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3995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接本 水质工程学集中备课知识点(2010年版本,变化不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题型:选择题 201=20名词解释 25=10简答题 30(5 至 6 题)问答、论述 102=20计算题 102=20说明:前半部分备课内容是按章节讲的,从绪论到消毒,后半部分备课内容是按考试题型讲的,主要强调了名词解释,问答,计算三个部分,有些内容就产生了前后重复的现象。有些知识点给出了解释,供你参考,大部分知识点没有具体内容,但是教材上都容易查找。其他参考资料:给水工程 ,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 前半部分前半部分绪论绪论自然社会循环 给水、污水处理对象及其区别分工水质与水质标准水质与水质标准杂质的分类,水质特点 水中常见污染物的表征指标 富营养化概念、危害 水体自净的标准指标 生活

2、饮用水标准 GB5749-2006:项数、分类及排序先后,浊度、氯消毒、细菌、大肠菌群 等指标数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共五类,3 类以上可作为饮用水水源地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B,二级,三级水的处理方法概论水的处理方法概论各类单元处理的原理和作用 反应器类型:(给水工程,补充,计算题) 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 t=1/k* ln(Co/Ci)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 t=1/k(Co/Ci-1) V=Q*t Cn/Co=(1/(1+kt) )n T=t*n 推流式反应器(PF) t=1/k* ln(Co/Ci)

3、给水的常规处理工艺,增加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 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凝聚和絮凝凝聚和絮凝表征水中胶体物质含量的主要水质参数是浊度,去除过程也称为除浊 胶体稳定性:带电稳定性,胶体结构,双电层,图示动力稳定性溶剂化作用 混凝机理:概念,作用,能根据现象分析原因特殊现象:再稳(由无机混凝剂过量投加引起) ,不凝聚(有机长链混凝剂过量 投加)对某种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分析,注意考虑几种主要作用在净化水时投加混凝剂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混凝剂的电性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作用,使水中胶体和泥砂去除。絮凝:异向、同向絮凝概念 同向絮凝:由机械或水力搅拌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同向絮凝 异向絮凝:由布朗运动所形成的

4、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异向絮凝。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各自影响规律试述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低温水混凝剂水解困难; 低温水的粘度大,布朗运动减弱,碰撞机会减小;低温水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低温水的 PH 提高,相应混凝最佳 PH 也提高。混凝剂的分类:常用的三种混凝剂及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铁、聚合铁等无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等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混凝药剂选用原则 絮凝同向动力学 G 值推导分析,理想絮凝反应器反应时间计算混合絮凝的不同作用和要求:在混合阶段,颗粒微小.异向絮凝为主,对水进行剧烈搅拌的目 的使药剂快速、均匀的分散于水中以利于混

5、凝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故混合快速剧烈, G=7001000s-1 ,时间 T0.90.95 加大水力阻抗 s2:大阻力配水系统:穿孔管配水系统。定量均匀布水工作稳定,水头损失 大。 减少水力阻抗 s1:小阻力配水系统:格栅、孔板、穿孔渠、虑头。布水不均匀,反冲洗水 头损失小。15、V 型滤池特点 172 1)滤料粒径较粗,均匀性好,反冲洗不致产生水力分级,滤层不易堵塞,故过滤周期长; 2)气水反冲洗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冲洗水量大大减少。16、加氯曲线(氨、自由性、化合性、方程、折点加氯)212 OA:水中杂质把氯消耗光; AH:氯与氨发生反应; HB:氯与氨继续发生

6、反应,产生化合性余氯; BC:水中氨消耗完,开始出现自由性余氯。17、氯消毒的副产物危害及其控制 P212 氯化消毒副产物(DBP):三卤甲烷(THM)和卤乙酸(HAA) 危害:致癌。 控制:强化混凝(消除 DBP 前驱物) ;粒状活性炭吸附(去除没有被混凝沉淀所去除的 DBP 前驱物) ;膜过滤。18、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184 活性炭的性质(物理、化学、吸附性质) ;吸附质的性质;其他(pH、无机离子组成及含 量、无机沉淀) ;活性炭与水处理化学药剂的反应19、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组成 233 离子交换剂是一类带有活性基团的网状结构高分子化合物。 结构:骨架+带有可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固

7、定离子+可交换离子)20、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活性污泥法) (微生物组成:细菌等,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 生长规律,四个阶段) 。溶氧,传质途径(双膜理论) ,性质提高效果,影响传质因素21、污泥膨胀的原因 414 活性污泥膨胀:是随着污泥膨胀的发生,污泥的沉降性能发生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 正常的分离,澄清液稀少(但清澈) ,污泥容易随出水流失。 原因:(1)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或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多的污水;(2)腐化或早期消化的废 水,硫化氢含量高的废水;(3)N、P 含量不平衡的废水;(4)含有毒物质的废水; (5)高 pH 值或低 pH 值废水;(6)混合液中 DO 浓度太低;(7)缺乏一

8、些微量元素的 废水;(8)曝气池混合液受到冲击负荷;(9)污泥龄过长及有机负荷过低,营养物不足;10(10)高有机负荷,且缺氧的情况下;(10)水温过高或过低。22、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对比/生物膜法特征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1)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多样化,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 2)生物的食物链长;3)分段运行与优势菌属。 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1)耐冲击负荷,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2)微生物量 多,处理能力大、净化功能强;3)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易于沉降分离;4)能够处理低浓 度的污水;5)易于运行管理,节能,无污泥膨胀问题。23、好氧厌氧特点对比 厌氧生物处理特点: 优点:能耗

9、少、运行费低;污泥产量少;营养盐需要少;产生甲烷,可作为潜在的能源; 可消除气体排放的污染;能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可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和容积负荷; 厌氧污泥可长期储存,添加底物后可实现快速响应。 缺点:欲达到理想的生物量启动周期长;有时需要提高碱度;常需进一步通过好氧生物处 理达到排放要求;低温条件下降解速率低;对某些有毒物质敏感;产生臭味和腐蚀性物质。24、活性污泥法的演化 传统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延时曝气、分段进水、吸附再生、高负荷、完全混合 、纯氧25、生物膜法的概念、组成 生物膜形成过程:废水流经载体表面时,微生物向载体表面输送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固定 化后就形成了生物膜。它生长于载

10、体表面,其中的丝状菌相互缠绕并蔓伸于水中,使生物 膜呈现立体结构。当废水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有机营养物、微量元素及溶解氧时,微生物在 填料表面生长繁殖。微生物可在其自身通过代谢途径产生的胶质粘膜内活动,使微生物的 数量不断增长,并使其从载体表面向外伸展。由于微生物不断繁殖增长,生物膜的厚度不 断增加,当膜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氧气不能透入的膜内侧深部即转变为厌氧状态,表 层仍然为好氧状态。由此形成由好氧和厌氧两层组成的生物膜。 成熟标志:生物膜沿水流方向分布,其上由细菌及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对有机 物的降解功能都达到了平衡和稳定状态。26、BAF(曝气生物滤池) 、氧化沟(三类) 、AB、

11、SBR、生物氧化床、UASB(三相分离 器)的原理、运行方式、特点BAF:进水水流向下,空气从距滤料底部 30cm 处向上通入,二者形成逆流,从而增加了 气水接触时间,有利于氧的转移,充分发挥下层滤料表面生物膜的氧化降解作用。由于滤 料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使池中容纳着大量微生物,提高了整个曝气生物滤池的储物能力, 延长反冲洗周期。处理水由底部出水系统收集到出水渠,进入集水池。当滤池运行到一定 时期,随着生物量和滤层中截留杂质的增加,水头损失也增大,水位上升,此时需对滤料 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一级处理设施。 特点:优点:1)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2)出水水质较好;3)氧的传输

12、效率很高; 4)抗冲击负荷能力强;5)易挂膜,启动快。缺点:对进水 SS 要求高;水头损失较大,11水的总提升高度较大;在反冲洗操作中,短时间内水力负荷较大,反冲出水直接回流入初 沉池会对初沉池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产泥量相对于活性污泥法稍大,污泥稳定性差。因 设计或运行管理不当还会造成滤料随水流失等问题。氧化沟:UASB:升流式反应器运行时,废水自下部进入反应器,并以一定上升流速通过污泥层向 上流动。进入底物与厌氧活性污泥充分接触而得到降解,并产生沼气。产生的沼气形成小 气泡,由于小气泡上升将污泥托起,即使在较低负荷下也能看到污泥层有明显的膨胀。随 着产量的增加,这种搅拌混合作用更强,气体从污

13、泥层内不断逸出,引起污泥层沸腾流化 状态。污泥层由大量的颗粒污泥构成,污泥层的颗粒随着颗粒表面气泡的成长向上浮动, 当浮到一定高度由于减压使气泡释放,颗粒再回到污泥层。很小的颗粒或絮状污泥一般存 在于污泥之上,形成悬浮层。悬浮层生物量较少,由于相对密度小,上升流速较大时易流 失。27、污水厌氧处理机理(三阶段理论,限制因子、影响因素) (污泥的厌氧消化原理。污泥 处置原则。污泥处理一般方法) 四个阶段:水解、产酸发酵、产氢产乙酸、产甲烷。 水解阶段:水解阶段:复杂非溶解性有机物质在产酸细菌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 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影响因子: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有机物质的组成

14、部分,如木质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与脂肪的质量分数;有机质颗粒的大小;pH 值;氨的浓度;水解产物浓度。水解速度常数 Kh。 产酸发酵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酸发酵细菌(AFB)将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 (VFA)和醇为主的末端产物,同时产生新的细胞物质。 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HPA 将产酸发酵阶段 2C 以上的有机酸(除乙酸)和醇转化为乙酸、 H2、CO2 的过程。几种有几酸产氢产乙酸速率:乙醇乳酸丁酸丙酸。 产酸阶段影响因子:pH 值(3.58) 、氧化还原电位(ORP=-200-300mV,ORP-50mV 时: 丙酸型发酵) 、碱度、温度、水力停留时间和

15、有机负荷。 产甲烷阶段:产甲烷阶段:严格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将乙酸、甲酸、甲醇、甲胺和 CO2、H2 等转化为 CH4 和 CO2 的过程。 影响因子:pH 值、ORP、有机负荷率、温度、污泥浓度、碱度、接触与搅拌、营养、抑制 物和激活剂。污泥处置原则: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污泥处理一般方法:浓缩、稳定、调理、脱水。 浓缩:利用重力或气浮方法尽可能多地分离出污泥中的水分。 稳定:利用消化,即生物氧化方法将污泥中的有机固体物质转化为其他惰性物质,以免在 用作土地改良剂或其他用途时,产生臭味和危害健康;或采用消毒方法,暂时抑制微生物12的代谢避免恶臭。 调理:利用加热或化学药剂处理污泥,

16、使污泥中的水分容易分离。 脱水:用真空、加压或干燥方法使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分离,减少污泥体积,降低储运成 本;或利用焚化等方法将污泥固体物质转化为更稳定的物质。28、土地处理概念、净化机理 563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污水有节制地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吸附、过滤与净化作用和自我调节功能,使污水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净 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得以再利用,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获得增产。 净化机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与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与化学沉淀、微生物的代谢作 用下的有机物分解,植物吸附和吸收作用。29、脱氮除磷:N 的转化 N、P 去除原理。典型处理工艺 P416 物理化学脱氮:吹脱、折点加氯、选择离子交换、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电解法 生物脱氮原理:N 的转化: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 典型处理工艺:悬浮生长型:活性污泥法、氧化沟附着生长型: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动床 传统脱氮工艺: 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A/O 工艺:30、A2/O。单元,作用。为什么要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