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373041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次月考试题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1、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的方框内,每小题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的方框内,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对他的话你认为( )A.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C.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和社会没有关系 D.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2. 据某研究机构调查:“59.

2、83%的大学生在暑假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大学生过于“宅化”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 )A.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课堂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只有走向社会,才能获得成功3.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之际,广西大学大二女学生刘欣然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直播方式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最近,这则新闻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积极关心社会变化,参与社会实践B. 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C. 刘欣然的直播行为是为提高网络人气,博取名气 D.刘欣然具有

3、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4.2017 年 3 月 28 日,“耀动青春青年之声”全国青少年微视频大赛在京启动。其中,“爱公益”主题通过微视频展现青少年对社会、对自然、对身边人的关注,记录青少年亲身参与或关注的公益行动、讲述扶贫救困的暖心故事,鼓励青少年身体力行散播温暖、传递爱心。这有利于( ) 青少年关注社会,融入社会 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青少年打造获取名利的平台 A. B. C. D. 5.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衡山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学校学校 班级班级 姓名考姓名考 考号考号 密密 封封 线线 2大学毕业时,秦玥飞

4、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 6 年。改善灌溉系统、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他被评为 2016 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行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 ) 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马上参加工作,去承担社会责任 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A. B. C. D. 6. 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四通八达,将每个人联系在一起,这种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 )使人们实现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使人们能更有效地交流信息 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A. B. C. D. 7.2016 年,知乎推出的“值乎”“知乎 live”开启了流量变现的通道;姬

5、十三的“分答”与“在行”一夜之间爆红;罗振宇团队高调推出“得到”;阿里打造的“到位”、原阿里团队打造的“空格”、百度打造的“芝麻”等产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卷获数亿用户。这类产品高呼着知识付费、时间售卖、共享经济等口号异军突起,在已经“人”满为患的互联网市场,似乎硬生生地开创了一片新的蓝海。这说明了( )网络成为了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互联网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A. B. C. D. 8.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 50%的未成

6、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 60%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要远离网络 我们上网要遵守道德,更要遵守法律3A. B. C. D.9.2017 年 4 月 6 日长江网消息,小婷是一名八年级学生,她的父亲说她每天除了上课、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玩手机,最喜欢的是看直播和玩些像开心消消乐这种简单的游戏。最近,女儿一直喊脖子痛、头晕,于是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令人惊讶的检查结果显示:小婷的颈椎出现了生理曲变,略呈反弓,出现了严重的颈椎变形,医生说这样的颈

7、椎老化程度已经等同于 50 岁的老人。你给小婷的建议是( )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网络 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合理利用网络,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A. B. C. D.10.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微公益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小孩患白血病缺钱治疗,求转发;农产品滞销亟需被“带走”,求扩散如今,人们遇到困难往往求助于网络。发个贴子,得到帮助,事情往往就这么简单。这说明了网络微公益( )传递了网络正能量,高扬了主旋律存在频繁劝捐、利用爱心、弄虚作假等问题 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了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 B. C. D.11.

8、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如果没有红绿灯,大家各行其道,混乱不堪,陷入无序冲突之中,最终会引发很多问题,这说明( )A.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B.人人要遵守社会秩序C. 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D.社会秩序就是交通规则12.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 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地实现 A. B. C. D.413.风筝在天空中自由是靠着线的束缚而获得,系着它的线一旦断了,风

9、筝很快就掉落地上。这说明( )A.规则是获得自由的保障 B.规则和自由谁也不依靠谁C.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 D.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的自由14.室外温度达到 32 度,天气闷热异常。在江苏省宿迁市区宝龙广场附近,记者拦下一辆出租车,“您好,请问到哪?”一上车,驾驶员张波的文明用语就让记者心里倍感清凉。关于用语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说话和气,强词夺理 与人为善,不恶语伤人 谈吐文雅,不滑稽幽默 尊重对方,不盛气凌人 A. B. C. D.15.小王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排在他后面的应聘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了回程的火车票,这位应聘者非常着急。见此情景,小王主动与他换位

10、置。面试官获悉后,赞许有加,结果他们都被录取了。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社会有竞争才会有活力,都讲友善社会就会失去活力B.礼让是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更是对他人、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尊重 C.礼让看似对别人友善,实际也是在成全一个更好的自己D.礼让不是退让,更不是软弱,而是相信人与人的交往,应该遵循比利益更高的价值原则16.自去年以来,社会诚信建设的步伐再度加快。在京津,区域信用体系和奖罚联动机制启动,乡各种失信行为说不;在上海,由于个人信用问题被挡在公考门外的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在海南,三亚市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坚决打击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加快社会诚信建设( ) 可以让人们在选择

11、诚信时更有底气,对社会信用的前景更有信心 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 能够杜绝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等失信现象与违法行为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信用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A. B. C. D. 17.因为天气炎热,一名环卫工想买最便宜的冰饮,店员谎称有打五折的优惠活动,将原本 88 元的大杯冰饮以 44 元低价售出。网友说:店员的这一做法比免费赠送更贴心。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善意的谎言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信的核心店员谎称优惠活动,体现了对该环卫工的尊重和关心善意的谎言终究还是谎言,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5A. B. C.

12、D.18.下面漫画拒绝搭乘告诉我们( )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是靠诚信档案建设 必须坚守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大事诚信,不拘小节 要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 A. B. C. D.19.中学生需要学习法律知识,并遵循法律而生活,这是因为法律( )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能保证我们不违法能保证我们遵法守法 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模式、标准和方向 A. B. C. D.20.下列对违法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有( )轻微的社会危害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犯罪特征体

13、现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A. B. C. D. 21.据报道,2017 年 4 月 8 日凌晨,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徐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22.初中生刘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移走了路段上的一处施工指示标志。被巡警发现后,将其带进派出所,受到了严厉批评,还被罚款 100 元。事情传到班上,有人认为民警对他的处罚太重,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在下面的评议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刘某的做法不对,但属于道德问题,不牵扯法律 B.移动指示标志的行为当然

14、违法,如果后果严重,其行为就构成犯罪 C.刘某破坏公共安全,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该受罚 D.刘某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违法,我们都应吸取教训23.安徽省砀山县刘某因虐待女童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对案件理解正确的是( )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有期徒刑属于主刑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6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A. B. C. D.24. 面对校园暴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25. 保持头脑冷静,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施暴者周旋 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 瞒着家长和老师,选择忍气吞声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A. B. C. D.25.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非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打官司指的是诉讼诉讼通常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