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3905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龙坡区西彭一小九龙坡区西彭一小_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年级语文(下册)_学科备课活页学科备课活页学科组长签名处:_ _教导主任签名处:_ 课 题: 1 草原 (第一课时) 备课人: 牟陈倩 时 间: 2012 年 2 月 6 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 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 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 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 指导学生正确、流

2、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确定与重、难点确定与 突破:突破: 重点:在体 会蒙汉人民之间 的深厚情谊。 难点:感受 作者对草原的热 爱和依恋之情。 亮点预设:亮点预设: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课堂环节:(注明所用时间)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2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价。3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4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

3、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多媒体运用:多媒体运用: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 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 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 ,描写草 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

4、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三、领略草原风光美。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

5、样的变化? 这两种感受可以调换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进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10背诵第一自然段。(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 (配乐)四、总结四、总结。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

6、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九龙坡区西彭一小九龙坡区西彭一小_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年级语文(下册)_学科备课活页学科备课活页学科组长签名处:_ _教导主任签名处:_ 课 题: 草原 (第二课时) 备课人: 牟陈倩 时 间: 2012 年 2 月 6 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 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 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 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

7、恋之情。 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确定重、难点确定 与突破:与突破: 重点:在 体会蒙汉人民 之间的深厚情 谊。 难点:感 受作者对草原 的热爱和依恋 之情。 亮点预设:亮点预设: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课堂环节:(注明所用时间)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感悟草原人情美。二、感悟草原人情美。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风情。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

8、学生的发言板书.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多媒体运用:多媒体运用: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 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 人情。 2.歌曲天堂 ,描写草原 生活的乐曲一首。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一、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2)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那么那么_ 不管总_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5组内交流。6全班交流。(1)第二自然段-迎客A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9、B重点理解以下句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以及草原上的热闹场面。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C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D练习背诵本自然段。(2)第三自然段-相见A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B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C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

10、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从“总是“和两个 “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D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四自然段-款待_ 二、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句子:_(把_ 比作_)三、把“一碧千里”一类的词语找出来,摘抄积累;再把课外读到的写下来。课文里的: _ 以前读到过的: A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

11、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B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4)第五自然段-联欢A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B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队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

12、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草原风光美 -人情美 (草原风情画)高歌-低吟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热爱-依恋九龙坡区西彭一小九龙坡区西彭一小_五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_学科备课活页学科备课活页学科组长签名处:_ _教导主任签名处:_ 课 题:2*丝绸之路 备课人: 牟陈倩

13、 时 间: 2012 年 2 月 6 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 1会认九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 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读懂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 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确定与重、难点确定与 突破:突破: 1引导学 生理解古丝绸之 路上的故事情景, 感受东西方文化、 商贸交流的繁荣。2了解丝 绸之路在东西方 发展历史上的重 要作用。 亮点预设:亮点预设: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4、:课堂环节:(注明所用时间)一、一、 交流谈话,激发兴趣。交流谈话,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3是啊,我国的西部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享誉世界,而且它的沿途有着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二、二、 欣赏石雕,激发想象。欣赏石雕,激发想象。1在丝绸古道上,经商的驼队络绎不绝,悠扬的驼铃声在大漠中响起,你想看看当年那繁华的情景吗?2播放课件(由课文中的插图和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组合而成) ,生边观察,边与同桌叙述。3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情景。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多媒体运用:多媒体运用: 1师

15、生各自搜集古丝绸 之路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其他 相关资料。 2了解丝绸古道上的风 土人情。 3阅读段万翰等编著的 世界五千年 。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4今天,这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就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作者也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描写。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5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6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栩栩如生、矗立、飘忽“的理解。三、深入了解,明确意义。三、深入了解,明确意义。1在漫漫黄沙中,一条丝绸古道从古都长安向远处延伸,一直延伸到罗马。商旅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这巨型石雕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师板地图促进理解)2你可知道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吗?哪些人的故事与这条丝绸之路紧密相连?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4小组交流:(1)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你还有什么补充?教师适时板书:科学技术 文化艺术 动物植物 友好往来 共同发展(2)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3)哪些人和这条丝绸之路有关?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他们的故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