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教案

上传人:lc****zq 文档编号:4383453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经典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诵读经典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诵读经典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诵读经典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诵读经典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诵读经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经典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诵读经典教案诵读经典教案(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白日依山尽,

2、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自由读。3指名读。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

3、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3师小咏鹅 教学目标:1、识字与拼音结合,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6个生字。2、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3、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字词卡片。2、 学生准备手工材料或彩色画笔。教学流程:一、 引入1、 猜谜语,激趣导入。 (“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2、创设情景,图画展示,教师描述:骆宾王真聪明,7岁就能做诗,你们今年

4、也七岁了,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鹅这首诗吧。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2、 圈一圈。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3、 找一找。把最喜欢的一行诗多读几遍。2、 画一幅美丽的白鹅图 。三、 识字1、 同桌互查字音。2、 “找朋友”游戏。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学生用生字回答。3、 请一名学生当老师领大家读。4、 你还有哪些字不认识?请别人帮忙。四、 熟读课文1、 朗读。把你喜欢的诗句或全诗读给大家听,并请小伙伴们评一评。2、 师范读。借助图画,引导学生观察从什么地方看出白鹅美丽,抓住表示动作和颜色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3、 生练读、指名读、同桌读、挑战同学读。4、

5、读全诗,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五、 表演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六、 练习1、 读字练习。男女生轮读、接读。小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4默写课文。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 (板书:2小池)2介绍作者:这首诗

6、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 (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3学生自由读诗。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5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指导一、二句。(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7、)(4)学生自由练读。(5)指名读。(6)男女比赛读。2指导朗读三、四句。(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5)全班朗读。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

8、。 (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1全班比赛背。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六、指导生字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 “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七、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山行教学目标:1、 智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情感

9、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3、 技能目标: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渲染意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当寒冷的深秋到来时,在山林中能欣赏到怎样的画面呢?请看:(画面以行书诗文为前景,以山水国画为背景,配上民族音乐,渲染出诗歌特有的古典意境,在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教师随机导入新课)二、感受情境,发现问题,明确目标1、自由朗读古诗,结合图片,思考:诗文大致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作者怎样的

10、感情?你想从这首诗中读懂什么?2、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出示学习目标:(板书课题)*理解词义句意,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尝试学习, “扶放”结合 1、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一行,想想,主要写的什么?读后指名回答。2、 “远上”、 “斜”、 “寒山”这几个词告诉了我们山的什么特点?(先查字典)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第一句简单画下来。 (师展示画得正确的作品)你能在他们的画上找出“远上”、 “斜”、 “寒山”吗?4、指导串讲句意:出示训练: 望去,一条 小路 地在 上延伸。 (板书:远上

11、寒山)5、总结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第一行诗文的步骤是什么?指名回答,师小结:先解字词,再串句意。6、大家看看图,山上有什么景物?指名回答。 (板书:白云生处)8、小结:诗人站在山脚,远远望到山林是什么样子?指名回答,板书:远望山高。8、你想想,深秋的山林中还会有些什么呢?激发想象,小组讨论,指名回答。9、大家想象真丰富,让我们一齐在读中品味这山林的美景吧!学生诵读。10、看到这样的美景,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做呢?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小组讨论理解三四行。分小组汇报结果。根据汇报板书(停车、霜叶) , (近景壮美)11、反复诵读全诗12、学生串讲全诗含义。二、 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这首古诗词句

12、精辟,让人回味,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这些次能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2、 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板书:热爱大自然)三、 指导诵读诗句。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四、 布置作业1、我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的美景2、搜集2首借景抒情的古诗3、思考:根据本课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三首古诗悯农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 (皿字底);读写“锄禾“、“辛苦“,会用“辛苦“写句子。2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3会背诵、默写课文。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

13、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单音节词和“锄禾“、“粒粒“的词义。2识记“餐“。3懂得“许“与“禾“之间的联系。难点:1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如何爱惜粮食。2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学时间2课时镍前准备投影片,投影仪、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你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年级学过一篇课文,是讲白米饭怎么来的,谁来背背? (指名背、齐背)2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古诗写农民伯伯是怎样辛辛苦苦种粮食的:出示课题,锄:金字旁,右边一个“助“:“锄“就是锄头,一种农民劳动用的工具;禾:是禾苗,庄稼的苗苗。3谁

14、知道“锄禾“的意思?看图说:锄禾就是给禾苗除草、松土。4这首诗是古时候-位大诗人写的,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会背这首诗,你们想学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听老师范读课文,观察投影片;2学生白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准确并划出新词。3指名试读课文,师生评价。4教学生字:你是怎么学会这个字的。盘:教学皿字底。餐:上下结构,食部。重点书空。皆:上下结构,上面是“比“,下面是“白“。辛:上下结构,立字头。5齐读课文。三、细读课文,理解诗意。1看图说话,理解第1行诗。(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2)什么时候,农民伯伯在锄禾?你从图上哪里看出来?从诗句中哪里看出?教学“日当午“的意思:“日“就是太阳,“当午“就是

15、中午。(3)小朋友刚才说的就是这行诗的意思,谁再来用“什么时候,太阳怎么样,农民伯伯怎么样“说说它的意思。2看图说话,理解第2行诗。在这样火辣辣的太阳下面锄禾,农民伯伯是多么-辛苦呀!图上哪里看出他辛苦?读第2行诗,说诗意。3朗读第1句诗,说说诗意。(1)指名读诗。(2)自由练说诗意。(3)指名说诗意。(4)练习:课后第1题。4感情朗读第1句。(1)指名读、范读比较。(2)指名读。(3)齐读。(4)齐背。5理解第2句诗。(1)农民伯伯种粮食是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呢?(2)踌人也是这么想的,他把小朋友的话写成诗句,就是这样-(出示诗句),齐读。 ,(3)这句诗中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随机点拨:

16、知:知道。盘中餐:碗里的饭。粒粒:一颗一颗。皆:都。(4)指名试说涛意,师生评议。(5)用“辛苦“说句子。6感情朗读第2句。(1)指名读:(2)齐读。(3)齐背。四、反复练读,体悟情感。1跟师练读。2指名读。3跟读得好的学生练读。4齐读。5同桌练说整首诗的诗意五、书写指导。锄:中间下面一笔是提。餐:最后一笔是点。六、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题。第二课时复习巩固。1认读生字卡片。2扩词:锄-餐-汗-3指名朗读课文。二、练说诗意。1同桌一人读诗,一个释诗。再交换。2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三、背诵课文。1跟着录音轻声背。2看图背诵。3指名背诵,评价。4齐背。四、总结导行。1学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2你平时是怎样爱惜粮食的?3、行为辨析:作业本第4题。4总结: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