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6178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的高考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锻炼能力,强调过程,紧扣教材,发散思维2010 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探究与未来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地理复习建议李得龙2010 年高考,作为天津市新课改第二年高考,无论是命题角度还是题目立意,都更加贴近新课改的要求,多尺度、全视角的展现出了天津市近两年课程改革的成果,可以说,是一份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质量试卷,那么,面对这样的高考趋势,未来该如何入手进行复习,下面将对 2010 年天津市文综地理试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透过试题对下一年的高考复一些看法和建议。一、2010 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地理科试卷分析(一)能力立意,不唯“偏难怪” ,但求“巧对快” ,考察考生的学习能力、解题技巧以及考场发挥的能力,

2、尤其重视对图表的解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重视“看图说话” 。2这次的天津高考试卷一改往年开篇“四幅小图”的形式,结合当下热点“上海世博会”,用一道时区题,令人耳目一新,充分切合了新课改的“生活中的地理”的要求,而该题的解题方法,也切合了新课改对学生的灵活思辨的要求。如果按照一般的解题方法,根据题目图中所给出四地经纬度一项项计算的话,固然能够解出题目,但是那不是在做选择题,而是在做一道数学大题,费时费力不说,还会为后面的解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但是如果换个思路来看的话,北京时间 4 月 30 日 20 时10 分的时候,24 时 10 分恰好为 180,这样的话,除了 3不到的范围,全球在这一

3、时刻几乎为同一天 30 日,迅速排除掉 A、D 两选项,伦敦是我们最熟悉的,正好处在 0经线,可以轻而易举的计算出伦敦区时应为 12 时 10 分,伦敦尚且为中午,新加坡就不可能为上午,所以选择 C。只要找对切入点,全题答题时间不应超过 1 分钟,这就是新课改后高考所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感受“不求偏难怪,但求巧对快”,考察的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而非单纯的靠“难”题、“怪”题对学生进行选拔。地理是离不开图表数据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表数据中获得答案,一直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就在接下来的第二题中,出题人采用四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道选择题,在解答这道题时,不应拘泥

4、于四幅图表的数值,而应直接从图表特征去判断,四个城市两个在南半球,一个在赤道,还有一个在北半球,赤道处的新加坡应该是二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高度角最大,因此 A 选项排除,巴西利亚地处南半球,不会出现夏至日比冬至日太阳高度较大的情况,而伦敦和纽约同在北回归线以北,伦敦比纽约更偏北,也确实应该比纽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那么,是不是就应该去根据纬度进行计算了呢,不需要!再仔细看看图,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竟然出现了0 度,这是只有极圈及极圈以里才会发生的情况(极夜) ,因此,C 项也被排除。地理试题中,经纬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第一组题目中,出题人却非常巧妙的将经纬度作为迷惑项出现,令考生陷入计算的

5、泥淖,新课改高考题更多考察的是学生的做题技巧和对地理知识融会贯通的程度,学会一种方法,不仅要学会因此,在做题以前一定要塌下心来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条件,在平日里也要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3(二)模式化的简答题减少,代之以探究式、导入式题目显著增多,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要求提高。卷第 12 题第三问令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说不会,干旱是高考复习时经常涉及的,可是说会的话,很多只是做过一个地区的干旱原因,很少有做过同一地区干旱程度比较方面的题型,其实这道题就是很典型的考察学生探究式思维的题型,在判断出旱情东轻西重后,马上抓住重点,为什么会干旱?因为没有水,为什么没有水?水从哪里来?天上来

6、,地上来,地下来这样顺着已有的思路分析下来的话,其实这道题目是并不难解的,只要明白究竟是什么会影响干旱,就可以得到这道题的答案。卷 12 题(3)问答题思路示意为 什 么 干 旱水 从 哪 里 来缺水大气降水地表、地 下径流降水不均引发干旱水 去 哪 了顺着下坡沿河流走了渗入地下流走了地势引发干旱下垫面引发干旱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偏喀斯特地貌,石灰 岩易侵蚀+土层薄存不住水4新课改对于学生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这样自己进行独立化思考,而非套路化,自己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自主化、探究化的进行答题。经常有同学会说,高考以前有很多关于地理大题的答题模版,背的也是滚瓜烂熟,但是为什么就是不能够在高考中得分呢,

7、总是觉得高考题和平常背的差了那么“一点点”,其实,这“一点点”就是新课改的特色, “探究式”、 “开放式”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个或两个“套路”所能够解决的,何况高考题目本身就是高水平的题目,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能力立意”为命题指导原则,题目都是以考纲中的知识点为出发点进行,只靠“套路”,靠“模版”,是出不了成绩的,抓住知识“点”,才能够获得知识“面”,尤其在地理综合题中,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视点来考察,就会有不一样的考察方向和考查内容。只有真正掌握了解体方法,举一反三,才能够在面对从未见过的题目时不至于慌张。(三)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关注当下热点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的精神, “新瓶”装“旧酒” ,

8、延展性强,用生活中的地理考察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天津高考题一贯有着非常强烈的地域特色,注重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事件相联系,这次也不例外,天津地理方面,以贝壳堤和滨海新区为线索,各考察了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题目不难,但构思巧妙。同时,除了第一题的上海世博会,2010 年天津文综高考还本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新课程精神,关注了当今国内外的两件大事西南大旱和温室效应(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题目命题不落俗套,两道综合大题看似不难,但是出题人并不就热点而热点,而是在经过深入思考后,充分对问题进行了延展,更多的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融会贯通的程

9、度。尤其是由西南大旱延展到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由温室效应联系到太阳能进而考察发展太阳能的条件,令人感到了出题人的良苦用心。很多地理知识就是这样,光有理论不行,要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子的话可以让学生更明白地理学科的作用,而这也是地理新课改的重要要求。(四)抓住主干,充分贴合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立足考纲从考点出发,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考察知识整合、理解与迁移能力,考察点分布相对全面,题目前后衔接有序,题目整体性高。高考题目无论如何出,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而这个“宗”,就是课本,就是考纲,有些同学认为高考题有些题目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比如最后一道大题的第二问“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

10、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大棚的确没有在教材中直接提及,但是如果学生能够5将知识稍微迁移一下,同时结合整道题来看想一想,上一道问的是温室效应,这道题问的就是真正的温室,那么,为什么要采用大棚技术,把它想像成盖在作物身上的被子,进一步把它迁移到大气的保温作用,它的原理是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围绕着“保温保水”这一原理,答案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所以看上去好像离教材挺远的题目,其实只要结合题目,换个思路想一想,还是从教材之中取材的, “生活中的地理学”,将课外事物与课内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有没有过分重视死抠课本,这正是新课改所要求的。除此之外,试卷中类似如卷第 4 题、卷第 12 题(5)问

11、等,提问更加直接,如卷第 4 题,就是完全根据教材知识,考察比例尺问题,而卷第 12 题,如果不明白什么叫做“旅游三要素”的话,是无法得分的。本次高考试卷不仅在题目与考纲的切合度上相当到位,题目分布也比较均匀,没有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以及初中地理都有涉及,层次分明,分配合理。(五)区域地理和地理理论充分结合,区域地理“搭台” ,地理理论“唱戏”的趋势日益明显。区域地理一直是地理高考中的重头戏,新课改下的高考中,区域地理“搭台”、地理理论“唱戏”的趋势是很明显的,对于区域地理的考察,已不再是单纯的考察某个区域的地理知识,而是依靠一个具体的区域事件,来考

12、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这将是以后新课改高考的基本模式,而这种模式也可以对高考地理复习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关这个问题将在下文详细说明。综上,作为天津市新课改实施后的第二年高考题,2010 年天津市文综试卷地理部分无论是题目的立意、视角等都有了长足的提高,试卷的信度、难度都更加合理,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考察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考察了学生的答题能力,是新课改实践的重要成果,可以说是一份“大气稳重、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高质量试卷,那么,面对这样一种越来越考察学生学习能力与答题技巧的命题趋势,在这里,我想对未来的高考地理复以下几点建议。6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地理复习建议(一)回归书本,抓住书本,充分利

13、用书本资源提高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尤其是读图与探究能力。高考内容千变万化,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考查的是书本知识,在临考复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忽视教材的作用,其实不仅高考考查的知识,高考需要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在教材之中同样有所体现,比如说读图能力,地理教材上的图片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非常广阔的,以教材必修一第 70 页的图 3-2-5,这幅图之中有相当多的地理信息可供采用,比如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的原因、非洲气候类型分部的原因等等,也正是这副图以及第 69 页图 3-2-1 的变式图,就共同构成了第 56 两题,这两道题的图看上去杂乱无章,其实正是将教材原图进行变式得出

14、的。第 5 题考察学生对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掌握情况,第 6 题则实际考察了学生对于非洲其后分布的掌握情况,四个选项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及地中海气候,这四种气候正是非洲地区所主要分布的几种气候,0一般为雨林气候,回归线附近则一般为沙漠气候,那么他们之间的正应该是草原气候,题目并不难,归根结底还是7在于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图表的解读能力,要在考试中迅速、准确的理解试题要求,把握试题信息,并给出完整、正确的答案。再如,还是卷第 13 题,第(1)问考察温室效应的原理,这道题其实就是必修 2 第81 页图 412“玻璃温室效应示意”所要展示的,相信认真看过、思考过

15、这幅图的学生,这 6 分的获得是非常轻而易举的。总之,无论题目怎么变,基本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等主干知识的考察上是保持不变的,一定要把教材钻透,不放过教材上的任何知识点。(二)练习题要做,但是不要陷入题海战术,要能“跳出来” ,有自己的一套答题方法,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在练习题的选择上不要盲目,要持之以恒。在文综学科中,地理是一门偏理的学科,大量做题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只知道做题,没有形成自己处理题目的思路与能力,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做题时一定要真正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解出这道题目的,在解出这道题目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真真正正地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同时,在做练习题时,不要总是求“难”、

16、求“偏”、求“怪”,要多做“好题”,什么是“好题”,就是指那些可以锻炼解题思维的题目,而非单纯进行背记的“套路题”,因为这种题目做多了,思想也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套路化”,这与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匹配的,未来的高考中,套路化的题目将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灵活性、思辨性的题目,另一方面,在做题的时候,与其说要多锻炼“套路”,不如说要多锻炼答题语言、答题规范更为重要,因为在高考中,套路可能套不上,但是答题语言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却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新课改和考试大纲对学生的要求。高考复习时肯定会有很多练习题要做,对于练习题的选取我的看法是,不求多,但求精,像是现在广泛使用的“53”“天利”等,但凡能够认认真真将一套练习题都做明白了,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有的学生人云亦云,哪个好就买一本,做不了多少就放下了,这样做既不能够真正起到好的复习效果,反而是费时费钱,没有什么效果可言。(三)复习时要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新课改高考中越来越考察学生对于某一个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那么,在复习时也应该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高考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