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题突破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55224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答题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答题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答题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答题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答题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答题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答题突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地理】复习复习必修必修1时必须突破的时必须突破的5个难点个难点2012-10-01 【地理】复习必修1时必须突破的5个难点1.日照图的综合判读日照图的综合判读判读关键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在经线的地方 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 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全球正午太阳 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 减切点(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 最低纬度;所在经线一条是太阳直射点所 在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另一条是地方 时为0时的经线(夜半球中央经线)点极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2、不明显,极点的太阳高 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致每年3月 21日至9月23日北极点为极昼,南极点为 极夜。只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 过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界线为晨线, 昏线则相反。太阳高度都为0线晨昏线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在赤道处的夹角度数就是此 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冬至日和夏至日, 夹角达最大,为2326日期分界线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理论上): 沿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加 一天,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面昼夜的范围,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 围若越向北,昼越长,北半球处于夏半年; 反之

3、,为冬半年。北极圈上出现极昼,日 期为6月22日前后;出现极夜,日期为12 月22日前后2.等压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等压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等压线是指某一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判读等压线图时,首先要识别气压场的 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情况。判读等压线图的思路如下:(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由中心向 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两个高压中心或两个低压中心之间为鞍部。(2)判断天气状况及气压高低:一般来说,高压区(或高压脊)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低压区(或低压槽)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对于同一地区来说,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

4、压 高,高空气压低。(3)判断高压脊和低压槽:等压线中弯曲最大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 线图中的山脊);等压线中弯曲最大且由低压指向高压处为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4)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 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 疏,风力越小。3.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流量过程曲线主要反映了如下内容:河流流量的大小;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 汛期出现的时间和汛期

5、长短。(2)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流量的变化取决于河水来源(补给来源) 。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可能为雨水补给或者冰川融水补给,如果流量和降水量呈正相 关则以雨水补给为主,如果流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冬季有断流)则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冬季的一般为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有春汛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多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流量变化和缓,没有明显汛期和枯水期的河流,一般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或者温带海洋 性气候区,也有可能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4.地质构造的应用地质构造的应用领域应用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和储藏,两 翼的水向中

6、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断层线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此利 用断层也可以找水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 石油工程 选址建筑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建设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 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开凿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雨水、 地下水的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5.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原理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原理(1)通过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南坡和北坡分布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如果该自然带在山地南坡 位置比北坡高,则表明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在南半球。原理: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 布高于阴坡

7、。(2)通过基带名称确定山地所在的热量带或气候区。原理:山地基带与其所在水平位置的自 然带一致。(3)通过自然带数量判断山地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原理: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 大,自然带数量越多。(4)通过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山地的分布高度确定山地的纬度分布。原理:同一自然带,山地 所在的纬度越高,其分布的海拔越低。【地理】 必修2高考重要考点全解密考点考点1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 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

8、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 口比重小,这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保持高水平的结果。这种人口结构类型的成因主 要是育龄人口比重高,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 张。(2)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人口结构类型 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增长速度接近于零。如果出生 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3)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人口结构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 重增大,这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人口结构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口比重低, 如果生育水平不变

9、,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考点考点2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关键是要协调好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等功能区 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协调好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关系,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内部的交 通联系,又要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规划便利的交通线路。(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以减轻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如对环境污染较大或者 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工业,应当尽可能布局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可能污染空气和水体的工业应 当布局在远离城

10、市的盛行风向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3)卫生防护带一般设置在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它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 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4)城市布局要留一定的发展余地,尤其在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我国,这是十分必 要的。总之,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可以保证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考点考点3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 农业土地。(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

11、水源等因素入 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将其布局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影响很大。 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于变 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考点考点4 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解答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时,一般先要调用头脑中储备的基础知识,然后到材料和区 域微观图中寻找区位信息,分析区位因素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

12、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 以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1)自然因素。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土地。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能 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等。水源:有较近的、丰富而优质的 水源。环境:气候宜人、空气洁净、环境优美。(2)经济因素。农业经济基础: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强大的农业经 济基础。距离: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火电厂、水电站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交通条件:沿海,沿河(包括运河) ,沿铁路、公路等。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和素 质(知识和技术) 。科学技术:接近高等教育区或科研院所。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 等。(3)社会

13、因素。政策: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 。国 防需要:巩固国防(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 。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 是最优区位的地方。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工业惯性:虽然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 理,但由于搬迁费用高、政府干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因素,其仍然留在那里。社会协作 条件:包括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工业集聚、群体效益)等。(4)环境因素。大气污染: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当地风向,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要使 居民区不受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隔开。水体污染:要结合区域图中等高线等信息确定河 流流向,相对于居民区的位置合理布局自来水厂和易造成水污染的企业。噪声和固体废弃物 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