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的了解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1965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概念的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本概念的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本概念的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本概念的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本概念的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概念的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概念的了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必须与公众交换移动电话网(: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必须与公众交换移动电话网(PSTN)互连。)互连。 PLMN=mcc+mnc、移动:、移动:46000,联通:,联通:46001 2、联通、联通 3G 频点:下行频点:频点:下行频点:10663 10688 10713上行:上行: 9713 9738 9763(在下行基础上减去(在下行基础上减去 950) 3、PSC:主扰码,:主扰码,用来在小区搜索过程中解码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用来在小区搜索过程中解码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从而,从而 解调出系统下发的广播消息,得到小区信息。解调出系统下发的广播消息,

2、得到小区信息。 4、RTWP:针对时隙,反映时隙接收信号强度情况:针对时隙,反映时隙接收信号强度情况RSSI:针对用户,反映用户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针对用户,反映用户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ISCP:针对时隙,某个时隙所有空闲码道上得码片功率:针对时隙,某个时隙所有空闲码道上得码片功率RSCP:针对用户,反映用户有用信号接收强度(接收信号码功率):针对用户,反映用户有用信号接收强度(接收信号码功率) 5、LAC:位置区码:位置区码 RAC:路由区码:路由区码 6、激活集:指与某个移动台建立连接的小区集合,用户信息从这些小区发送、激活集:指与某个移动台建立连接的小区集合

3、,用户信息从这些小区发送监测集:不在激活集中,但是根据监测集:不在激活集中,但是根据 UTRN 分配的相邻节点列表而被监测的分配的相邻节点列表而被监测的 小区小区检测集:检测集:UE 能够检测到的,既不在激活集中,也不在监测集中的小区能够检测到的,既不在激活集中,也不在监测集中的小区RSCP:大于:大于-80 EC/IO:大于:大于-10(最低不得小于(最低不得小于-14)7.SIR :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信干比,信干比,SIR(dB)=(RSCP/ISCP)SF信干比(C/I)与信噪比(S/N) 在通常无线通信机中考核接收灵敏度大小是用信噪比(S/N)

4、作为依据的。信噪比是在接 收机接收到信号经各级放大、解调最终到达终端(如扬 声器)上的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其灵敏度的好坏与接收机本身的性能关系极大。 而 PHS 系统中使用 QPSK 调制方式,一 般要求误码率在 1以内,它要求加到接收天线输入口的有用载频功率(C)与干扰信号 (I)功率的比值大于 18dB。即为信干比。因而决定灵敏度大小的不是设备内部本身,而 是由外部决定的。8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9RSCP 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接收信号码功率接收信号码功率10.SI

5、M GS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GSM 用户标识模块用户标识模块11、话务量:、话务量:1个用户连续占用1个信道1小时 为1ERL即1个信道通话1小时,为1ERL;可以使用 erlangb 表进行相关运算 A=Cxt12、CQT:CallQualityTes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也指在固定的地点测试无线数据网络性能13、 Ec:就是码片能量:就是码片能量 Io 是手机收到的总功率是手机收到的总功率Ec/Io 是下行导频信道的码片能量比上是下行导频信道的码片能量比上 UE 接收到的总功率接收到的总功率。Ec/No 是码片能量与总干扰能量密度的比值是码片能量与总干

6、扰能量密度的比值,与信道有关。与信道有关。Eb/No 是信号比特能量与总干扰能量密度的比值。其中是信号比特能量与总干扰能量密度的比值。其中 Eb 是信号在一个比特周期内是信号在一个比特周期内的能量。的能量。(反映误码率的大小反映误码率的大小)14、BLER:Block Error Rate,对传输信道上每个传输块进行测量该指标反映了业务的通信质量,应分别对规划的各种业务进行误块率(BLER)测量,上行BLER 在基站侧记录。影影响响无无线线通通信信系系统统的的主主要要效效应应包包括括:1 孤岛效应孤岛效应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无线传输环境太好、基站位置过高或天线的倾角较小) ,导 致覆盖太大以

7、至于将邻小区覆盖在内,造成在某些小区的覆盖范围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所 谓的伞状覆盖) ,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如果移动台在此区域移动, 由于没有邻区,移动台无法切换到其他的小区导致掉话发生。“孤岛效应”多出现在网络扩容后。随着新基站的割接入网,需对原来的小区覆盖范围 作调整,但小区覆盖范围收缩太快会造成 2 个小区切换带上覆盖不好,反之,容易形成“孤 岛效应”。通常解决此类问题的手段可通过大量的 DT 测试发现问题,一般可减少小区的覆盖范 围以及增加邻区列表。用冗余相邻关系消除“孤岛”,减少掉话。无线优化主要解决掉话、频率干扰、切换问题与及网络拥塞,在这里谈谈用冗余相邻 关

8、系降低掉话的方法。造成掉话的原因有很多,如带内带外的频率干扰,切换关系的漏定 错定,硬件故障,覆盖不够而导致弱信号掉话,用户手机掉电等。这其中很多问题已经有 同行们做过探讨。在这里想谈谈在切换关系定义方面来解决掉话的方法。由于我们的网络覆盖已经相对较好,开通跳频后,频率间干扰也比以前小了很多。在 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很多掉话是因为切换关系造成的,如下例子:在一般情况下,B 基站的 CELL3 只定义 A 基站的 CELL1、CELL2 为相邻小区,在 CDD 中一般也是这样定义,我们常常人为的认为 B 基站的 CELL3 只会跟 A 基站的 CELL1 和 CELL2 有切换。但在实际路测中常常

9、发现 B 基站的信号会越过 A 基站而跑到 A 基站的 CELL3 覆盖区,在局部形成其信号强度高于 A 站 CELL3 且成为最强小区的情况,即常见 的“孤岛效应”。尤其是在基站密集的地方,会有很多重复覆盖,形成许多“小孤岛”(如图 中的小圆圈) 。由于这些孤岛面积较小,而且随着无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路测中按照 固定路线一直走下去的话,往往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只有恰好处在这些小孤岛中一段时 间,手机重选上 B 小区 CELL3,此时你拨打电话并移动时,一般都会因没有更好的相邻小 区而导致掉话。另一方面,若还有一基站 C,A 基站位于 B、C 之间,则当 A 站拥塞或被 闭塞时,从 B:C

10、ELL3 到 C 基站将没有直接的切换关系。相应的,从 B 基站向 C 基站移 动的用户将可能因为无法找到较好的小区切换或仍然切到一个较差的小区而最终掉话。由 于这些“小孤岛”有较强的隐蔽性,致使我们常常忽视它。在指标上也常常难以反映出来。常用的解决办法有给天线增加倾角,降低发射功率或用 TALIM 参数限制小区的最大 覆盖范围,但这些办法都有其弊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采用加定冗余单向切换关系的 办法来加以解决,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加定 B:CELL3 到 A:CELL3 或 C:CELL1、CELL2 的单向切换关系,甚至加定 B:CELL3 到 C 的三个小区的单向切换关 系。不过,

11、由于现在的频率复用度很高,可能会出现 A:CELL3 与 C:CELL3 BCCHNO相同的情况,此时加定切换关系还需要更换其中一个小区的 BCCHNO,避免相邻小区 BCCHNO 相同。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 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覆盖区,而与之有切换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覆盖区,而与之有切换 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这些地区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

12、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这些地区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 系,从而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在这些地方占用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系,从而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在这些地方占用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就这个就这个简单精辟简单精辟2 拐角效应拐角效应当移动台沿着一个拐角移动时,移动台的接收信号电平发生变化。在拐角后面如果有一个 新的基站,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就会上升得非常快。如果移动台不能足够快地获得新 基站,那么增加的干扰就会导致掉话。另一方面,如果新基站不能调节移动台的功率,高 的移动台发射功率会闭塞新小区内的所有用户。拐角效应主要表现在原小区信号快速下降,目标小

13、区信号很快上升,导致手机收不到活动 集更新而导致掉话的情况。 解决拐角效应的方法比较多,此处对不同的方法和相应的优劣说明。 1.针对小区配置 1a 事件参数,使得切换更容易触发。比如,降低触发时间为 200ms,减小 滞;一般情况需要针对小区进行配置,这个参数的更改会导致该小区和其他小区(没有拐 角效应的小区)的切换也更容易发生,可能会造成过多的乒乓切换。2.配制拐角效应产生的两个小区之间的 CIO(独立小区偏置) ,使目标小区更容易加入。由 于 CIO 只影响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行为,影响面相对较小,但 CIO 会对切换去产生影响, 这种配置可能导致切换比例的增加。3.调整天线,使得目标小区的

14、天线覆盖能够越过拐角,在拐角之前就能发生切换,或者使 当前小区的天线覆盖越过拐角,从而避免拐角带来的信号快速变化过程,来降低掉话;在 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天线工程参数的调整以及是否能越过拐角的判断过多的依赖于经 验,使得这个方法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综合以上的措施,建议优先采用 1,如果 1 不能解决,采用方法 2,最后在 2 无法解决问题 的情况下,采用方法 3。 (方法 3 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在天线调整实施非常方便的地方可以 优先考虑。 ) 3 阴影效应阴影效应 由大型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阻挡,在电波传播的接收区域中产生传播半盲区。它类似 于太阳光受阻挡后可产生的阴影,光波的波长较短,因此阴

15、影可见,电磁波波长较长,阴 影不可见,但是接收终端(如手机)与专用仪表可以测试出来。 4 远近效应远近效应 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也是在随机变化,若各移动 用户发射信号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时信号的强弱将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站远者信号弱。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将进一步加重信号强弱的不平衡性,甚至出现了以强压 弱的现象,并使弱者,即离基站较远的用户产生掉话(通信中断)现象,通常称这一现象 为远近效应。 (位置距离),呼吸效应(负载) 5 多径效应多径效应 由于接收者所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不仅有直射波的主径信号,还 有从不同建筑物反射过来以及绕射过来

16、的多条不同路径信号。而且它们到达时的信号强度, 到达时间以及到达时的载波相位都是不一样的。所接收到的信号是上述各路径信号的矢量 和,也就是说各径之间可能产生自干扰,称这类自干扰为多径干扰或多径效应。这类多径 干扰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根本收不到主径直射波,收到的是一些连续反射波等等。 6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 它是由于接收用户处于高速移动中比如车载通信时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起的,其扩散 程度与用户运动速度成正比。这一现象只产生在高速(70km/h)车载通信时,而对于通 常慢速移动的步行和准静态的室内通信,则不予考虑。 如果无线电波在传播路径中遇 到起伏的地形、建筑物和高大的树木等障碍物时,就会在障碍物的后面形成电波的阴影。 接收机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障碍物和阴影区时,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会发生变化, 造成信号的衰落。无无线线通通信信信信道道中中的的损损耗耗主主要要包包括括:1、路径传播损耗 一般称为衰耗,指电波在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