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534625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帖子修改第五版201108202792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让你一天就看懂的逻辑推理基础知识(能让你一天就看懂的逻辑推理基础知识(20112011。8 8。2020 修改第五版)修改第五版)注,注,WORDWORD 版本所有隐藏答案大家请用修改字体颜色的办法查看版本所有隐藏答案大家请用修改字体颜色的办法查看说这话肯定有好多人不相信,逻辑书上讲得那得复杂,你怎么敢说一天就看懂哦? 兔子是亲身经历,把以前上过的课拿出来结合例题来讲,我觉得只要你的阅读速度可以在一天内看完这文章,那么逻辑基础一天内弄懂就不是问题,当然了,弄懂是一回事,会用是另一回事,还要用做题来巩固啦!我讲的逻辑基础是必然性推理, (可能性推理,比如最加强,最削弱等等问题,比较复杂,这帖子

2、里就先不讲了)不过兔子个人认为必然性推理是逻辑里面最简单最好掌握的,所以拿出来分享*_* 我比较喜欢逻辑,在行测中一道逻辑分值肯定大于 0.7,一般在0.80.9 之间,省考题少的话有可能一道一分,如果你逻辑强,速度快,是非常合算的。 补充一点,兔子很啰嗦,废话可能有点多,讲得很细,觉得浅了点的大人们可以直接从 Part4 开始看不过 Part1 必看! 本文主要献给怕被逻辑术语弄晕的朋友们,当然了,牛人自己看逻辑书就懂了,也不用看兔子的废话嘛!觉得太浅的话就用跳读法直接过例题吧 So,Lets go P。S。对踩到刹车摔倒的童鞋们道一下歉,插楼党手太快了,断我楼5555,还有要强调的一点是,

3、我说,能让你懂,前提是,你有认认真真地看完我说的所有东西,如果只是往下一拉,说一句,我好晕啊,我不懂!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懂! 有问题或者错误的话欢迎大家提出来,谢谢热心人的指教哦!我会及时修改更正的,一起学习*_* 另外,真的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写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赚人气,也不是为了显摆和炫耀,只是想帮帮那些徘徊在逻辑大门之外的同学们,兔子自己并不聪明,看书的时候晕晕的,我知道想懂又看不懂的心情有多难受,所以想为带大家入门出一份力,如此而已 我不是权威,也不是牛人,写这个帖子从开贴到现在,一直战战兢兢,就怕误人子弟,每一个回帖我都会认真看,每一个问题和建议我都会认真想,发现错误都是第一时间改正。

4、别把我想得太复杂,我会的,全在这里了,没有一点儿藏私只是想共同进步,真的,如此,而已 请大家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这篇帖子,不要过于信任它,独立思考里面的问题,觉得不对,就请拿出来一起讨论,我想,这是学习所有知识所必备的精神,一种比逻辑精神更为重要的精神。 另外,最近发现有童鞋本来逻辑已经自成一套体系,用自己的方法已经可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做到 80%以上的正确率,但是看完这帖子反而晕掉的情况,那么,兔子觉得,正确率第一,如果你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思维方式,请坚持自己的想法,此帖只针对初阶和中阶的童鞋们,我没有选特别难的题,基本是典型题。其实所谓难题,也就是几个基础考点的叠加,学逻辑,请不要有畏难情绪。

5、在最后的部分,我加了一个小笑话,测试一下大家到了逻辑达人的境界没有哈不许提前偷看!_有些 A 是 B 注意不能逆推 2. 所有 A 非 B=有些 A 非 B 注意不能逆推 3. 有些 A 是 B 等价于 有些 B 是 A 4. 有些 A 非 B 不能推出 有些 B 非 A (汗死,老用复制粘贴人都麻木了,谢谢指正,改回来了 当时想强调来着,结果跳过去了。 。 ) 因为刚才这里有错的关系,我补充一点儿东西,本来因为怕混乱,就没讲,想想还是补充上去吧,也解释一下 1234 是怎么来的 关于所有和有些的关系,我们用文氏图来说明比较让人好懂(怕看了会晕的话,就跳过吧) 集合 A 和集合 B 的相互关系

6、 1.A 和 B 相异(所有 A 非 B,所有 B 非 A) 2.A 和 B 相交(有些 A 是 B,有些 B 是 A) 3.A 真包含于 B 例,福建人(A)真包含于中国人(B) (所有 A是 B,有些 A 是 B,有些 B 是 A) 4.A 真包含 B 例,中国人(A)真包含福建人(B) (有些 A是 B,所有 B 是 A,有些 B 是 A) 5.A 和 B 全同 A 和 B 范围完全一样(所有 A 是 B,所有 B 是A,有些 A 是 B,有些 B 是 A) 为什么 4 中 有些 A 非 B 不能推出 有些 B 非 A 呢?记住真包真包含含这个反例就可以了,再讲多了人会晕掉 要注意的是肯

7、定的前提只能推出肯定的结果,否定的前提只能推出否定要注意的是肯定的前提只能推出肯定的结果,否定的前提只能推出否定的结果!的结果! 千万不能想当然自以为是,再强调一次! 比如,我说,所有看这帖子的人都笑了,就可以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笑了 如果我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没笑,就不能说,所有看这帖子的人没笑,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多说 然后要注意的地方来了 如果我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笑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很多人想都没想就得出“有些看这帖子的人没笑”这个结论,是不是?在逻辑题里,这是错误的,推不出! 在逻辑语言里的有些,有三种含义,举例说明 例 2.事实情况:现在有十个人在看这个帖子 我说有些看这帖子

8、的人笑了,具体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 1.只有一个人笑了 2.有两个人笑了 3.有九个人笑了 4.十个人都笑了 以上都是符合“有些”的含义的情况 那么现在我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笑了,你还能笃定地说“有些看这帖子的人没笑”吗? 很多人觉得我讲这些简直就是废话,但栽在这废话上的人还真不少,等会我再找个例子给你 表示可能性的关键词:必然、可能表示可能性的关键词:必然、可能 这两个词单讲都没什么意思,但是一旦它们和所有跟有些连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让人头大 找一道昨天下午刚看见的题来讲 例 3.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下列哪项判断与上述判断的涵义最为相近?( ) A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

9、确无误的 B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 C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 D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是准确无误的 以下几个等价式子开始看着会有点吐血 “不可能 所有 是” 等价于 “必然 有些 不是” “ 可能 有些 是” 等价于 “不必然 所有 不是” “ 必然 有些 不是” 等价于 “不可能 所有 是” “不必然 所有 是” 等价于 “可能 有些 不是” 看出点道道没有?我这里就不列出所有的排列组合情况了 这就是必然和可能的转换 解题的钥匙所在 1.必然/可能 加上否定词后用另一个替换 2.所有/有些 直接替换 3.肯定的变成否定,否定的变成肯定 所有这类逻辑题都是这样扰乱考生视线的,明白

10、转换关系以后就可以英勇地扫掉一大片类似的题目了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圈出这三个关键词!然后一一对比,得出答案,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三个词一起换,你要是少换了,那就呃打 PP 然后我们代入题目里去吧 题面: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 等价于 有些天气预报必然 不是准确无误的 A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 不是准确无误的 等价于 所有的天气预报可能 是准确无误的 B有的天气预报必然 不是准确无误的 和题面完全吻合 C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 不是准确无误的 等价于 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 是准确无误的 D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 是准确无误的 等价于 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 不是准确无误的 累这题的所有分解都在这里

11、了,会了这题应该这一类题都会了吧不过还是要做其他题巩固巩固才能提升我们的速度哦速度快才是王道嘛!*_* 表示选择性的关键词:或、且表示选择性的关键词:或、且 这个高中数学大家就学过了,简单点带过吧,讲 或和且,主要讲的是判断真假性 要使 A 且 B 为真,那么要求 A 和 B 均为真 要使 A 且 B 为假,那么只要 A 和 B 中有一个为假即可 要使 A 或 B 为真,那么只要 A 和 B 中有一个为真即可 要使 A 或 B 为假,那么要求 A 和 B 均为假 相关的关联词:表示“且”关系的关联词有:“既又” “不但而且” “不仅还” “虽然但是” (这个比较神奇,要注意) 这里我们要补充一

12、点的是“A 或 B”因为“或”这个词所带来的关系 它包括了两种大的情况 一是 A 和 B 相容 (至少其一) A 或者 B 二是 A 和 B 不相容 (必居其一) 要么是 A,要么是 B;不是 A,就是B 怎么理解这两句话,怎么区分这两种情况,我们用关联词区分 (我在重新看这部分的时候觉得还是有必要说明的,除了关联词之外,千万要再三确认到底是什么情况) 比如:有一天晚上,有家小店被小偷光顾了,街只上只发现甲和乙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于是警察就把这两位请去谈话了。这时候,小偷就是甲乙两个人中至少其一,既可能是他们一起偷的,也可能是他们俩中的一个人偷的。警察就会说:“你们两个中间肯定有小偷!(甲或者乙

13、是小偷。 ) ”然后警察调用了小店里的监控录像,发现只拍到一个人跑进来偷了东西又逃走了,这时候,小偷就是甲乙两个人中必居其一,如是是甲,就不是乙,如果是乙,就不是甲。这时候,警察就会说:“你们两个中间只有一个人是小偷。 (小偷不是甲,就是乙,而且只能是甲乙两人中的一个人。 ) ” 然后呢?没了其他的东西看后面 Part3Part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逆否命题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逆否命题 先介绍一个符号 推出符号=(这个东西念“推出” ,做逻辑题肯定要用到的东西,废话一句)在这个符号左边的东西称为前件,右边的东西称为后件 A=B 这是一切逻辑关系的基础 逻辑符号=是不能逆推的 我们说,A 是

14、B 的充分条件,B 是 A 的必要条件,这都没什么 关键的地方是一句文字表达的话,你怎么抽象出这样一个式子和关系 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 “如果 A 那么 B” “如果 A 就 B” “只要 A 就 B” “若 A 则 B” “一 A 就 B” 看到这些关联词,说明句子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前件推后件 A=B 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 “只有 A 才 B” “除非 A 否则不 B”看到那个“不”字没有?一定一定一定要记住,必要条件是 除非否则不! 原题里面没有也要给它加上去,不然会弄错的 看到这些关联词,说明句子表示的是必要条件关系,后件推前件 B=A 判断条件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这很重要。 因

15、为逻辑符号=是不能逆推的,你的判断就关系到这个式子的写法正确与否。 接下来是逆否命题,在这里我们说两点, 1.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同真假 2. A=B 的逆否命题是 非 B=非 A 逆否命题的使用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因为这个往往可以让我们发觉出题目中给的隐藏条件。举例说明 首先用一句名人名言来解释一下。别看这题简单,以上几个知识点都有了 例 4.毛爷爷说过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不犯我是我不犯人的充要条件 B 人不犯我仅是我不犯人的充分条件 C 人不犯我仅是我不犯人的必要条件 D 当且仅当人不犯我,我就不犯人 呵呵,只看这句话没什么,当是如果拿来分析,用言语理解来想问题的童鞋们估计很容易就晕掉,那怎么从题面中抽象中逻辑语句来呢? 首先把文字转化为字母 人犯我A;我犯人=B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非 A=非 B 等价于 B=A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A=B 等价于 非 B=非 A 整理一下我们获得的信息有 1. 非 A=非 B 2. B=A 3. A=B 4. 非 B=非 A 我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看起来像是废话的东西?为什么顺序是 1234 不是1423? 因为要再强调一次,逻辑符号=是不能逆推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