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9239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及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18%,增长到 2011 年的 51%。33 年提高了 33 个百分点,平均年提高 1 个百分点。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分析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而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是包含着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城镇化,要求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

2、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随着城镇化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为推行新型城镇化创造了客观条件,于是,加快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便成为了我国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核心目标。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自建国至今虽有起伏波动,但总体上仍呈不断提高态势。随着城镇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产业的不断升级、行政地域的划拨变动以及一些诸如户口等政策的松动或变化,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东部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城镇化进程得到- 2 -提速且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中国经

3、济的稳步发展,城镇对人口的集聚效应将日益显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会随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还将持续稳步上升。(二)城市连绵化将日益显现经过历史的演化和多年培育,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如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在世界、整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地区等已形成了城市连绵化的基本框架,其内部交通通讯网络完整、城市间经济联系密切、地理区位优越,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城市关联度显著提高,城市群发展更具活力。(三)城乡、区域差别趋于缩小随着统筹城乡战略的逐步实施,城乡关系将得到积极改善,特别是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

4、资源共享、医疗体制改善、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的推动下,城乡差异将逐步缩小。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城镇化的推进力度,特别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推进力度,使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省际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不会继续扩大,东、西地区差异势必将逐渐趋于缩小。(四)更加注重城镇化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观念。对空气污染、噪音污- 3 -染、交通拥挤、用地用水短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存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加强,低碳经济将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生态城市将是未来大中城市发展的

5、必然趋势,进一步体现人民生活的现代化。(五)政策支撑力度稳步增强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中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战略,表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目标更加明确,使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中国长期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有所改变,特别是诸如户籍制度、教育体制等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和障碍正在逐步被缓解。二、国内一些地方新型城镇化实践经验当前,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国内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城镇化推进的新模式,已成功地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地区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上海市郊区

6、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特点2008 年底,上海市郊区经撤并后的建制镇达到 103 个,划入市区的镇有 5 个,共有镇 108 个。郊区总人口 1007.5 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 556.2 万人,占 55.2;外来人口 451.3 万人,占44.8。本地农村从业人员 211.1 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人员47.52 万人,占 20,从事非农产业的 159.36 万人,占 80;外来从业人员 284.4 万人,占 55.8。郊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 4 -实现产值 12753.56 亿元,增长 11.5;投产的“三资”企业 8578家,比上年增长 2.7;农业总产值 280.35 亿元,第

7、三产业产值1888.31 亿元;郊区财政收入 1530.96 亿元,同比增长 15.4。郊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385 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9115 元;郊区城镇化率达到 70.5,比上年增加4.5,城镇建成区面积 10010 平方公里。同时,上海市城乡加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高架道路、地铁、大桥、越江通道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对外交通初步形成了高速公路为主体、郊区骨干道路为依托的快速交通网络,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 637公里。通过“一城九镇”和宅基地置换试点,上海市郊区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特点,走出了一条特大城市郊区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的道路。

8、1.城市化地区的镇。20 世纪 90 年代初,上海市开展了第一轮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发展。中心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一大批居民从中心城区陆续迁居到城郊结合部,仅南北高架、内环高架等道路建设,10 年中就动迁了 280 多万人到城郊结合部的乡镇,郊区有 31 个乡镇在这一轮城市大建设中发展为城市化地区的镇。2.大型居住区所在地区的镇。20 世纪 90 年代和本世纪初,上海市共需动迁 250 多万市区居民到郊区。经过有关部门的规划、论证,先后在闵行浦江镇、七宝镇,嘉定江桥镇,宝山顾村镇,浦东周康航三镇、曹路镇和松江九亭镇建起了 2000 多万平方米- 5 -的

9、 6 个大型居住区。这些大型居住区所在的乡镇,由于人口集聚、交通改善,教育、文化、医疗和各类社会福利设施逐步改进和提高,带动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市郊经济、社会比较繁荣发达的乡镇。3.产业结构新的布局和调整,带动了一批乡镇的发展。按照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进入新时期以后,上海市开始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对 6300 多平方公里的城乡空间做出的总体规划中,积极贯彻“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并推进第二产业即制造业逐步向郊区转移。随着宝钢、石化、汽车城和微电子四大产业先后落户到郊区,有关区(县)和乡镇相继建立起了与这四大产业基地相配套的园

10、区,并促进了所在地区乡镇的发展。4.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推动了浦东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浦东的开发建设,特别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高桥保税区的陆续建成,使浦东的城市形态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浦东地区的大片农村地区变成了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城镇化地区,城镇地区更具规模。5.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推动各试点镇建设。按照“一城九镇”的规划目标,松江首先启动新城建设。新城规划建设面积 60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 l00 万。经过几年努力,先后建成由 7 所大学组成的松江大学城,竣工住宅商品房 400 多万平方米,建成了 40多个设施一流的住宅小

11、区,建成了占地一平方公里的泰晤士小- 6 -镇。宝山区罗店镇充分吸收大集团的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经过 7 年努力,北欧风貌的新镇初步建成,老镇改造也开始启动。青浦区朱家角镇采取“保护古镇,改造老镇,建设新镇”的方针,由国内 5 家大集团、大公司筹资建设。一个融文化、历史和现代生活气息的城镇新貌展示在人们面前。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各区(县)和镇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一些特色和特点:一是按照中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提出符合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政策和方法,这是城镇化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二是把城镇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组团式联动发展的模式,既可为改革开放增强物质基础

12、,又使城镇化建设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坚持产业布局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相结合,提高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能力,六大工业基地实行以工带农、城乡联动,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行政划分界限,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这是上海城镇化发展的独特的基本经验;四是坚持市政基础设施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原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多元筹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和条件;五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各方协同相结合,形成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合力,这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六是坚持从各镇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靠区(县)、镇自身力量,有力地推进城镇发展。上海市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将重点放在了探索作为城乡结合

13、点的郊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期望通过郊区城镇化建设,将新老镇区更好的融合发展,发挥城镇集聚效应。- 7 -(二)成都市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做法2007 年 6 月,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后,成都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通过破除制约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进一步增强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破除制约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为和谐社会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破除制约城乡分治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新型城镇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

14、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积极实施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将全市 116 个开发区整合为 21 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 9 个重点镇工业点,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汽车、生物制药、食品、冶金建材、石化、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2010 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 74.7,其中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二是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成都坚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规划了由 1 个特大中心城市、14 个

15、中等城市、30 个小城市、156 个小城镇和数千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城乡体系。截至 2010 年底,成都通过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 8 -等方式,累计建成农村新型社区 1334 个,106.3 万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积极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发展现代农业。截至 2010 年底,成都共流转耕地面积 236.3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36.5%,培育土地规模经营 50 亩以上的农业企业、专合组织、种植大户等 9354 个,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 70%。2.系统全面地推进了“六个一体化”,着

16、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城乡规划一体化。成都按照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监督工作满覆盖的要求,从市到乡组建了规划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通过经历城乡规划、 “全域成都”规划、灾后重建规划、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规划几个阶段,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二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建立了“一区一主业”工业空间布局,确立了 13 个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市管产业功能区和 51个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了一批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城乡一体、梯度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2010 年,成都一、二、三产业比例由 2003 年的 8:45.9:46.1 调整为5.2:44.8:50。三是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方式,组- 9 -建了市县两级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物流投资公司,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平台。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开放社会资本在农业农村的投资领域,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土地整理等领域,拓宽了民营企业投资渠道。深入推进农村产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