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82600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研评与运用课前小测课前小测1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模 m 模范 模样 模仿 模本B蒙 mng 蒙哄 蒙骗 蒙混 蒙昧C禁 jn 禁令 禁锢 禁忌 禁受D尽 jn 尽管 尽先 尽量 尽快2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无穷。他是被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瞧她那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A以至 协

2、 采 副 B以致 胁 彩 付C以至 胁 彩 副 D以致 协 采 付3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A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B然而 尽管 既 也C但是 特别 不仅 还 D虽然 尤其 既 就4 4、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

3、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 _,_,_。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 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单元知识积累单元知识积累一、请找出错别字划上请找出错别字划上“ ”,改正后写进括号里。,改正后写进括号里。锋拥而至( ) 肃然启敬( ) 扑实敦厚( ) 美不盛收( ) 拾金不味( ) 洪堂大笑( ) 夸夸其淡( ) 语重深长( ) 二、请用二、请用“然然”字组词,分别填入

4、下列句中的括号里。字组词,分别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里。a、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 )不同。 b、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 ),毫不混乱。 c、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 )非常牢固。 d、他( )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1)重阳 春节 端午 元宵 中秋( )(2)训练 响枪 热身 起跑 冲刺 ( )(3)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木材资源 森林资源( )四、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四、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除夕( ) 端午节 ( ) 重阳节( )春节( ) 元宵节 ( ) 中秋节( )五、请用适当的关联

5、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五、请用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庙会上有赛马的。 庙会上有赛骆驼的。六、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句是(六、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A、他今天一定不会来。 B、今天他一定不会来。C、他今天一定会不来。 D、他今天不一定回来。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会上,他认真地听取大家的意见。B、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C、增加质量是当前生产中的首要任务。八、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八、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唐代诗人王

6、安石写的元日中的诗句。( )(2)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3)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4)北京的春节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 )(5)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6)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能歌善舞。( )九、根据画线内容写成语。九、根据画线内容写成语。1、当他穿着小丑衣服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同学们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2、傣族人家要建竹楼的时候,大家都一起赶到,喜气洋洋。( )3、在自己家里,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思做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4、花园中维吾尔人的

7、“艾得来斯”鲜艳夺目,又多又美,让人欣赏不过来。( )十、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十、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2、世纪宝鼎(dng)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园绿色的草坪上。(缩句)3、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十一、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充满诗意。十一、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充满诗意。例:白鸽追逐着晚霞。(1)马儿_草原。 (2)歌声_芳香。 (3)垂柳_河水。 (4)小溪_山崖 十二、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十二、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

8、累的一幅对联。积累的一幅对联。方法点拨方法点拨想象说话,联系实际谈感受(体会)想象说话,联系实际谈感受(体会)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碰到回答问题和想像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或是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做的。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醒学生写答案时要答满线格。例如: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学奕学奕 、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这两个故事中悟出什么这两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交流一下。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交流

9、一下。答:读了学奕这篇课文,我感受很深,文章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我们班级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不是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别,而是专心与勤奋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对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古代儿童那种善于观察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也体会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世的的态度,正如孔子自己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我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就缺少一点独立和创造的精神,过于依赖书本和老师,很少有独到的见解,也不善于质疑问难。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应该改变一下自己了。再如: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10、生活的考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也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验,也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这里的“不确定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象到哪些实际,你能想象到哪些“不确定不确定”?)?)答: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等。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情况,比如,考试成绩下降了,生病了,和朋友发生矛盾了,妈妈下岗了,或者遇到其他的灾难。像类似的发挥想像的问题,要联系生活来领会文中的关键句段的意思,即从文中读出自己,读出“我” ,学会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这样答案才能更

11、加完美。阅读链接阅读链接(一)一季风雨(一)一季风雨我忘不了那个日子,忘不了那个雨天。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都低头忏悔。那天我要去上学,父亲便挑着我的东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学校。我带着自己的书包,跟在父亲的后面。时值秋收农忙季节。天还未亮,我和父亲便从家里启程。走在田间小路上,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父亲那紧缩的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我懂得父亲那时的心情,但为了送我上学,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急匆匆地走在我的面前。看着前面父亲匆忙赶路的背影,我的心中掠过一丝阴影,随即(慌忙 慌乱)起来。赶到学校,并没有开学。只是为了在校多玩几天,我向父亲撒了谎。许是父亲从我

12、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但他并未批评我。把一切东西安排好了之后,父亲连坐也没坐一下,抹一把汗水,抄起扁担就走了。我无言目送父亲,他的背影一点一点地被抹入视野的边缘。我十分理解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在收割庄稼时的心情,也能理解父亲临走时对我的一再(关照、关心)。送走父亲不多久,天空变得阴暗起来。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不安,念起家中母亲独自收割稻谷的紧张情况,更念着还在匆匆赶路的父亲。几阵风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我面前的视野逐渐模糊起来,不知是由于铺天盖地的雨水还是早已盈眶的热泪,在模糊的视线中始终晃动着一道清晰的身影,父亲,父亲!您走在哪里了?二三十里远的山路,您在哪里避雨呢?在我的记忆中,那场雨是最狂

13、暴无情的一季风雨。它冲去了我少小全部的灰暗和幼稚,冲去了我心中所有的荒唐和无知。尔后得知,那天父亲并没有寻找避雨的地方,而是冒着滂沱大雨快步赶回家中。他一踏进家门便问母亲:“稻谷全收回没有?”尔后得知,那天竟是我父亲的四十岁生日!我小时,父亲的生日少有客人来,加之我从十二岁起便外出念书,不曾关注过父亲的生日,那天我在撒谎时,同样(省略、忽略)了它。当母亲低声告诉我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觉得心里阵阵绞痛。望着屋外父亲略显老态的身影,我哽咽无语:父亲,我对不起您,不懂事的儿子对不住您啊父亲。这个故事已过去几年了,虽然父亲从没提起过它,这个故事或许就和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一样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

14、与日俱增。1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2 2从文章中找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用从文章中找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用“ ”画出来。画出来。3 3文章已经用文章已经用“”“”分好段,请你概括第二、三段的大意。分好段,请你概括第二、三段的大意。第二段:第二段: 第三段:第三段: 4 4结合文章内容填空:结合文章内容填空:“父亲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父亲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是因为是因为 文中文中“我我”的情感在不断变化着:由一开始的的情感在不断变化着:由一开始的 到后来的到后来的“不安不安”,再由,再由“不安不安” 到最后的到最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