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45592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内乐新作评介创作研究 Research寒风中的一丝温暖邂逅王丹红琵琶室内乐新作评介闰晓宇邂呈品于 2008 年 5 月创作完成,首演于中国音乐学院,此后在“纪念改革开放 3O 周年民族音乐成果展演闭幕式音乐会”和“第八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等音乐会上多次公演.邂逅在每次的上演中都深受听众们的喜爱,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和赞扬.作为一部专门为琵琶而创作的现代民族室内乐作品,邂逅充分发挥了琵琶的表现力和演奏家们的精湛技艺,创造性地将琵琶这样单一种类乐器以室内乐重奏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出现,因此这样别出心裁的民族室内乐创作实践非常

2、引人瞩目,这也是其在多次音乐会演出现场吸引了大批观众并博得了大多数观众认可的主要原因.由于邂逅并非一部叙事性或戏剧性音乐作品,这就使得本文作者对它的关注更侧重于形式美和音色美的欣赏.例如:作品中南北琶声音的交相辉映,中西思维的兼收并蓄,古今文化的融合交汇.对于这种状态,我更愿意用一种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邂逅来形容.也就是悠悠的南琶古乐与灵动炫彩的琵琶之间的邂逅;中国的民族乐器与西方重奏性思维之间的邂逅;古老的南音文化与现代人解读之间的邂逅:我相信这也正是此曲标题的由来.依笔者之见,邂逅作为一种新的民族室内乐形式一次成功的尝试,其第一个特点就是作曲家在创作中如何丰富和协调单一音色的.琵琶作为我国

3、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具有颗粒性音响,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以及可以演奏各种半音化音阶和调性等特点,这些赋予了作曲家发挥自己创作才能的广阔空间.在这部作品当中所使用的五把琵琶中有四把是经杨靖教授改良后的特制琵琶,分别为一把高音琵琶,两把中音琵琶和一把低14/,氏音臻 jPEOPLESMUSICI2011?2音琵琶.这种为了适应室内乐重奏的改良使得高音琵琶的音质更为明亮而刚性,中音琵琶的音质更为柔和而润泽,低音琵琶的音质则更为坚实而厚重.其定弦分别为236,7,这就使邂逅这部作品具备了类似于西方弦乐四重奏那样的室内乐演奏条件.近些年,我国经常会出现针对传统民族乐器进行的改良,而针对传统琵琶进行革新

4、并以室内乐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则是杨靖教授由来已久的想法,指挥家刘顺先生也经常就这个话题与杨靖教授进行探讨.为了实践这个想法,杨靖教授还带领自己的研究生组建了琵琶室内乐团.邂逅就是由该团多次演奏,杨靖教授亲自演奏南音琵琶.南音琵琶的运用是本曲的另一特色.南音琵琶(又称南琶)作为琵琶的一种则是因其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而得名.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之称,一般定弦多为巨 2.南琶演奏风格古朴,独特,低音区音色淳厚,沉抑;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音韵回味悠长,常有敲击钟磬之感.由于南琶的鲜明特点以及特殊音色,使它获得了显着的领奏身份

5、.在这里,作曲家一方面采用了西方室内乐的重奏性思维,使几把琵琶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会心地呼应等多方位的表现都有别于传统的”老套”;另一方面也继承,发扬了琵琶的演奏优势,不仅使琵琶个性化音色得以充分发挥,还尽量使每一位演奏家都能获得饶有兴趣的演奏机会.以作曲家自己对西方室内乐和中国丝竹乐的理解,结合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作,正契合了当代欣赏者的艺术趣味.这也正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与西方重奏性思维之间的邂逅.乐曲第二个特点是传统南音合奏曲走马的穿插运用.“泉州南音”素有”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之称.而这段创作研究 Research走马本是由南琶,南三弦,二弦,洞箫(尺八)合奏的传统南音音乐,表现了群马自由奔驰

6、,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情景,曲调古朴,节奏鲜明.在这里,走马的运用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构思巧妙,其旋律音调在各个乐器间的交替穿插运用,反映出作曲家扎实的配器,复调功底和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听后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作曲家把千年古乐合奏万马奔腾的奔放激情场面用琵琶室内乐重奏的形式重新演绎,并达到了乐曲的高潮,令听众有一种血脉喷张的感觉.让悠悠的南琶古乐与灵动炫彩的琵琶在这首乐曲当中有了一次美妙的邂逅.乐曲第三个特点则是”人声”与现代民族室内乐的结合.这对现代民族室内乐的创作来说既是一种创新又是一种突破.这里由杨靖教授亲自执琴而歌,一丝淡淡的声音由天际边若隐若现,”梦回初春透,了人倦,懒梳裹”.其他四

7、位琵琶演奏者随之哼鸣,持琴而侍,再现了古老的南音音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靖教授的演唱细腻委婉,清新淡雅,悠扬不噪,为乐曲锦上添花,将南音音乐的韵昧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每次演出中都会博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曲终前的这段声乐吟唱部分虽然篇幅不大,却是神来之笔,它既能令人联想到古代乐人”弄弦而歌”的古老传统,又是今人对西方古典纯器乐重奏曲形式的一种突破.它对于过去只专注于演奏而从来不要求张口的器乐演奏家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实现了真正的古老南音文化与现代人解读之间的邂逅.全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慢一快慢的结构布局.在第一部分中,乐曲以南琶单独连续演奏 la 音开始逐渐引入,其他四把琵琶则由低到高

8、,速度由慢渐快,力度由弱到强连续扫拂 la 音进入,使乐曲开始便造成一种强大的音势,一下将听众的注意力带入其中.接下来高音琵琶和南琶以八度的形式进入,由于高音琵琶在高音区以轮指的方式演奏,所以其声音饱满而又清脆;而南琶在中音区弹奏,声音坚挺且铿锵有力.两种音质结合在一起除给听众带来新鲜的音乐感受外,还有一种娓娓道来之感.第二部分是全曲中最精彩之处.其中,走马的运用非常成功.这一曲调总共完整地出现了五次,第一次由南琶主奏,a 商调式.高音琵琶和第一中音琵琶以点缀的形式在高音区演奏泛音作为伴奏,逐渐地加入第二中音琵琶和低音琵琶;第二次出现则改为由高音琵琶和第一中音琵琶主奏,并以相差纯四度的形式分别

9、出现在 d 商和 a 商调式上,第二中音琵琶和低音琵琶作为伴奏;第三次由第二中音琵琶和低音琵琶在中低音区以八度的形式出现,调式改为 g 商,伴奏声部变为高音琵琶和第一中音琵琶;第四次又回到了南琶主奏,d 商调式,伴奏则由敲击琴板逐渐演变为四把琵琶竞相呼应,将乐曲开始慢慢推向高潮;最后一次出现还是在南琶上,只不过由原先演奏单声部的旋律改为演奏平行四度的双音,其他四把琵琶先以和弦式的点状织体来模仿打击乐进行伴奏,逐渐演变为轮指直至弥散到整个乐队的全奏,将乐曲掀起一轮轮的高潮,达到了震撼性的艺术效果.正如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进,

10、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第三部分速度逐渐回落,弓 l 入人声.各个琵琶也相继以泛音演奏的形式对走马做简单的回顾,乐曲最后以南琶泛音演奏 la 音结束全曲,形成首尾呼应,有余音绕梁之感.由于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采用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等一些细腻的琵琶演奏技术,并通过重奏,兼以曲终前的这段“吟唱”音色等,更赋予了它些许中国文人音乐的韵味和凄冷,萧瑟的气质.在寒风萧瑟的冬日,如有机会亲临现场去聆听的话,那么这首乐曲会给大家的心灵带来一丝温暖.邂逅的成功对于作曲家来说并-:lttM 然,王丹红现为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曾师从高为杰,唐建平等教授.在平时的创作中就已显露出不俗的天

11、分.大学时代就已经创作了多部作品,并且在各种作曲比赛中多次获奖.读研究生后更是经常委约为全国各民乐团创作.2004 年,奏鸣曲为钢琴与编钟而作,应邀为斯坦威钢琴厂成立 150 周年庆典音乐会而创作,首演于中国太庙.2005 年受广东省民乐团的委约创作了民族管弦乐队作品云山燕邈,乐队扣连环等五部作品,并在广东省第九届艺术节上成功上演;其中云山燕邈还在 2006 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管弦乐文华奖音乐作品创作三等奖.而且就在笔者撰写此稿期间,云山燕邈还又一次作为 2009 年新年”经典民乐作品音乐会”曲目之一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当晚同台上演的还有谭盾,唐建平等作曲家的作品).2006 年受遵义市委的委约,创作了舞剧音乐1935 之舞;2007 年受上海民乐团的委约,先后创作了民族管弦乐队作品炫彩江南,百年随想等.邂逅的诞生凝聚了一批音乐家的心血:作曲家王丹红,琵琶演奏家杨靖,指挥家刘顺,相信随着我国民族室内乐创作的不断发展和作曲家们个性化创作追求的日新月异,这类以前较少出现的民族室内乐创作形式会被更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重视起来,同时也希望我国的民族室内乐作品能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瞩目和关注,这将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幸事.闫晓宇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读博士研究生(责任编辑张萌)尺氏毫祟 lPEOPLESMUSICI2011?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