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单元。建筑物迎面间数称开间或 面阔.建筑物的纵深间数为进深。一般都为单数。最高级为开间九间,进深五间;北京故宫 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8.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 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 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

4、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 9.华表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华 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 雕花的石板。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华表用于放在宫殿、陵 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 10.宫殿布局 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 11.唐代大明宫特点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并已定型化 ;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12.中国坛庙建筑类型 遵从周礼考工记 “左祖右社”建立的“太庙

5、”和“社稷坛” ;遵从“郊祭”古制的天 地日月坛以及岳庙、镇庙、渎庙、海庙等;祭祀曾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名人的庙祠;祭祀 祖先的祠堂(家庙) ;民间祭祀的神庙,如城隍庙、妈祖庙等。 13.帝王陵墓 帝王陵墓地上地下建筑 :以十三陵为例) 经 1800 米神道(依次排列大金门、石碑、石像生、石柱、文臣与武臣、棂星门)过金水桥 到陵墓中心区,由南至北布置着大红门、祾恩门、祾恩殿、方城明楼、宝城、地宫位于宝 城之下;祾恩殿是祭祀先皇的大殿。 地下建筑:即墓穴,又称玄宫、幽宫;分为三阶段:土穴墓室、木椁墓及“黄肠题凑” 、砖 石发券砌筑的地宫(万历的定陵) 。 14.地下陵墓三个阶段 分为三阶段:土穴墓

6、室、木椁墓及“黄肠题凑” 、砖石发券砌筑的地宫(万历的定陵) 。第第 1 章章 第三节第三节1.古希腊三种柱式 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2.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 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 论总结。 3.古罗马建筑的贡献及代表建筑 a.扩展了建筑创作领域,设计新的建筑类型;b.开拓了建筑内部空间;c.丰富了建筑艺术手 法;d.创造了完善的拱券结构;e.大角斗场,又叫圆剧场;f.万神庙,庙宇,又是皇家纪念 物;g.公共浴场,卡拉卡拉浴场与戴克利先浴

7、场。 4.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及代表建筑 主要有四个方面: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 “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圆穹顶,往 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 的集中式建筑形制。4、色彩灿烂夺目。 代表:君士坦丁堡的圣 索菲亚大教堂。 5.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典型特征及代表建筑 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典型的哥特主教堂大门朝西,平面为拉丁十字形;高尖和斜脊的屋顶、玫瑰式的花式窗棂, 三个尖拱大门,大门所在的正面有一对钟塔。 巴黎圣母院、法国夏特赫主教堂、德国科隆主教堂。 6.文艺复兴运动在建筑上的主要表现 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世俗

8、建筑的类型大大丰富,质量大大提高;建筑的型制和艺术形式都有 很多新的创造;建筑技术,尤其是穹顶结构技术进步很大;建筑师完全摆脱了工匠师傅的 身份,他们中许多人是多才多艺的“巨人” ;建筑理论空前活跃;重新使用柱式作为建筑构 图的基本因素和骨干,追求端庄、和谐、典雅、精致;许多建筑师是新的思想文化潮流的 代表,他们的作品,成为历史的里程碑。7.巴洛克建筑的特点 巴洛克是反理性的,强调动态、不安,追求个性;双柱或三柱一组的形式 ;墙面上有深深 的壁龛; 建筑雕塑化达到极点;罗马的耶稣教堂、波洛米尼罗马的四喷泉圣卡罗教堂、伯 尼尼圣安德烈教堂。 8.洛可可建筑的特点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

9、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 追求温雅细腻,千娇百媚,崇尚自然,憎恶程式,装饰母题主要是纤秀繁复的卷草;欣赏 流转变幻、繁冗堆砌,色彩上完全女性化,喜爱闪烁的光泽,墙面上大量镶嵌镜子,屋顶 挂水晶吊灯,大镜子前安装烛台,营造摇曳和梦幻氛围。 9.维也纳学派 以瓦格纳为首,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反对使用历史式样。维也纳建筑 师路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式自身之美为美” ,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 主张建筑以适用为主,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 ,强调建筑物的比例。其代表作品如维也纳 的地下铁道车站和邮政储蓄银行。代表作品是建在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 10.赖

10、特的建筑主张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 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 成部分。 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 “有生于无” ,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 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 ,就是要求 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 筑” 。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 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 11.伊斯兰建筑的共同特点 普遍建造清真寺;市场(巴扎) 、商业

11、街道、浴场、商馆和驿站很多;许多建筑都有相似的 型制:“光塔” (授时塔、宣礼塔) 、神龛米拉勃(Mirab) 、濯足亭、浴室;普遍以拱券作 为主要的结构手段;除早期建筑之外,伊斯兰建筑爱用装饰图案覆满整个建筑表面。第二章第二章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种植、养殖、观赏不分; 为全体部落成员共管共享;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直接为统治者所有,为少数贵族服务;具有相对封闭 性和内向性;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其一,所有园林向社会全体居民 开

12、放;其二,园林规划设计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其三,不仅追求观赏美 和陶冶精神情操,同时重在发挥园林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其一,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其二, 园林包涵城市, “城市在园林中” ;其三,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提供栖息 场所;其四,园林规划广泛利用生态、环境、动植物等科学;其五,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 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围的绿色景观;其六,任何工程项目开发中,都必须与园林绿 地建设相结合。 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特点(1)欧洲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 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

13、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流派,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2)伊斯兰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 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 色彩的阿拉伯园林。(3)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 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 园林。 3.园林形成的背景(1)自然环境与自然造化。 自然与生俱来的所谓的自然美,人是自然之子!自然的伟 力具有移山填海之力,鬼斧神工之技。既为人类提供

14、了生存环境,又提供了花草树木、鱼 虫鸟兽等多姿多彩的造园材料,为人类创造了山林、河湖、峰峦、深谷、瀑布、热泉等壮 丽秀美的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魅力。 (2)社会历史发展。园林的出现是社会结构的外在反映,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它必然与历 史社会结构发展相关联;社会结构的变迁也会导致园林观念的新陈代谢和发展。 (3)人们的精神需要。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来自神话仙境, 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化艺术,来自田园生活。 4.园林的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五大要素。 5.两种文化的象征(一)相同点:都将美妙的园林看成人间天堂;都将园林看作是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的情 感寄

15、托。(二)不同点:炫耀方式截然不同,主要指皇家园林;寄托在园林中的理想与愿望不同。6.自然美与人工美(请联系黑格尔的那段话,加以论述)如果这道题出题的话,则很有可能是以论述题的方 式出现。 7.绘画原则与建筑原则(还是要联系黑格尔的话,主要从建筑材料方面分析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加以论述)同样 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8.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夏殷周秦汉:园林的生成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时期;隋唐时期:园林的全盛期; 两宋时期:园林的成熟初期;元明清时期:园林的成熟后期。 9.秦时上林苑秦朝时的上林苑, “筑土为蓬莱山” ,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始于此。 10.魏晋南北朝园林特点此时期园林具有

16、承前启后的意义,其特点为:(1)再现自然表现自然,模仿自然提 炼自然:私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从写实到写意。 (2)游赏活动开始成为主导甚至唯一 的功能。 (3)私家园林出现。 (4)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之中。 (5)建筑与 其它自然诸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 (6)寺观园林大量出现。 11.隋唐私家园林兴起的背景(1)经济:地主小农经济得到恢复(2)政治:国家出现大一统局面(3)意识:儒、道、释共尊,以儒家为主,儒学重新获得正统地位;知识分子改变消极 无为态度。(4)文化:兼容并蓄,对外来文化襟怀宽容(5)文学艺术:群星璀璨、盛极一时。山水画:趋于成熟;山水画家总结创作经验,著 为“画论” ;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成为两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诗人、 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意识地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尤为明显) 。(6)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7)观赏植物栽培的园林艺术有了很大进步。 12.宋代园林的特点园林持续发展而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两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阶段。私家造园 活动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