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384099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猪病的治疗与用药(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常见猪病的诊断治疗 与用药 天谷饲料公司 尚安海 猪病的分类按照致病因素不同,可以将猪病分为四个大 类: 一、病毒性; 二、细菌性; 三、寄生虫病; 四、营养及环境因素导致的其他疾病。猪病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 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发病速度、免疫情况、治疗 情况 2、临床症状: 体温、呼吸、精神、皮肤、粪、尿、行走、外观( 身体某部是否有肿胀)、病程 3、病理解剖: 多剖检几只,找出一致性病变;病程尽可能较长 4、化验: 对于难确诊的病例采合适病料化验一 、病毒病病毒病常见的病毒病有:猪瘟、口蹄疫、传染性胃 肠炎、流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蓝耳病、 圆环病毒病等。治疗原则 加强饲养管理 建

2、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对症治疗 合理使用抗病毒药 控制继发感染 加强消毒 阿糖腺苷:广谱抗病毒,对DNA病毒作用强,对疱疹病毒、痘 病毒、伪狂犬病毒有效。 阿昔洛韦:对DNA病毒效果好。 利巴韦林:对DNA、RNA病毒有效,用途广,为抗病毒首选药 。对流感病毒、痘病毒、疱疹病毒、新城疫病毒、轮状病毒等有 效。 金刚烷胺:对RNA病毒有效,用于治疗流感效果较好。 吗 啉 胍:广谱抗病毒,对流感病毒、痘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马立克病毒有效。 干 扰 素:主要有干扰素(IFN),广谱抗病毒,可治疗 许多病毒病,如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流感等病。 聚 肌 胞:聚肌苷酸聚胞苷酸,高效干扰素诱导剂

3、,广谱抗病 毒。无动物种属选择性,对多种病毒病有效。 中 药:如黄芪多糖注射液等。可诱导产生干扰素,提高机体 免疫力。 蒙 脱 石:天然纳米级材料,具有强力吸附作用,口服不吸收, 不被代谢,主要用于消化道的病毒、细菌等其它的病原体感染。常用抗病毒药(一)、猪瘟病原:是猪瘟病毒(HCV),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HCV毒株毒力可分为 强毒、中等毒力和弱毒毒株,强毒毒株可引起高死亡率的急性猪瘟, 温和型毒株则导致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低毒力毒株感染则可因感染猪 的年龄、免疫力、营养状况等而出现不同的后果。 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猪,各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对本病均易感;病猪是最 主要的传染源,感染猪可经由口

4、、鼻、泪腺分泌物和粪、尿排出大量 病毒,病死猪的血液、肉、脏器中有大量病毒存在;健康猪与病猪直 接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用水、猪舍、运输工具均会被感染; 猪的感染途径多为消化道,也能自呼吸道、生殖道粘膜或皮肤伤口感 染,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先天性震 颤仔猪,存活猪可成为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者。冬、春发病较多。症状: 潜伏期在221天间,平均7天左右。最急性型:常见于发病初期。多突然发病,症状急剧,表现高热稽留,皮肤 和黏膜有紫绀和出血斑点,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到卧地上,约经18天死 亡。急性型:此型较为多见。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稽留不退;表现精神 萎顿,行动迟

5、缓,头低尾垂,拱背、寒颤、口渴,食欲下降或停食,卧于一 侧闭眼嗜睡;眼结膜发炎,有多量黏脓性分泌物,结膜潮红,后期黏膜苍白 ,常可见有出血点,在耳根、嘴唇、四肢、腹下和外阴部有出血点;病初便 秘,排出球状带有血液或脓汁的粪球,不久后出现腹泻;公猪包皮积尿,用 手挤压可流出浑浊灰白色恶臭尿液;哺乳仔猪发生急性型猪瘟时,主要表现 神经症状,倒地抽搐、角弓反张、磨牙、痉挛等,最终死亡。急性型猪瘟大 多数病猪在感染后1020天之间死亡。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略缓和,有时好转。病程34周。慢性型:慢性型早期表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顿、体温升高;此后略好转, 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喜伏卧,行走时步

6、态缓慢无力,食欲不振,便 秘和腹泻交替。有的病猪在耳尖、尾端、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1 个月以上,有的可存活100天以上。不死者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温和型猪瘟:母猪感染猪瘟的中等毒力或弱毒毒株,常不表现病状,但可 经胎盘感染胎儿。这种先天性感染可导致流产,胎儿木乃伊化、畸形胎、死 胎、先天性震颤仔猪、弱仔;产下时外表健康的仔猪在出生后几个月中都可 表现正常,随后可能发生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或运动 失调,这种先天性感染猪瘟病毒的结果被称为迟发性猪瘟。还有一些先天性 感染的仔猪可正常生长发育,但成为猪群中的带毒猪,猪瘟后期病猪,显示腹泻, 腹部等处皮肤发绀病猪群的表现,由于

7、腹泻,使 体表污脏不堪,精神沉郁,共 济失调,后肢麻痹耳、颈、胸腹部及 后肢皮肤呈暗紫色肢端皮肤斑点出血, 公猪包皮皮肤出血肠道粘膜出血猪瘟左:肺散在出血斑点; 右:胃粘膜有出血斑点左:喉头粘膜有出血斑点; 右:膀胱粘膜点状出血猪瘟左:心外膜出血; 右:心内膜出血盲、结肠粘膜上单个 及融合溃疡猪瘟左:肾脏小点出血; 右:肾皮质区域小点出血及肾盂粘膜出血斑块脾出血性梗死,脾脏 边缘呈紫黑色,边界 清楚的隆起斑块病理变化:肉眼可见病变为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性出血、水肿、变性和坏死。最急性 型常无显著的特征性变化,一般仅见浆膜、黏膜和内脏有少数出血斑点。急 性型呈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耳下、支气管、颈部、

8、肠系膜以及腹股沟等淋巴结 肿胀、多汁、充血及出血,外表呈紫黑色,切面如大理石状;肾脏色泽变淡 ,皮质上有针尖至小米状数量不等的出血点,少者数个,多者密布如麻雀蛋 ,肾盂处也可见到;脾脏边缘有时可见黑红色的坏死斑块,突出于被膜表面 ,称为出血性梗死。肝脏变化不大。多数病猪两侧扁桃体坏死。消化道病变 表现在口腔、牙龈有出血点和溃疡灶,喉头、咽部黏膜及会厌软骨上有程度 不同的出血;胃和小肠黏膜出血呈卡他性炎症。大肠的回盲瓣处黏膜上形成 特征性的钮扣状溃疡。亚急性型全身出血病变较急性型为轻,但坏死性肠炎和肺炎的变化较明显。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全身出血变化不明显。由于磷钙代谢扰乱, 断乳病猪肋骨

9、未端与软骨交界处的骨化障碍,见有黄色骨化线,该病变在慢 性猪瘟诊断上有一定意义。温和型猪瘟的病理变化一般轻于典型猪瘟的变化,如淋巴结呈现水肿状态, 轻度出血或不出血,肾出血点不一致,膀胱黏膜只有少数出血点,脾稍肿, 有12处小梗死灶,回盲瓣很少有钮扣状溃疡,但有时可见溃疡、坏死病变 。防制 1. 治疗 尚无有效疗法。对贵重种猪,在病初可用抗猪瘟血清抢救,同群猪可用 抗血清紧急预防,但抗血清治疗很不经济。 2. 平时的预防措施 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防止引入病猪或带毒猪 ,按照免疫程序高密度地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是预防猪瘟发生的重要环 节。猪瘟的免疫程序可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订,一般

10、公猪、母猪每年春秋 各注射猪瘟弱毒疫苗1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注射。对仔猪可采用两种免 疫程序: 一般情况下,于2030天龄第1次免疫,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 影响,第一次免疫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6070天龄第2次免疫; 发生 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在吃初乳前注射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待2小时后 再自由哺乳,即所谓超前免疫,于6070天龄时再加强免疫一次。 3. 流行时的防制措施 (1) 封锁疫点 在封锁地点内停止猪群的移动和外运,至最后一头病猪死亡或处 理后3周,经彻底消毒,才可解除封锁。 (2) 对全场所有猪进行测温和临床检查,病猪以急宰为宜,急宰病猪的血液、内 脏和污染物等应就地深埋,

11、肉经煮熟后可以食用。如刚发现疫情,最好将病 猪及其污染物及时处理、深埋,拔掉疫点,以免扩散。凡被病猪污染的猪舍 、环境、用具、吃剩的饲料、粪水等都要彻底消毒。 (3) 紧急预防接种 对疫区内的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区的猪,应立即注射猪瘟疫 苗,剂量可增至常规量的24倍。 (4) 禁止外来人员入内,场内饲养员及工作人员禁止互相来往,以免散毒和传播 疫病。 (5) 对带毒综合征的母猪,应坚决淘汰。这种母猪带毒而不发病,病毒可经胎盘 感染胎儿,引起死胎、弱胎,生下的仔猪也可能带毒,这种仔猪对免疫接种 有耐受现象,不产生免疫应答,而成为猪瘟的传染源。(二)、口蹄疫(FMD)病原:口蹄疫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中,

12、属微核糖核酸科口蹄疫病毒属,有O型、A 型、C型、Asia-1型(亚洲1型)、SAT1(南非1型)、SAT2(南非2型) 、SAT3(南非3型)等7个血清主型,每个主型内又有若干个亚型。不同血 清型的病毒感染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但无交互免疫性,例如患过 O型口蹄疫的猪康复后,仅对O型病毒具有抵抗力,遇到其他型病毒的感染仍 会发生口蹄疫。、 流行病学:对口蹄疫病毒易感的动物主要是牛、猪、羊、鼠等33种野生动物。自然发病 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通过水泡液、排 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散感染力极强的病毒,污染饲料、 水、空气、用具和环境。屠宰后未经

13、消毒处理的肉品、内脏、血、皮毛和废 水极易造成广泛传播。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首先在其咽喉部及肺部上皮细 胞中贮存并不断增殖。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 倍,因 此在猪舍内迅速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源性感染。本病通常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亦能经伤口甚至完整的黏膜和皮肤感染。 精液、奶汁亦含有大量病毒并能传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温和光照强度等自然条件对口蹄疫病毒的存活 有直接影响,因此本病的流行又可表现出季节性,一般是冬春低温季节多发 ,夏秋高温季节少发。易感猪高度集中,一旦被感染则极易形成口蹄疫的爆 发流行。猪口蹄疫主要症状 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腭部、

14、颊部以及舌面黏膜 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 位。病猪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 ,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 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 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 痊愈。口蹄疫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仔猪受感染时,水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和心肌炎,致死率高达 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病毒侵入易感动物机体后,首先在侵入部位的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浆液性 渗出而形成原发性水泡(第

15、一期水泡),通常不易发现。13天后病毒进入 血液引起体温升高和全身症状。病毒随血流到达嗜好部位,如口腔黏膜、蹄 部和乳房皮肤的表层组织增殖,形成继发性水泡(第二期水泡)。水泡破裂 后,体温随即下降至正常,血液中的病毒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病猪进入恢复 期。病毒侵入仔猪心肌组织内,致使心肌变性或坏死而出现灰白色或淡黄色 的斑点或条纹,俗称“虎斑心”。猪口蹄疫蹄叉部水泡破溃, 蹄冠部水肿蹄踵部水泡破溃猪口啼疫虎斑心左:蹄部水疱破溃; 右:鼻镜水疱破溃综合防制 1. 疫苗与免疫目的是保护易感动物,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降低口蹄疫流行的严重程度和流行 范围。现行油佐剂灭活疫苗的注射密度达80%以上时,能

16、有效遏制口蹄疫流行。疫苗 接种可分为常年计划免疫、疫区周围环状免疫和疫区单边带状免疫。实施免疫接种应 根据疫情选择疫苗种类、剂量和次数。常规免疫应保证每年23次,每头份疫苗含 3PD50(即使群体50%的动物得到保护的疫苗使用剂量)以上。紧急预防应将每头份 疫苗提高到6 PD50,并增加免疫次数。 2. 发生猪口蹄疫时的紧急防制措施(1) 坚决扑杀病猪及其同群猪(同栏猪),电击或药物注射处死,23%苛性钠彻底 消毒环境。未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常规苗5亳升/头或高效苗3亳升/头),15天 后加强免疫一次;猪舍及周围环境每天喷雾12次,用1:500浓度的灭毒净全面消 毒;限制猪群的移动;严密观察疫情动态并及时报告当地防疫指挥中心,防制疫情蔓 延。(2) 如果疫情来势凶猛,疫苗紧急接种无效时,则应立即封锁整个猪场,报告防疫指 挥部,动员和组织人力物力严密监视周围地区易感染动物,阻断交通,设立消毒检疫 哨卡。猪场应封锁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