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80202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电子备课表(发现与探索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教 师师 备备 课课 本本姓名:姓名: 李玲华李玲华 学科学科 发现与探索发现与探索 年级:年级: 三三 年级年级 下下 册册日期:日期:2011 年年 2 月月 24 日日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周周 次次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备注备注1 1影子12 2“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13 3纸的认识14 4用眼卫生15 5热空气会向上吗?16 6弹弦听音17 7泥石流18 8怎样从室内撤离19 9辨认方向11010火灾中的烟雾11111校园沉降的研究11212寻求夏天的足迹1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

2、容教学内容1.影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对以“影子的特点与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培养研究技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科学精神.;培养研究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学生用剪刀、胶带、直尺等活动用具。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实验一:通过“影子产生的条件”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即必须有光源,那个产生影子的物体必须是一个不透明的物体。 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实验二:通过“影子哪去了” 的实验让学

3、生知道生活实践中有时不需要影子时采用的办法。 3、实验三:是通过“影子与测量”的实验最后完成本课题,是具体实践活动。 要先在室内做好指导和组织工作,然后再到操场进行实践活动。活动中要及时指导和交流学生中的好作法。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2.“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对以“光”的学习探讨活动,激发学生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实验活动,体验领培养研究技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实验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和归纳操作、实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按小组准备厚

4、纸一张(A4 纸大小) ;进行安全教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实验一 :“黑暗中能看见东西吗?观看盒里放上块橡皮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能看见东西必须有两个条件 2、是必须有光源,二是必须物体能将光线反射到我眼中,我们才能看见物体。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运用视频课件演示来突破难点。这是全课的基础,教师要下力气解决好。在距离灯光 6 米以外观察台灯光”和“观察墙上标志物”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3.纸的再认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纸的再认识”的实验学习学习活动,激发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生活周边

5、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及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分辨纸张的纵向与横向是本课的难点。 2.掌握三个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并会分析其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探索活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视力保健的资料 3.蒙眼睛用的布(可用不透明的围巾代替)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探索活动” 实验一:纸张撕扯的实验 图 2:把截下的纸,一定要帮助学生用笔标明纵向和横向。否则实验结果适 得其反。 教材中图 4 是纵向撕扯。 图 3 是横向撕扯。 同样,笔记本用纸和面巾纸也必弄清它们的纵向和横向,这样才能发现这三 种纸张的规律。 实验二:纸张的抻拉实验 图 5:把裁下的纸条,从纵向剪下的纸

6、条,一定要立即标明纵向,从横向剪 下的纸条也要立即标明横向,否则实验结果适得其反。 同样,笔记本用纸和面巾纸也要弄清它们的纵向和横向,以便能正确地发现 这三种纸张的规律。 实验三:纸张的吸水性 对三种不同的纸张滴上一滴红色水后,认真仔细观察红色水滴扩散得快慢, 自己总结出哪种纸吸水性最强或最弱,总结出三种纸纤维长度和纤维之间紧 密程的关系。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4.、用眼卫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用眼卫生方面的学习研究兴趣。使自己珍爱眼睛,保护视力,使学生提高科学用眼的自觉性,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践学习活动使学生提高科学用眼的

7、自觉性,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实践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蒙眼睛用的布(不透明的围巾代替).扫帚、笤帚、皮球等实验用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在进行实验一的活动中 1、 一定要让同学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课桌椅一定要移开,远离实验的同学。 2、在上课时如果我们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这四项实验时,如可让同学蒙上眼睛进行穿脱外衣、收拾文具盒、捡掉在地上的橡皮等等。或者还可以玩孩子们喜欢的“贴鼻子”的游戏。 在观察图画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图中通行的做法是否妥当,对眼有什么影响还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此题的回答中还可以联系自己日常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还有哪些不足教学

8、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5、热空气会向上升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道理,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热空气上升在生活应用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进行观察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实验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分析、总结教学准备教学准备2 个纸杯、线、塑料袋、平衡尺、酒精灯、蜡烛、细木条、铁架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主要由实验展开活动。 体验热空气上升 实验器材通过试验,让学生了解两种方法试验结果不同,手放在燃烧的蜡烛 上方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一缕热气象上升,而手放在蜡烛侧面没有这种感觉, 说明热空气向上升。 验证热空气

9、上升 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热空气并释放塑料袋的实验,进一步验证热空气上向 上升的。 热空气上升的道理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要轻,这就是热空气会向上 升的道理。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大气中风形成的原因是热冷空气流动的结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进一步 总结了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和原理。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通过观察图和阅读文字材料,了解热空气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6、弹弦听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物理中 “声学”学习研究兴趣了解弦乐

10、的琴弦的变化而引起声音音调变化的条件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精神,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总结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纸杯、曲别针、长粗线绳与细线绳、短线绳、相同重量的小重物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由实验器材与三项实验展开活动。 制作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制作要求学生按步骤顺序进行,掌握结扣的距离对三年级学生有一 定难度,提醒学生认真仔细的去完成。要求学生给纸杯扎小孔一定要垫好橡 皮,小孔不要太大,能穿过细线即可。 实验一 是通过“琴弦(线绳)的松紧变化研究音调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 知随着琴弦逐渐绷紧,弹出的音调的变化情况

11、。 实验一是全课的实验技能的基础训练,教学进程不要太快。 在教学活动中,配合使用乐器(如二胡)进行验证教学效果会更好。可以让 学生研究乐器琴弦的松紧变化是如何调整的,再进行验证实验。 实验二 是通过“琴弦(线绳)的长短变化研究音调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 知琴弦长短变化,弹出的音调的变化情况。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继续配合使用乐器(如二胡)进行验证教学效果会更好。 可以让学生研究乐器琴弦的长短变化是如何调整的,再进行验证实验。 实验三 是通过“琴弦(线绳)的粗细变化研究音调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 知随着琴弦粗细变化,弹出的音调的变化情况。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继续配合使用乐器(如二胡

12、)进行验证教学效果会更好。 可以让学生研究乐器琴弦的粗细变化是如何安排的,再进行验证实验。 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7.泥石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对 “泥石流的成因与预防”学习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预防自然灾害知识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泥石流自然灾害的预防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总结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适量的土,一把小铲子、两个矿泉水瓶、一块草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制作山体模型: 实验器材制作要求学生按步骤顺序进行,提醒学生认真仔细的去完成。 实验一 是通过水冲山体模型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泥石流的成因。 实

13、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要在充分准备情况下开始进行实 验,否则实验效果不佳的话,山体模型已经冲坏,不可能再重复实验。 注意“思考问题”中对实验的总结。 实验二 是通过水冲第二个山体模型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泥石流的预防方法。 指导学生按实验要求认真进行实验。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根据泥石流的成因,引出预防泥石流的办法。提出 在山谷处修坝,减缓水的流速。 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8.怎样从教室内撤离教学目标教学

14、目标强化学生在灾害面前的求生意识,增强学生对紧急避险方法的体验,树立科学避险协作逃生的正确认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发现有序撤离比盲目撤离生存几率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践演练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各种灾难视频、教室俯视图、校园疏散路线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实验 要点:教师先不要提示学生如何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5 名同学 每人捏住一根棉线,组长手扶纸盒,发出口令后同学们把药丸盒从盒子中拽 出,代表人员从室内撤出,比一比哪组速度快。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如: 大家一起拽可能会堵塞出口;由于相互碰撞棉线可能会脱落 假如纸盒代表我们的教室,每个药丸代表一个人员,由组长发出“撤离”口

15、令代表突发事件,大家按事先排序依次从教室撤离。比一比哪组速度最快, 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 汇报:教师提问:通过模拟实验你们觉得怎样才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学生回答:有序撤离、有预案、有演练 根据我们的发现各组制定计划重新实验,记录时间。 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9.辨认方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认定方向的方法,提高生活能力了解指南针的知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身边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以及认识方向的实践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践演练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指南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习使用指南针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学习使

16、用指南针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要分步讲解清楚,若能配合视频 课件会有较好的效果。 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大体步骤是: 将指南针水平放好。 转动指南针使磁针的南、北极(磁针涂红色的一端为北极)与盒底标明的 南北相一致。 观察盒底标明的方向就是实际的方向。 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 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根据教室内(或室外)具体情况指示一些地方,让学生用指南针辨认其 方向。如:门的位置,黑板的方向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暗示学生指认方向的相对性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良好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0火灾中的烟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生如何在火灾发生时逃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