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复习题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82698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复习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练习:1第一句中虚词“而”表 关系。2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 ,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 子是 。写出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_,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3 “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答: 4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B “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 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 得的情

2、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D “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 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7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_”(填原文)的道理,表达 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和精神生活。参考答案:1转折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心远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4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5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6A 7。心远地自偏行路难 (其一)练习题 “斗十千”的“金樽清酒”, “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

3、起诗人的食欲?答: 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 答: “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 答: 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 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答: 参考答案: 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这里指前途一片渺茫。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跟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长风”句表现了诗人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 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己亥杂诗己亥杂诗练习题练习题.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作者拿 自况,表达了 。.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3.落红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4.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