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之心理描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3554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指导之心理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文指导之心理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文指导之心理描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指导之心理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指导之心理描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生动是细节作文教学教案之人物心理描写教学设想: 高尔基指出:“一个人真实的性格并不经常表现在他的言语里,而是表现在他隐秘的内心 活动中。 ” 我们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有的人我们常常见面,却从没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而有的 人,哪怕只是见过一次面,我们却深深地记住了他。这个人,绝对有与众不同的特点。看书 里的人物也一样,有的人物看完就忘了,而有的人物言谈举止,栩栩如生,好像就活生生地 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辈子难以忘怀。这就告诉我们,写人必须抓住特点,而要想写出人 的特点使其“活”起来,必须对人的“四要素” ,即外貌、语言、行动、心理进行全面细致 地描写,否则你所写的人既像张三,又像李四,还像

2、王五,谁都像,其实又谁都不像。所以 内容具体的“写人”片断,要着眼于所写人物的特点,把人物写“活” 。再者,在一篇记叙 文中,主题就像人的灵魂,结构就像人的骨架,那么描写就是人的血肉了。所以,传神的外 貌描写,如现其人:精确的动作描写,如见其事;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闻其声;真实的心 理描写,如露其思。 现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明确了文章主题,也有一些写作素材,可是写 出的文章就是描写不具体、抒情不细腻,显得空洞抽象、平淡单薄,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更不能打动人心。细推究之,缺乏细致的观察、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是造成这种作文状况的 主要原因,因此,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专题指导就显得非

3、常必要。作文指导课要通过引导, 归纳,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片段欣赏明确细节描写的具体方 法,通过习作修改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要求“写时注意人 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在之前作文指导课中已经有过 较为深入的探讨;加之本单元写法重点是人物心理的刻画。因此,本节课主要任务是探究心 理描写的方法,就心理描写的技巧做一个粗略的梳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描写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2探究心理描写的方法,掌握心理描写的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4、 探究心理描写的方法,掌握心理描写的技巧。 教学程序: 一、鲜活灵动,方法多样。 每次作文,我们都强调作文内容要具体。特别是 “写人”片断,更是要着眼于所写人 物的特点,把人物写“活” 。我们知道,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刻画,可以从那几个方面 入手?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行动描写 4心理描写 二、细心观察,巧妙描画 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在五年级的作文课上我们已经做了较为深入的探 讨。同学们在作文时也基本上都能运用外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增强文章感染力。 除了外部细节描写能够表现人物,我们知道,人物总是有思想感情的。怎样反映出人物 真实的内心世界?怎样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

5、物形象,让别人能从人物心理感受到你在作文 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要用到心理描写。 1.爱上旁白: 上学期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以“人未到而声先闻”的一句“我来迟了,不曾 迎接远客”出场后,小说这样写道: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通过黛玉这一“纳罕”而没有脱口而出,既把王熙凤在贾府的 地位充分表现出来,更把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心理感受、 “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内向性格也 展露在读者面前。这种旁白方法,是以旁观者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对王熙凤的形象进行描写刻 画。 2.直接独白: 心理描写也可以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穷人一课中,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

6、激动。她 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 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透过这种内心独白,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 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怎能不激起对桑 娜今后命运的关心呢?还有,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 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唯一的听众 )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 老人后沮丧的心理,和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通过对人物眼神变化等的描写表现人物心

7、理的变化。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善于写作 的人总能抓住人物的眼睛进行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唯一的听众里就三次 写到了老教授的眼神: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 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 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 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 水”,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 “我“读 出了老人对”我”地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

8、步而高兴,读出了老人对 “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再如:“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说道:过来,让我看 看你的马草。 ”(别饿坏了那匹马 ) “眼睛一亮”写出了青年想到了既能帮助“我”又不易 让“我”发觉的主意后那种克制的兴奋,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4.亦梦亦幻: 表现人物心理,还可以通过描写梦境、幻觉来揭示人物心理。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 所梦”,梦境是人心理活动的间接反映。通过对梦境的描写,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物的心理活 动和心理状态。如:“后来到了德国,住在一座叫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 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

9、频 来入梦。 ” (怀念母亲 )离别的滋味、无限的思念,都在这梦境中。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产生这种幻觉就是很自然的了。反过来说, 要想表现这种思而不得的情感,可以通过这种幻觉描写的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5. 景因情生 通过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如穷人的开头写桑娜一边补破帆一边 等待丈夫归来时,就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 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 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

10、帐子的床上,五个孩 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 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这一段话里,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使我们感同身受体会到了桑娜在等待丈夫归来 时焦急不安的心理。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象一曲幽幽的小令。 唯一的听众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和诗意,但不仅仅是强调环境的美,而是为了表达“我” 因为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而兴奋的心情。 “景因情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还有7* 彩色的翅膀最后一段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 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我们也可以

11、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海岛美好未来的期待,满怀的信心。 6.一叶知秋: 我们还可以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心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 去!别等他们醒来。 ” 9 穷人 “皱起眉” “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需要认真考虑。 “搔搔后脑 勺” 这个细节正反映了他此时这样的心理活动。 人们的心底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是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外 貌、语言、行动、心理这几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心理决定行动, 心理和

12、行动又牵连着语言和神情的变化。因此,我们要想把人物写“活” ,必须把“四要素” 结合起来进行描写,要互相吻合,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或互相矛盾,否则,你笔下的人物就会 让人感到不正常了。 三、片段训练,眼明手快 例 1:心理 上课了,我连作业都不写了,一直在背书。 (万一 )可等了半天老师还是没有抽到我。一会儿,抽到我这组了,我的同桌被老师抽到了。他背 得不熟,老师说下午还要抽查他。 (我心想: )可是直到下课,老师也没有抽查我。 (今天我 ) 这段心理活动没有人物心理的描写。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干巴巴的,不知道“我”到底是 高兴还是害怕。 下面是修改后的心理描写: 上课了,我连作业都不写了,一直在背书

13、。 (万一老师抽查到我,看我背得结结巴巴,万一老师抽查到我,看我背得结结巴巴, 会不会批评我呢?要是老师抽查到我会会不会批评我呢?要是老师抽查到我会 背的小节就好了,就怕老师抽查我不会背的段落,背的小节就好了,就怕老师抽查我不会背的段落, 那我就惨了!)那我就惨了!)可等了半天老师还是没有抽到我。一会儿,抽到我这组了,我的同桌被老师 抽到了。他背得不熟,老师说下午还要抽查他。我心想:下一个肯定轮到我了,我会不会背我心想:下一个肯定轮到我了,我会不会背 得和他一样糟呢得和他一样糟呢可是直到下课,老师也没有抽查我。 (今天我真幸运,要是老师明天接真幸运,要是老师明天接 着抽查的话,我回家一定要好好

14、地背,那样就不会结结巴巴了,也不用挨老师批评了。着抽查的话,我回家一定要好好地背,那样就不会结结巴巴了,也不用挨老师批评了。 ) 修改后,因为加入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描写更真实具体了。大家也清楚了当时 “我”的内心真实想法。可见,心理描写在作文中是多么重要。 例 2 练习修改: 上课了,老师拿着考卷走进教室。我害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低下头,不敢看老师。 我知道一定让妈妈失望了 修改后: 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轻轻地了下去,目光躲闪着目光躲闪着,脑 袋像过电影一样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 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你不要生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