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8110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2[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经典精选 2五十一、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7 分)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杨冠卿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贾傅:贾谊 , 过秦论作者,曾被贬长沙,郁郁而终。(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4 分)(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 (3 分)(1)政治上,正视社会现实,奋笔直陈民生疾苦;文学上,表现写作才华,作品流传千古。(4 分,每点 2 分)(2)同情贾谊的怀才不遇。抨击统治者的不用

2、贤才。以此自况,抒发对被罢官的愤慨。 (3分,每点 1 分)五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5 分)(2)第三联写人世悲欢,真切感人。读到此处,你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哪两个字传达了作者此时的情怀?哪两个字又强化了这种情怀?(6 分)(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 (答出其中两种得 2 分)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

3、,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 (3 分) 。(2)答:示例:灯下慈母盼子、楼头思妇望夫的哀怨的景象。 (2 分) “愁”、 “思”两字;(2 分) “独”、 “空”两字。 (2 分)评分:共 6 分。共三问,第一问 2 分,第二、三问各 2 分。五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注!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4、4 分)(2)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 ,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怅失落;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答对手法给 1 分,答出一处对比给 2 分,答出两处对比给 3 分)(2)这两句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不屑

5、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 (两种情感各 2 分)五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五指山丘浚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霁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注解:巨灵:山神名。(1)宋代词人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名句,其中的“弄”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而这首诗第二联中的“弄”字,同样用得传神,请赏析。 ( 4 分)(2)本诗是怎样以“五指山”贯穿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 分)(1)答案:“弄”为“玩弄、把玩、抚摩”之意(1 分) ,写五指山这巨型手掌伸进空中,抚摩云(1 分),用

6、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 ,写出五指山的高和云雾缭绕的情状(1 分) 。(2)答案:首联“翠相连”写出五指山的苍翠, “撑”写出了五指山的高峻挺拔(1 分) ,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五指山的高和云雾缭绕的情状(1 分) ,颈联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五指山的秀丽和美丽(1 分) ,尾联写五指山是巨灵神伸出的手臂,数点中原大好河山,写出了五指山的雄奇(1 分) 。五十五、阅读李白 的长相思 ,完成后面题目。 (7 分)长相思李 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7、【注】美人,借以寄寓个人政治理想。(l)“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深秋怎样的特点 ? (3 分)(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4 分)(1)从听觉、视觉、心里感觉的角度写出深秋凄冷的特点。 (角度答出 2 个即给 2 分,深秋特点 1分)(2)诗人直抒胸臆,以“长相思,在长安”“思欲绝”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政治理想的渴望和追求(1 分);但天长水远、关山难度,用比喻来表明要实现个人美好的政治理想是多么的艰难, (1 分)所以 “空长叹”“魂飞苦”“摧心肝”,因而又感到无奈、悲苦、愤懑(2 分) 。 (可以从充分抒发感情的角度阐发,意思对即可。考生

8、把“美人”视为李白所追求的理想人物,再做类似分析,更好。 )五十六、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送钱穆 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 分)(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 分)(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4 分)

9、(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豁达) 、坚贞(正直、有气节、有风骨)的品格。(4 分。 “手法”2 分, “品格”2 分)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凄冷、冷清、凄凉)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惆怅、失落、忧伤、惜别、依依不舍)的心情。(2 分。 “氛围”1 分, “心情”1 分) (3) 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

10、之成理亦可。(4 分。表明看法,得 1 分;结合诗句解说,得 1 分;揭示诗句含义或表达作用,得 2 分。)五十七、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6 分)双调沉醉东风重九元卢挚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注】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 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 (3 分

11、)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 分)示例: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时分山影斜长显得清瘦的姿态。 (3 分)示例: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面对衰柳寒蝉的满目秋景,却无人作陪的淡淡哀愁。 (3 分)五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注释】飐:飘动(1)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元曲作简要赏析。 (6 分)(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5 分)(1)空间

12、转换,由远及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瞭望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了,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 (3 分)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 (3 分)(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 分)作者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描绘江南水乡天然美景,表现了景色的明丽隽美,将赞美和喜爱之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2 分)最后一句“爱杀江南”则直抒胸臆,总

13、结心得,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明确表达出作者对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1 分)五十九、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 分)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 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北阙:指帝宫。青阳:指春天。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4 分)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3 分)仕途失意(或壮志难酬)之悲世态炎凉之苦年华已老之哀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 (1 点 1 分,2 点 2 分,3 点 4 分)窗前

14、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松间明月照着我的窗台,一切是那么空寂!注:意思相近即可。)该句以清冷寂寥之景写绵长不尽之愁,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语意双关) ,韵味悠长。(划线处各 1 分,答对 3 处即可)译文: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赏析:约在开元十六年(728) ,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

15、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 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 “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 “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

16、一语道出,读来自有余味。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 “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何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 “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 “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 “穷”、 “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