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3228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战国中期的地理形势与列强纵横谋略之成败 宋杰 中国 出自先秦战略地理研究 1999 一 战国中期的政局演变及其时代特点 (一)由魏国独霸转为七雄并立 (二)战争更加残酷激烈 (三) “合纵” 、 “连横”的出现与流行 二 公元前 4 世纪中叶战国的政治地理格局 (一) “战国”地区和周边地区 (二) “战国”地区的四个亚区 三 强国争霸战略的地理分析 (一)对枢纽地带(韩魏)的争夺 (二)对主要兵力投入方向的选择 (三)结交盟友、孤立强敌 齐魏“马陵之战”以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要变化,群雄并立对峙,列国纷纷实行“合

2、纵” 、 “连横”的军事外交战略,尽量联络与国,壮大自己的力量,孤立和打击敌手,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其中最为强大的齐、秦、楚国各展图谋,竟成帝业,经过激烈反复的角逐,秦国终于挫败齐、楚两强,形成了对山东六国的巨大优势,从而开始了兼并大下的统一战争。本文探讨的是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政治力量的地域分布态势,并从地理角度来分析列强所实施的战略之特点及其成败原因。 一 战国中期的政局演变及其时代特点 注 战国的历史发展到公元前 4 世纪中叶,出现了新的政治局面其引人注目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由魏国独霸转为七雄并立 战国初年,魏文候任用李悝、翟黄、乐羊、吴起等贤臣良将,变法改政,行“尽地力之教” ,致

3、使国富兵强;对外扩张连连告捷,辟地千里、魏惠王曾“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注:战国策秦策五 。 ,称霸中原,盛极一时,但因树敌过多,在马陵之战中惨败于齐,随后又被秦军袭破,失河西之地;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 334323 年,先后发生了齐魏“徐州相王”和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 ,出现了七雄并峙交锋的混乱形势。它们彼此间虽然略有强弱之分,但实力相对均衡,并没有一国能够占据绝对优势;各邦诸侯“握其权柄,植其政令,下无方伯,上无天子,力征争权,胜者为右” 注:淮南子要略 。 。 (二)战争更加残酷激烈 1. 战国前期,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的人口、财力取得巨大增

4、长,这就为军事冲突规模扩大、时间持久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战国策赵策三所言:“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 2冶铁技术的普及,使铁兵器的制造和应用得到推广,武器装备水平迅速提高,大大加强了杀伤能力;而战术的改进、兵法的运用,也明显促成了战争的伤亡增多。一次重大战役,往往“伏尸数十万,破车以千百数,伤弓弩矛戟矢石之创者,扶举于路” 注:淮南子冥览训 。 。 3. 战争的性质和目的也有所变化。春秋时期的大国征发主要是为了争夺霸权,被攻者一旦表示臣服,签订城下之盟,对方通常就会收兵息战。如楚庄王道:“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 注:史记郑世家 。 。而战国时期的出征,基本上是以兼并城池和

5、土地为目的,斗争常常是你死我活;冲突更加频繁、剧烈。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注:孟子离娄下 。 。 (三) “合纵” 、 “连横”的出现与流行 在群雄实力均衡、战事酷烈的新形势下,诸侯各国都注重采用“合纵与“连横”的谋略,也是这一历史阶段的醒目特点。刘向战国策书录说当时, “兵车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转、代、厉之属。生从(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 “合纵” 、 “连横”是一种政治斗争的策略, 韩非子五蠹篇称:“从

6、(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徐中舒先生对此解释道:“所谓合纵连横,原是以三晋为主,北联燕,南联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 注:徐中舒:论战国策的编写及有关苏秦诸问题 ,载历史研究 ,1964(1) 。 、这是因为“合纵” 、 “连横”思想发源于三晋,三晋与燕、中山、宋等国在实力上略逊齐、秦、楚一等,需要在彼此间或与强国结盟未保护自己,求生存,图发展。 战国策燕策二:“又譬如车士之引车也,三人不能行,秦二人。五人而车因行矣。今山东三国弱而不能敌秦,索二国,因能胜秦矣。”但是它很快流行开来,也被其他国家的统治者们

7、接受和采用了。 “合纵”与“连横”的宗旨都是强调“择交” ,即在审时度势的情况下选择和结交盟友,以求联合制敌,形成力量对比上的优势,作为保持自己、削弱敌人的手段。所谓“恃连与国,约重致约,剖信符,结远援,以守其国家,持其社稷” 注:淮南子要略 。 。 “择交”被看做是国家要务,如苏秦所言“安民之本,在于挥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 注:战国策赵策三 。 。 因为诸侯之间的战争并不仅是两国的彼此交锋,常常要波及和牵动邻邦,所以列国的统治者必须根据时局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确定盟友和敌人,组成各种军事集团;并相互策应,协调兵力,以此牵制和打击对手。由于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各国间

8、的联盟关系也在不断改变。 “邦无定交,上无定主” ;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直到泰国数次破楚,在公元前 284 年,又操纵五国联军伐齐获胜,使齐、楚皆衰,秦独强于海内,开始了统一战争的步伐,才揭开战国历史新的一页, “合纵” 、 “连横也被赋予了“摈秦 、 “事秦”的特定内容 注:参见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周安王 15 年曰:“南北曰纵。纵者,连南北为一面向以摈秦。 ” “东西曰横。横者,离山东之交,使之西向以事秦。 ” 史记索隐项羽本纪:“文颖曰:关东为外(纵) ,关西为横。 高诱曰:关东地形从(纵)长,苏秦相六国,号为合从(纵) 。关西地形横长,张仪相秦,坏关东从(纵) ,使与秦合

9、,号曰连横。 ” 。 。 在上述历史阶段,列国所奉行之军事外交战略的具体情况和各自特点如何?孰优孰劣?它们和当时的地理形势有什么关系?下文将给予详细论述。 战国中期形势图 二 公元前 4 世纪中叶战国的政治地理格局 公元前 334 年,魏国在接连惨败于齐、秦之后,惠玉被迫协同韩及其它小国诸侯赴徐州朝见齐威王,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即所谓“徐州相王” ;此后中国进入了群雄角逐、纵横捭阖的混战时期。其概况如史记秦本纪记载,除了秦国虎踞关中, “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候并。淮洒之间小国十余。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 ” (一) “战国”地区和周边地区 依据当时各个邦国、

10、部族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综合特征,东亚大陆在地域上可以划分为两个较大的历史民族区域: 1、 “战国”地区 华夏农耕民族居住生活的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至云贵高原、五岭和长江下游的楚越边境,东临大海,西达陇阪、巴山和三峡。主要分布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及若干中小诸侯。 “战国”这个名词,今人多用来代表春秋以后至秦统一前的历史时代,而古人起初则是专指当时活动于中原及附近区域的那些诸侯国家;狭义的说法仅指七雄,见战国策赵策三 “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 ” 战国策燕策一:“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广义的说法则把中山、宋、鲁、卫几个中等邦国包括进去,如刘向战国策书录叙说

11、当时:“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这样说的原因,是由于那些“千乘之国”也具有一定实力,虽然比不上七雄。但也能够对时局产生某些积极的影响,和强邻抗衡。 战国策齐策五载:“日者,中山悉起而应燕、赵。南战于长于,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 ”宋康王也曾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 注:战国策宋卫策 。 。 “战国”所在的华夏诸邦具有悠久的文明传统。皆称为“冠带之国” 注:参见韩非子有度篇:“魏安厘王攻赵救燕,取地河东,攻尽陶、卫之地;兵四布于天下,威行干冠带之国。 ”太田方注曰:“冠带之国诸夏也。蛮、夷被发左衽,异于诸夏采服冕章。 ” ;春秋以来铁器、牛耕在内地的普及,有

12、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多数国家已经过渡到封建制。相对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它们的经济、文化发达。军事力量也更为强大。七雄之间的战争结果,决定着由哪股政治势力担任政坛的最高主宰,支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命运。 2、周边地区 戎秋、羌、越与南蛮、西南夷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地区,其北部有东北平原、蒙古高原,西有陇西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南部则包括云贵高原及东南沿海区域的丘陵、平原,围绕在战国诸侯所在的地区之外、周边地区的北部、西北有东胡、楼烦、林胡、乌氏、义渠、朐衍、绵诸、貉、西羌等戎狄部族,生活环境较为艰辛,干旱少雨,不利垦殖;“五谷不生,惟黍生之” 注:孟子告子下 。 ,故皆为游牧

13、民族。它们多处于原始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层建筑相当落后;“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飨,无百官有司” 注:孟子告子下 。 。部落、邦族分散自立未能组织起强大的军事力量。春秋时期戎狄势力极盛,曾多次侵扰黄河流域的农耕民族,并深入到内地居住、但在战国时期却被日益强盛的华夏诸侯不断驱逐、挤迫退出了中原地带。 “秦厉公兵灭大荔;赵攻北戎,兵吏诛灭其王。其后韩、魏侵伊、洛阴戎灭之,岳渎之间无寇庭,唯余义渠苗裔,屡震秦边;及秦昭一血刃,置陇西、北地、上郡矣” 注:董说七国考序 。 。 周边地区的南部有巴、蜀、滇等西南诸夷,南蛮、百越及东南的越国;居民多以务农为主,但因铁器尚未

14、推广,气候炎热多雨,丛林茂密;又兼地多红壤,难以开发垦种;所以生产水平较低,常辅以渔猎、采集等原始经济,只有成都平原的蜀国和长江下游的越国农业比较发达、周边南部的部落邦国的军事力量通常都很弱小,春秋战国之际的越国一度相当强盛,曾北上灭吴,兵伐淮泗,被公认为天下四强之一 注:墨子非攻下:“今天卜好战之四,齐、普、楚、越。 ” 。但在公元前 333 年,齐国遣使说越王无强攻楚,遭到大败;楚尽取吴之故地,无强被杀,越诸子争立,破败离散 注:参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越虽未完全绝灭,但对中原政局已无重要影响、所以在这一历史阶段,就越国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来说,已和夷狄的其它弱小邦族没有什么区别。 从以上

15、情况可见,周边地区邦国部族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是相当淡薄的,而“战国”地区的七雄,则在各股社会势力当中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相互间的战争对当时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对这一地区的政治力量分布态势进行分析。 (二) “战国”地区的四个亚区 第一,霸国地带 由秦、楚、齐国构成,这三个国家地广兵强。它们的综合实力均超过了七雄中的其余四国都曾获得邻近中小诸侯的附从,担任过联盟首领,即某个军事集团的盟主。 1、齐国 齐国本土在山东半岛与泰山以北的鲁西北平原,东临大海,其南部越泰山、泗水,到达豫东和苏北平原;疆界在襄陵(今河南维县) 、彭城(今江苏徐州)与下邳(今江苏睢宁) ,与魏、楚相拒;统称为“南阳” 注:孟子告子下:“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赵岐注:“就使慎子能为鲁一战取齐南阳之地,犹不可。由南曰阳,岱山之南渭之南阳也。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无强曰:“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 ” 史记索隐:“此南阳在齐之南界,莒之西。 ” 。但其间穿插有小国十余。即所谓“泗上十二诸侯” 、西部在今冀南、豫北,与赵、魏隔黄河为邻;汉书沟洫志载:“齐与赵、魏,以河为竟(境) 。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星。 ”北有徐州、狸、桑丘,在今河北中部的大城、任丘、徐水一线以南,与燕国接壤。齐之形势完备, 战国策秦策四称;“齐南以泗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