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的眼睛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3192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士人的眼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瑞士人的眼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瑞士人的眼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瑞士人的眼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瑞士人的眼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士人的眼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瑞士人的眼睛(代序)2008 年 3 月笔者应邀参加在德国柏林万湖畔柏林文学研究会(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 简称 LCB )举办的国际译者研讨会,认识了柏林文学研究会的乌雅内茨基(Ulrich Janetzki)博士。我们在交流中谈到了丰富多彩,意向生动的瑞士当代文学,他建议我们中国译者能否在瑞士德语文学介绍上做些工作,柏林文学研究会可以助一臂之力。这个提议深深吸引了我。首先自己十几年前出版的第一部译著就是瑞士作家瓦尔特福格特(Walter Vogt)的长篇小说一个濒危医生的自白 ,多年来笔者对瑞士德语文学有深厚的感情。其次余匡复先生的战后瑞士德语文

2、学史 ,给中国读者描绘了 1945 年后瑞士当代德语文学的斑斓画卷,笔者一直想在介绍瑞士德语文学上再尽一些绵薄之力。瑞士当代文学不乏国际性的大师,但是除了迪伦马特(Friedrich Drrenmatt)、马克斯弗里施 (Max Frisch)之外,国内对佳作迭出的瑞士当代德语文学的介绍零散而缺乏系统。虽然已经介绍过来的作品如佐薇燕妮(Zo Jenny)的花粉屋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海螺之声 (上海译文出版社) 、费德施皮尔(Jrg Federspiel)的欲望地理 (译林出版社) 、乌尔斯维特莫( Urs Widmer)母亲的情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 、乌尔斯菲斯( Urs Faes)的

3、爱情档案 (重庆出版社)等多数非常精彩的作品,但在国内每年出版的大量外国文学译著中很快就悄无声息了。这些想法不断触动着笔者与柏林文学研究会积极联系,尽早启动介绍瑞士当代德语文学译介的系列工程。同年 5 月雅内茨基博士访问杭州浙江大学,特意与罗伯特瓦尔泽专家,范捷平教授就在国内介绍瑞士德语文学做了交流与探讨,从此正式拉开了三所大学的中国译者合作介绍瑞士德语文学的序幕。而笔者与雅内茨基博士讨论的内容已经是向瑞士文化基金会推荐哪些瑞士作家等具体问题了。当时进入我们视野的瑞士作家应该大体满足以下标准:必须是健在的,能够参加国际旅行的瑞士当代著名作家。在雅内茨基博士的热情推荐下,彼得施塔姆(Peter

4、Stamm)的名字第一次进入了我的视野。此后我收到了柏林文学研究会寄来的施塔姆大多数作品,并正式接受了翻译施塔姆小说阿格尼丝的任务。2009 年 1月在柏林文学研究会的安排下,应瑞士文化基金会的邀请,我们上海、杭州、宁波的三位译者于 2009 年春节前夕访问瑞士。通过这次访问,正式启动了“瑞士作家与中国译者交流”活动以及“瑞士当代作家作品系列”的翻译工程。笔者借此机会,第一次在瑞士苏黎世附近的“罗伦译者之家”结识了彼得施塔姆,跟施塔姆就瑞士德语文学现状,作家的创作,文本翻译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探讨。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施塔姆这双瑞士人明亮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彼得施塔姆,196

5、3 年出生在瑞士图尔高州的魏因费尔登,现居瑞士的温特图尔。他早年曾短期学过商业,后来进大学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曾在纽约、巴黎、柏林、伦敦等地居留多年。从 1990 年开始,施塔姆成为记者和自由作者,为瑞士的新苏黎世报 、 每日导报 、瑞士电台及德国的不来梅电台等媒体撰写评论、广播剧、舞台剧本、儿童文学作品。施塔姆是一位多产,勤奋的作家,除了日常写作之外,经常到欧洲及世界各地旅行,参加自己作品的朗诵会和读者见面会,还开通了个人网站:http:/www.peterstamm.ch/,借此与读者保持密切的联系。1998 年瑞士阿谢出版社出版了施塔姆的首部长篇小说阿格尼丝(Agnes

6、),该书很快成为畅销书,并于 1999 年获得奥地利萨尔茨堡劳利泽文学奖,奠定了他在德语文学界的地位。2001 年施塔姆出版了描写一位 28 岁挪威海关女职员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恍惚的风景(Ungefhre Landschaft),2006 年德国菲舍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如此一天(An einem Tag wie diesem)同样获得很大成功,被先后译成五种文字出版。2009 年第四部长篇小说七天(Sieben Tage)出版,同样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瞩目。施塔姆还是一位出色的短篇小说作者,他的短篇小说主要描写瑞士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奇特的构思,勾勒了全球化对当代瑞士人的生活

7、、情感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薄冰 (1999) , 弃园 (2003) , 我们飞 (2008)等。施塔姆作为瑞士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获得了一系列德语文学奖,如劳利泽文学奖,莱茵高文学奖,瑞士席勒基金会奖,卡尔海因利希恩斯特艺术奖。他的作品语言简练生动,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深受德语读者喜爱,先后被译成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荷兰语、保加利亚语、格鲁吉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早在 2007 年施塔姆就访问过北京,参加了北京图书博览会,并与中国作家毕飞宇在新浪网上进行了文学对话。2006 年世界文学杂志专门编辑了“施塔姆专辑” ,刊发施塔姆的几部短篇代表作。200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红桃

8、 J德语新小说选收录了他的短篇小说火墙 。2009 年外国文艺第三期全文刊登了施塔姆的阿格尼丝与短篇小说冰潭之畔 。本书收录的两部长篇小说,可以说代表了施塔姆作品的精髓。 阿格尼丝系彼得施塔姆的第一部长篇。讲述了主人公“我”一位旅居美国的瑞士豪华列车图书作者在芝加哥公共图书馆阅览大厅与一位攻读物理博士学位的美国女孩阿格尼丝所发生的爱情故事。阿格尼丝因为抽烟,找火, “我”借此机会终于与她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开始由海阔天空的神聊,到后来的约会,沿着密歇根湖散步,去芝加哥附近的原始森林郊游,最后因为情投意合自然而然住在了一起。有一天阿格尼丝要求“我”为她写作, “我“的创作欲望马上被这甜美的爱情所

9、激发,便开始把阿格尼丝身上发生的故事键入电脑。当这个游戏开始之际,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也变得愈来愈模糊了。后来阿格尼丝不慎怀孕,我却因为自私,以及早年所谓的痛苦经历,不愿意做未来孩子的父亲。阿格尼丝因此出走,虽然几经波折又回到“我”的身边,但执意想生下孩子的阿格尼丝却因为“流产”永远失去了这个孩子。之后两人的关系似乎又恢复了正常,但实际阿格尼丝因为这一变故心灵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她虽然爱着“我” ,甚至支持“我”去参加一位女友路易丝新年家庭的聚会。 “我”因为不甚酒力,与路易丝偷欢,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回家,又再次失去了阿格尼丝。 作者以非常洗练的语言,独具一格的构思,使现实与虚幻随着主人公“我”的“小

10、说创作”交替变换,让主人公自私的灵魂不断接受着严酷现实的拷问。彼得施塔姆因为这部受到评论界高度赞赏的长篇小说阿格尼丝获得劳利泽文学奖,德国时代周报誉之为“一位年轻瑞士人近期写出的最美的故事之一” , 焦点周刊则发出“瑞士文学应当向这种崭新的,独特的声音祝贺” 。长篇小说如此一天出版于 2006 年,是作者又一部重要作品。施塔姆这次把触角伸到了法国巴黎,小说主人公是客居巴黎的瑞士籍德语教师安德利亚斯,他因为年轻时在家乡瑞士认识并爱上了一位国际互惠生,巴黎女孩法比耶娜,为了这份感情他来到巴黎定居。但没有想到法比耶娜同时却爱上他的一位朋友,嫁到了故乡瑞士。从此这份未了之情彻底改变了安德利亚斯对爱情与

11、生活的态度。安德利亚斯在巴黎虽然结交了不少女友,但这次初恋永远成为他的心结。在客居巴黎的漫长生活中,虽然跟许多女人交往,并与几位女人保持定期约会,但始终未擦出任何爱情的火花,一直心安理得地过着单身汉的生活。一次伤风感冒造成的持续性咳嗽,以及愈来愈无法预见的可怕的诊断结果,让安德利亚斯对死亡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决定对美好的初恋做最后一次验证。与此同时他还认识了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实习教师德尔菲娜,开始不过是想在对方身上寻找性满足,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却把自己的病和心里话讲给这位最不熟悉的女子。他决定不去打听诊断结果,卖掉巴黎的房子,辞去教职,买了一辆青年时代开过的老爷车,带上德尔菲娜

12、返回离开多年的故乡瑞士。在故乡他还是忍不住与多年魂牵梦绕的钟情女子法比耶娜取得了联系,虽然她当前的生活当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还第一次亲吻了安德利亚斯,跟他体验了一次男女交欢,但在现实的权衡面前,她与安德利亚斯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改变。安德利亚斯事隔多年之后终于弄明白了爱情的不可承受之重,理解了生活的真谛,真正意识到曾被自己当作性伙伴的德尔菲娜才是自己最应该珍视的女子。在如此一天中,施塔姆再次娴熟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爱无力以及对伟大感情炽热的渴望。瑞士新苏黎世报评价到:“彼得施塔姆还从未从存在的中心出发,如此激动人心地讲故事。 ”施塔姆在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时,提到自己曾经阅读了大量美国作家的作品,美国文

13、学对他的创作曾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大多数作品主人公都是瑞士人,故事发生的地点则在全球各地。这也是瑞士这个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小国大多数作家的生存状态,他们用母语写作,但视角却是全球化的。读者透过施塔姆这双瑞士人明亮的眼睛,看到了当代年轻人对爱情,对生活的渴望与挣扎,对现实生活的默然与无奈。另外,施塔姆作品的语言风格也极其独特,清新脱俗,简练明快,一改德语文学文本通常采用的长句。因此他的作品无论从体裁,内容,语言上,都特别适合世界各国的年轻人阅读与欣赏。最后感谢施塔姆本人通过电子邮件回答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感谢宁波大学德语系的同学们,在过去一年里热情参与阅读、翻译、改编、演出了施塔姆短篇小说冰潭之畔以及对施塔姆作品的阐释与理解,感谢叶露同学对本书译本提出的建议。陈巍 2009 年 2 月 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