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59948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初中物理电学复习的做法和体会电学是中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无论怎样强调它的地位和作用都不过分,因为在中考中有近 35%的内容都来自电学知识。而学生最容易丢分的也是这部分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知道,初中物理电路部分是最基本的电学知识,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最感到憷头棘手的,如根据题目的要求,连接实物电路、电路故障、动态电路分析、电路的计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联、并联混淆不清,有的是电表测量什么物理量张冠李戴;有的则是不注意电路的非正常部分,如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等,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就是不会分析电路。因为分析电路是解决一切电路问题的关

2、键,电路到底是串联、并联,是发生断路、电源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必须通过仔细分析题意搞清楚。电路分析正确了,后面的进一步思考和解题才有意义,正确率才能提高。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知识中最重要的三个物理量,是电学知识的基础,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尤其对电路分析更为重要。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学习的核心,它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不少学生反映“变化电路难,不知从何入手”就是因为分析变化的电路时,对电流、电压、电阻相互关系的分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连错现象,得出错误结论。只有理清了三者关系,学习动态电路分析,才会变难为易。可见,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是中考的热点,在历年中考中

3、都占有较重的份量。因此,复习好这部分知识,是取胜中考的关键。我校九年级物理组几位教师,首先对近几年天津市中考试题中的这部分知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措施。一、中考试题分析初中物理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纵观近几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尤其是 2008 年天津市学业考试试卷,都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作为主要内容。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信息题等题型出现。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运用与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物理教与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以达到多种能力的提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4、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理念之一,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热点,关1注科技发展,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更多的将物理知识运用于人类生活、社会实践、科学知识的解答上。这类题成为近几年中考试题的亮点。同时从学生答题中也反映出我们在复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时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例如:(2008 年天津市中考试题 21 小题),用图 8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 L 的电阻,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8乙所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电阻为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电流表、电压表不会读数,不会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电阻。2、电路转换能力差。例如

5、(2006 年天津市中考试题 29 小题),根据图 8(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 8(乙)中的实物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在闭合开关后,如果 A1的示数为 0.5A,A2的示数为 0.3A,通过 L1、L2的电流各为_A,_A。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出现了问题,造成连接错误。3、实验设计能力弱。例如(2008 年天津市中考试题 28 小题),某同学想利用电磁继电器制成一个温度自动报警器,实现对温控箱内的温度监控。用如图 10 所示带金属触丝的水银温度计和电磁继电器组装自动报警器,正常情况下绿灯亮,当温控箱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红灯亮(绿灯熄灭) 。请按此要求连接电路(红、绿灯的额定电压相同

6、) 。不懂得电路设计要领,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不清,不知从何处入手,造成失分。4、数据处理能力差。例如(2007 年天津市中考试题 29小题),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 8 所示。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进行三次测量求平均值。请你设计2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表现为不会设计表格内容和项目,不知道表格中的物理量如何安排而丢分。学生出现的问题说明我们在复习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照本宣科炒剩饭,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在回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学习兴趣。第二,只注意罗列知识,不注重将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

7、系统化。第三,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造成学生对实验过程体会不深,理解不透,缺乏实验设计、实验处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第四,抛开课本,搞题海战,大量解题,教师包讲到底,学生不爱听,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二、复习措施(一)领会课标,把握教材。复习课教学与新授课一样,首先应领会课程标准,把握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考试考点、教学目的与要求。因此,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反复研究课程标准,理清课程标准对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的要求,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分析探讨中考热点问题,从而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这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中考中出现机会较多,主要有:1、导体和绝缘体:(2007 太

8、原)如图标出了构成干电池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锌筒 B 碳棒 C 密封塑料 D 金属帽2、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南京中考)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起来使之完整。3、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武汉中考)如图所示,当开关 S 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图中两图所示,则电灯 L1中的电流是( ) A、0.8A B、0.16A C、0.52A D、1.28A34、家庭电路:(泰安中考)如图开关 S 闭合后,发现电灯 L 不亮,用试电笔测试 c、d 两点时,氖管都发光,测试 a、b 两点时,只有 a 点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A 火线与零线短路 B a、

9、d 之间某处断路 C b、c 之间某处断路 D 电灯的灯丝断了5、电流表的使用:(2007 宁波)如图甲是小亮同学测量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时连接的电路(1)请你在 a、b 导线中撤掉一根多余的导线,使电路符合实验要求,你选择撤掉的是_导线。(2)撤掉多余的导线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其读数为_A。6、电压表的使用:(2007 常德)在用电压表测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时,若选用 0-3V 的量程,测得的电压值为 2.2V;若选用 0-15V 的量程,测得的电压值为 2.0V,那么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应是( )A 2.2V B 2.0V C 2.1V D 无法确定7、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20

10、08 潍坊)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R1保持不变,三次调整滑动变阻器 R2的阻值,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A1表示数 I/AA2表示数 I/AV1表示数 U/VV2表示数 U/VV 表示数 U/V10.40.4481220.60.6661230.80.88412(1) 分析电流表 A1、A2的示数,可得出 (2) 分析电压表 V1、V2的示数,可得出 _ _48、滑动变阻器的有效判断:(2007 浙江)一些实验仪器具有调节作用,图中的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接线不同,其中对电路能起调节作用的是( )9、伏安法测电阻:(2008 河北)小明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阻值约为

11、 10 欧)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 6V,灯泡的额度电压为 3.8V,滑动变阻器标有“201A”字样。(1)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_;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X” ,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若电压表 0-15V 的量程损坏,为完成实验,请你使用原有器材重新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并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出来。(3)根据你的设计重新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则小灯泡的电阻是_.10、电路故障分析:(2007 兰

12、州)如图 L1 L2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 S 后,L1 L2均正常发光,过了一会儿突然两灯同时熄灭,检查时发现:若用一根导线先后连接开关 S 的两端和电阻 R 的两端,电路均无变化,两灯仍然不变。若用电压表测 L2两端,b 、c 两点间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明显高于L2的额定电压,据此可以判断( )A L1的灯丝断了 B L2的灯丝断了 C 开关 S 接触不良 D 电阻 R 损坏了。 我们通过上述题目的分析强化了电学基础知识,基本达到了深化课标、活化教材的目的。5二、知识规律探析1、三个重要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电路分析和欧姆定律的基础。欧姆定律的计算题是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运算

13、。因此,正确理解这三个物理量是学习的关键,明确每一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是学习的重点。2、三个重要的仪器。对于电流表、电压表主要掌握其连接方式、量程的选择、读数,这是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滑动变阻器在生活实践中、电学实验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是:接入电路的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3、一种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是研究电阻大小的有效方法,在研究电阻与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就是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在相同条件”下比较。4、一个重要的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规律,它是进一步学会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电学复习的重点,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在复习中应掌握其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

14、欧姆定律中三个电学量的因果关系“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本身的电阻” 。5、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求总电阻是重点考查内容,一是“等效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二是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6、四个重要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 “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 “探究电阻中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 “测量小灯泡电阻” 。在复习中领会探究的七个基本要素,实验器材的选择、电路故障的排除、表格的设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误差讨论等多方面的问题,要学会从实验数据中寻找规律,并注意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三、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基础知识

15、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应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物理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和创新,因此在复习这三章知识时,我们加强了双基复习力度,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复习前,我们先给学生布置作业,涉及内容注重基础,如:基本电路组成;电流、电压、电阻的国际单位、简称、符号、常用单位、换算关系;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串并联电路电阻、电流、电压的特点,欧姆定律等。并注重结合实际,如:观察你家中手电筒的结构;你家中电灯电视机之6间是怎样连接的;如右图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梳理,织成网络,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教师针对这部分知识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出两道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并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习题,题是由学生出的,他们一定能解出,因此由学生进行讲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再根据这三章内容精选试题,进行达标检测并根据检测找出学生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实施重点讲评,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三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四、加强实验,提高能力。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这三章中物理实验较多,包括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想想做做等,都是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