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_论语_学做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370261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_论语_学做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_论语_学做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_论语_学做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_论语_学做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_论语_学做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_论语_学做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可以令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特别是他在做人方面, 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今天我们要想做一个 “大写的人” , 应当好好地向孔子学习。不信无以立身诚信属于品格的范畴, 一个人的诚信指数越高, 就越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一向关注人格培育的孔子, 在教学中就非常关注诚信教育。 论语 述而第七 中就有这样一章:“子以四教: 文、 行、 忠、 信。 ” 可见, 诚信教育, 已经成为他的四项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孔子看来,“信” 至关重要, 他甚至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 为政第二 ) 意思是说, 一个人不讲信用, 那怎么可以呢?正

2、如大车小车没有驾车的横木,那它靠什么来行走呢?“信” 虽非物质的, 可是, 一个人真想立足于社会,“信” 却是必备的品质。 如果缺失了信任指数, 即使得到了高官厚禄和万贯资产, 也一定会得而复失。宋代大儒程颐说:“人无忠信, 不可立于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信誉尤其是产品质量信誉, 常常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 正所谓 “商海无涯 信 作舟” 。 曾任美国波士顿市市长的哈特先生说, 五十年来, 他看到百分之九十的成功生意人都是正直和诚实的人,那些不诚实的生意人大多数都会破产。他还在一次演讲中说:“诚信是一条自然法则,违背诚信的人是会得到报应的。拥有诚信, 也就掌握了成功的方法。 ” 三

3、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 正是诚信严重失衡的结果。他们一方面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大肆宣传产品如何如何优质, 一方面却做着与其 “言”完全相背的不道德甚至是害人的事情。 所以, 今天三鹿这个往日 “著名” 企业的破产, 正是这个 “自然法则” 的必然读 论语 , 学做人陶继新: 山东教育社编审, 创新教育 (报道版) 、新世纪文学选刊 (教育文学 ) 执行总编,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分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学术研究基地理事长, 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任曲阜师范学

4、校教师,山东教育编辑,当代小学生 主编, 山东教育社副总编、 总编。个人著作有 人生的亮点 洒落教苑的思索 面向未来的事业 教育先锋者档案 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非常父母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 造就卓越学校20所名校的成长档案 等。在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开设讲座400多场。个人网站: w w w . t aoj x. com 或w w w . t aoj x. cn。陶继新名 家 讲 台16“报应” 。论语 中孔子关于诚实守信的言论很多, 仅在 论语 学而第一 中, 就有 “主忠信”“敬事而信”“谨而信” 等。他认为,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 “信” 的品质, 才能得到别人的任

5、用“信则人任焉”( 论语 阳货第十七 ) ; 而执政者讲诚信, 才能使老百姓诚信“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 子路第十三 ) 。 在孔子看来, 信实不但是一般人之间交友的原则, 也是仕进和治国之道。因为孔子将 “信” 作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所以,他的很多弟子都特别讲诚信。 曾子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韩非子 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买东西, 她不想带儿子去, 但儿子非要去, 儿子被她斥责了一番后, 还是哭哭啼啼地在后面跟着。母亲无奈, 只好哄他说:“你回去吧, 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孩子一听便不哭了, 高兴地回家了。曾子的妻子刚从集市回来, 曾子便马上要杀猪

6、。 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孩子说着玩的,你怎么能当真呢?”曾子说:“怎么能这样和小孩随便开玩笑呢?小孩子不懂事, 他们跟着父母学, 聆听父母的教诲, 大人怎样做,他们也就学着怎样做。 现在你欺骗他, 就是教孩子学着骗人呀!做母亲的骗儿子, 儿子也就不相信他的母亲, 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说完, 曾子就把猪杀了给孩子吃。在一般人看来, 曾子做得也许有点 “过分” , 其实不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大人的一言一行, 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如果父母不讲诚信, 就必然渗透到孩子的心灵, 孩子长大成人, 也会言而无信; 甚至有的在儿童时代就已经谎话连篇。所以, 父母在孩子面前,

7、一定要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曾子是一位特别注重诚信的人,他撰写了经典之作 大学 , 成为继承孔子思想的卓越人士。曾子的儿子虽然没有曾子那么大的成就, 可是, 相信长大成人之后, 也一定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有人也许会问, 孔子如此坚守诚信, 那么, 他本人在任何时候都一定要信守承诺吗?回答是否定的。据 孔子家语 困誓第二十二 记载, 孔子带领他的弟子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 蒲邑人扣留孔子。 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 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 他为人高大贤能, 又有勇气力量, 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 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 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 宁可搏斗而死。”

8、 搏斗非常激烈, 蒲邑人恐惧, 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 我们就放了你。” 孔子答应说不去卫都,而且还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才将孔子放出东门。可是, 孔子随后就前往卫都而去。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 ” 孔子说:“要我以盟, 非义也。 ” 在孔子看来,在要挟下订下的盟约, 是不义的。既然是不义的, 当然就不必遵守。从深层次上说, 这不是不守信用, 而是机智灵活, 是对不义行为的反驳与蔑视。在学习 论语 的过程中, 我体味到诚信乃人的立身之本, 它已深深地根植到了我的心里深层; 所以, 我也力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我甚至认为, 我有了一笔大的资产, 就是信任指数。全国很多相识不相识的

9、人, 对我的信任, 常常让我感动不已。为了守信,有的时候我也会失去一些在一般人看来非常重要的东西。2007年6月上旬,我接到北京一家文化教育机构通知, 说邀请我到台湾讲学, 而且还可以旅游几天, 时间是7月30日至8月10日。 但是, 却被我婉言谢绝了。 因为就是在这个时段, 我已经应邀答应在烟台、 青岛等地讲课, 我认为承诺下来的事情不能更改。尽管我与他们商量之后变更一下时间并不是不可以; 而且, 这家机构的负责人还在6月11日专程赶到济南, 以表示邀请的真诚。 可是, 我还是没有成行。 至今我没有去过台湾, 而且真的很想去那里讲课与旅游。可是, 在我心里, 守信比到台湾讲学与旅游更为重要。

10、我相信以后还会有去台湾的机会; 可是, 失去信任之后, 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有的朋友甚至说我, 学孔子学得有点 “迂” 了; 其实, 我认为是学 论语 学得更知道诚信的价值了。张扬正义正气一提起孔子, 有的人便认为他是一个左右逢源、 不分是非的老好人。 其实, 孔子是一个富有正义、 一身正气的君子。 他甚至说:“乡愿, 德之贼也”( 论语 阳货第十七 ) 。 意思是说, 那种老好人, 是道德的贼。所以, 他反对 “同乎流俗, 合乎污世”( 孟子 尽心下 ) 的八面玲珑之人。有人认为, 孔子所推崇的 “中庸” 与 “乡愿” 同义, 这是一种误解。 “中庸” 是有原则的和谐, 而 “乡愿” 则是

11、无原则名 家 讲 台17的苟同。所以, 他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子路第十三 ) 在孔子看来,“有高尚道德的人 (君子) , 应该既坚持原则的和睦相处, 又反对不同的错误意见,反对无原则的苟同或同流合污;只有缺乏道德的人(小人 ) , 才是只讲无原则的苟同或同流合污, 而不讲原则的和睦相处。”(匡亚明,孔子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 看来, 凡是关乎原则性的大问题, 孔子是绝对不会和稀泥的; 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才可以做些适当的让步而讲团结、 讲协调。有人问孔子:“用恩德回报仇怨, 怎么样?” 他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12、( 论语 宪问第十四 )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他认为, 应当用正直来报答怨恨, 用恩德来报答恩德。看来,孔子的思想不但不同于佛家的“舍身饲虎” , 也不同于老子的 “报怨以德” , 更不同于基督教的 “爱敌如友”“右脸被打, 送上左脸” 等教义。有一天, 子贡问孔子, 如果一个人全乡人都喜欢、 赞扬他, 那么, 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认为并不能肯定他就是个好人。 子贡又问孔子, 全乡人都厌恶、 憎恨他, 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认为也不能肯定他就是个坏人。只有 “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 论语 子路第十三 ) 才能肯定他是个好人。原来, 孔子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人, 并非人云亦云的老好人,

13、 而是有着善恶标准者。孔子一直坚持 “道不同, 不相为谋”( 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 ) 的为人处事原则。在他看来, 所走的道路不同, 就不必一起商量谋划。当时, 季氏几世把持鲁国政权, 阳虎是季氏家臣中最有权势的人, 想使孔子拜见自己, 但孔子不去见他, 阳虎就赠送给孔子一只蒸熟了的小猪。 孔子是一位很讲礼仪的人, 尽管不愿与阳虎相见, 还是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 就在探听到阳虎不在家的时候去拜望他。 没想到冤家路窄, 两个人正巧碰在一起。于是, 阳虎就对孔子讲了一番 “道理” , 说孔子虽有才能却听任国家迷乱, 这不能称之为仁爱; 喜欢从事政治活动, 却屡次错过时机,这不能称之为聪明。况且时光又

14、一去不复返,时不我待啊。你孔子赶快出来做官吧!对于阳虎之言, 孔子虽未直接反驳, 甚至还敷衍了一句:“诺, 吾将仕矣!”( 论语 阳货第 第十七 ) 可是, 他却始终没有与阳虎这样的小人同流合污。对于君子与小人,孔子有一段精辟的述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 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 说也; 及其使人也, 求备焉。”( 论语 子路第十三 ) 意思是说, 为君子办事很容易, 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 他是不会喜欢的。 但是, 当他用人的时候, 总是量才而用。 为小人办事很难, 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却是很容易的。 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

15、, 也会得到他的喜欢。 但是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 却会求全责备。 孔子认为, 为君子做事, 不能投其所好, 而应依 “道” 而行。孔子特别强调为官者要有正气。 他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第十三 ) 孔子认为, 领导自身正了, 即使不发布命令, 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 即使发布命令, 老百姓也不会服从。他还说:“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论语 子路第十三 ) 在孔子看来, 如果领导端正了自身的行为, 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 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 怎么能使别人端正呢? “正” 是何其重要啊!一般人需要 “正” ,

16、从政者就更加需要。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搞政治。孔子回答说:“政者, 正也。子帅也正, 孰敢不正?”( 论语 颜渊第十二 ) 在孔子看来,“政” 就是 “正” 的意思。 季康子是鲁国大权在握的大夫, 但是, 他并不是走正路的人。 所以, 孔子直言不讳地对他说:“如果你带头走正道, 那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可以想象, 季康子听到这样的话, 一定会特别不舒服。孔子的不媚上、 不说假的君子品格, 由此可见一斑。孔子特别欣赏有正直品格的卫国史官史鱼,因为史鱼临死时, 还劝卫灵公进贤 (蘧伯玉 ) , 去佞 (弥子瑕 ) 后人称之为 “尸谏” 。 他秉笔直书, 堪称史家楷模。 所以, 孔子称道他:“直哉史鱼!邦有道, 如矢; 邦无道, 如期而至矢。 ”( 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 ) 意思是说, 史鱼这个人真是刚直啊!国家政治清明, 他的言行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